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道先
释义

浙江诸暨人,岩溶地质学家,著名水文地质学专家,1933年8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兼职教授。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岩溶中心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正式挂牌落户在桂林。

院士介绍

地质学家。浙江诸暨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60~70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了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80年代建成了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进行水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同期又总结了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对比。对岩溶地球化学进行了探索,系统总结了中国开放系统和半开放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趵突泉的补给途径。将地球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研究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以石笋信息研究全球变化,提出了岩溶动力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经历

1944~1946年间就读于重庆青木关中央大学附中。

1952年毕业于南京矿专。

1958年后,相继任山东、云南、广西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和重庆南江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和原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研究员等职。现任世界岩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袁道先院士是我国地质学、岩溶地质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国际知名水文地质学专家,为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地质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50年代袁道先就承接了拉萨第一座水电站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成的全部地质工作,还查勘了雅鲁藏布江和贵州乌江沿线的水能资源,以及黄河

三门峡坝址的勘探工作。60年代至70年代袁道先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1990年至今分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9项目(1990-1994),IGCP379项目(1995-1999)和IGCP448项目(2000-2004)中当选为国际工作组主席。他先后出访过27个国家,对各国的地质现象作现场调查和测试,并把带回的大量岩石标本和原始数据作进一步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2005, 美国洞穴学会荣誉会员奖。

突出贡献

袁道先几十年来,为我国的水电建设、铁路工程地质工作和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奋斗在科技研究、开发和培养人才的第一线。50年代袁道先就承接了拉萨第一座水电站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成的全部地质工作,还查勘了雅鲁藏布江和贵州乌江沿线的水能资源,以及黄河三门峡坝址的勘探工作。60年代至70年代袁道先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他参加过大量的中小型水库的工程地质工作和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90年代袁道先多次参加国际间的交流,分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299项目,IGCP379项目和IGCP448项目当选为国际工作组主席。他先后出访过23个国家,对各国的地质现象作现场测试。并带回大量岩石标本和原始数据作进一步研究,令国内外同行折服。

袁道先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把科学研究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善于同国内外学者合作,在地质学的众多领域中作出了多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主要有:

水文地质学方面

根据多年的研究撰写了《论岩溶水的不均匀性》论文,并在国外发表;出版了《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专著,他起草了《岩溶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已由原国家地质总局颁发试行,为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因地制宜抓住最关键的问题,保证水文地质普查勘察工作的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环境地质方面

把环境科学、地质学和岩溶学相结合,提出了岩溶环境学的理论,阐明了其特点、类型以及岩溶地区各种特有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防治对策。他与蔡桂鸿合作发表了专著,多次在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主旨讲演或讲学。

地球化学方面

对岩溶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作了规定,认为它是岩溶学的基础理论之一。1995年到1999年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项目,研究全球岩溶作用。

岩溶学方面

通过全国11个点及日本1个点的溶蚀速度定位观测,建立了岩溶发育与气候、地质条件的定量关系。撰写了《论峰林地形》的论文,对热带岩溶地貌的峰林、峰丛两个亚类的分布规律和各自的发育条件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受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托,组织我国岩溶学术界进行了统一岩溶学术名词的工作,对国内外岩溶学方面近20年来的新认识、新发现作了系统概括,主编并出版了《岩溶学词典》,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标准《岩溶地质名词术语》,现已由国家标准局颁发。他还主编并出版了《全球岩溶对比》(1998年英文版),和《中国岩溶学》(1991年英文版),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岩溶,从全球角度阐明了中国岩溶的特色及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理。

由于袁道先的突出贡献,他多次获得国家各类奖励:1955年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70年代地矿部颁发的一比二十万水文地质普查奖(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地质局找水奖,1997年全国科协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有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位科学家参加颁奖仪式,授予他主席奖(该协会每年只授予一位国际知名学者的最高奖),表明了袁道先几十年来取得的学术成就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重要业务贡献

早年为我国黄河、乌江、西藏水电建设及成昆铁路工程地质工作,山东、云南、广西岩溶地区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总结各地区群众开发利用地下河的经验,编写出版专著《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并进行推广,获得各地同行的欢迎和广泛引用。1994年他向中科院地学部建议组织院士到南方石山地区考察,得到地学部的支持。后来袁道先与六位院士到岩溶石山地区考察,后向国务院写了依靠科技帮助石山地区人民脱贫的建议,获得中央有关部门采纳。

袁道先访谈录

2008年2月11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我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寿祥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签署协议,正式将世界岩溶研究中心设在中国桂林。

至此,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它也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以地质为中心的世界研究中心。

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已4次担任IGCP岩溶项目主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为之奋斗了近20年。

世界岩溶研究中心为什么会选择落户中国?众所周知,KARST(喀斯特,又称岩溶)是个外来语,且国外的岩溶研究一直走在我们前面,难道我们比别人有什么更大的优势?

中国岩溶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袁道先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今年2月从巴黎归来后,很多人带着这样的疑惑来他这里寻找答案。

据袁道先介绍,我们的优势涉及两方面。岩溶是地质地貌特征之一,从分布的面积和拥有的类型来看,它在全世界覆盖面积广,在40个国家中有分布,世界人口的1/6、约10亿人口都生活在岩溶地区。尤其是中国,堪称岩溶“大国”,面积达34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这种地质地貌从地球的温带到热带、从半干旱到湿润的相关国家都有分布,但一般不兼容。唯有中国,岩溶类型发育齐全,呈现四大优势:大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孔隙度小;水热配套的季风气候有利于中国岩溶的发育;新生代地壳抬升;大部分未受末次冰期的刨蚀作用。而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因更具代表性而成为世界岩溶学立典之地。

这些特色决定了中国岩溶不仅形成挺拔俊美的地表形态,多姿多彩、规模巨大的地下溶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这里既蕴藏着远古到现在环境和生态变化的记录,更包含不同地质、气候、水文、生物条件下,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特征及运行规律,表明我国岩溶动力系统类型在全球有很好的示范性。20多年前,许多国外知名的岩溶学家,如加拿大的Ford、英国的Sweeting等,在实地观察了中国岩溶发育特征后,曾经发出这样的预言:国际岩溶学新理论的形成将在中国得到启示。

仅仅是面积和类型上的优势,就能让世界把关注点凝聚在中国吗?与走在世界岩溶研究前列的欧美相比,中国岩溶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袁道先告诉记者,如何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研究优势,是他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年来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从1990年起,他们就开始了与UNESCO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并成为这一国际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员。10多年来,他领导的国际工作组已连续申请获准实施了岩溶科学领域的3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但袁道先告诉记者,他们初次实施IGCP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如第一个IG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项目取得前,有部分国际知名的专家对由中国来实施产生过怀疑。

为得到国外同行认可,袁道先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岩溶专家在我国行程达6000多公里。在考察了包括亚热带、高山、半干旱地区的岩溶类型,并听取了袁道先的现身说法后,专家们无不为他的学术思想所折服。

项目完成后,成果得到了IGCP执行局主席Brown博士的高度赞扬,他说IGCP229是执行得最富有成果的项目之一。之后,袁道先又连续完成了另外两个岩溶方面的IGCP项目:IGCP-379“岩溶作用和碳循环”(1995~1999)和IGCP-448“岩溶地质及其相关生态系统全球对比”(2000~2004)。

这3个对比计划的出色完成,取得了国际公认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中国岩溶研究的特色,那就是从全球视野上研究岩溶,把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15年的奋斗不仅使我国的岩溶研究处于国际学术前沿,也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岩溶研究。目前,袁道先领导的团队又承担了一个新的岩溶方面的IGCP项目——IGCP-513“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2005~2009)。

为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岩溶科学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岩溶科学家都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岩溶方面的国际研究中心,以便从全球视野来研究岩溶科学,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过去15年间获得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助于岩溶地区可持续增长的科学技术,为当前岩溶地区最紧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特别是岩溶石漠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基于这样的原因,2003年11月,时任IGCP448项目主席的袁道先觉得中国已具备这一条件,他正式向UNESCO提交了在桂林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申请书。

“世界岩溶研究中心设在中国,不仅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寻常,同时对世界岩溶研究也有开创性意义!”袁道先再三强调,岩溶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为了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条件不受改变,需要非常细心的科学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脆弱的岩溶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之一。

袁道先曾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起草,就“我国岩溶地区生态恢复重建”提出了5项研究任务,并将其写入规划。在袁道先等一批科学家的建议和呼吁下,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将“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列为国家目标,“十一五”还在继续实施。袁道先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仅要把中国的岩溶问题解决好,也要为世界在这一领域作出贡献。

为世界岩溶研究中心的建立奋斗了多年的袁道先表示,目前,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正在按预期计划紧锣密鼓地筹备运作中。中心将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启用新的管理模式。中心将联合更多的中外科学家,致力于为世界各地岩溶地区出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如石漠化、水质污染、地表塌陷、洪涝、干旱灾害等。而消除贫困、加快社会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将是世界岩溶研究中心今后为之努力的最主要目标。

袁道先告诉记者,他们的研究团队正在尽心竭力地工作,希望这个中心将来能为“21世纪议程”作出贡献,特别是为遍布世界的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袁道先对云南石林的评价

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赞助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9项“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对土耳其、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伊朗、加拿大、英国等八个国家的岩溶进行了现场对比,另有日本、南斯拉夫、泰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古巴等国家向该项目提供了44个对比点的资料。 从IGCP299的成果来看,路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岩溶组合形态而闻名于世萦是由溶蚀裂隙、石柱、土上溶痕及土下溶痕所组成。由于路南石林具有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即产状水平的坚硬的二迭纪灰岩,新生代以来大幅度的掀斜式抬升,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老第三纪红层的覆盖和逐步被剥蚀及由此而来所产生的有利的水文条件,以及未受末次冰期的大陆冰川刨蚀,路南石林以其深切的溶蚀裂痕、高大的石柱、壮观的土上溶痕和丰富多彩的土下溶痕而成为全球独特的岩溶景观。世界上其它地区出现的类似石林的岩溶形态,或由于岩性松软(东亚亚、中美洲、澳洲南部),或由于缺乏必要的地壳抬升(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澳洲南部),或由于降水不足(如许多干旱、半干旱区岩溶)或由于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作用,溶沟溶痕发育时间短(英国约克郡、加拿大东南部),其类型形态不如路南石林壮观 ,有的 方虽由于有比路南更高的降雨量,发育了更为高大深尖的溶痕 ,但没有共它形态相配套(如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岩溶)。因此,路南石林在世界上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不但有很高的观赏旅游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价值(如全球变化、岩溶形成机理研究),以及保护的必要,应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袁道先与三峡

著名岩溶水文地质专家、中科院院士、西南大学全职教授袁道先院士在环境学院院长梁杏教授、三峡学科创新平台中心主任滕伟福教授等人陪同下,冒雨赴我校三峡教学实习基地开展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考察活动。

我校三峡教学实习基地从2005年正式启用以来,为我校多个院系的近10个专业每年近千名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习服务,已经成为我校与北戴河、周口店实习站并列的三大实习基地之一。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教学实习内容还吸引了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到此实习。今年我校决定以此为基础建设三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本次考察活动是我校三峡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校及环境学院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方面由三峡学科创新平台中心主任滕伟福教授与三峡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站长张先进副教授陪同,环境学院则由院长梁杏教授、副院长陈植华教授、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主任万军伟教授、靳孟贵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罗朝晖副教授参加。此次考察重点是了解三峡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校学科平台建设的条件,为学科平台的建设提供意见。

袁院士在秭归考察了我校三峡教学实习基地、创新平台拟定试验场、仙女山断层带监测点以及泗溪地区寒武系岩溶地下水和蛇山溪石炭-二叠系岩溶地下水实习路线。

在基地建设考察中,张先进老师介绍了教学基地目前的建设情况,并参观了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基地博物馆、资料室、标本室等。袁院士对我校三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7日,袁院士对仙女山断层带及秭归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现象进行了考察。袁先生不畏山高路险,冒雨兴致勃勃地爬上仙女山断层泉水出露点、深入蛇山溪探访溪水的源头。一路上,袁院士亲力亲行,自己动手采样测试,并详细记录了该区水文地质及岩溶地下水的发育、水化学特征等。对秭归地区岩溶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此处是一个研究岩溶地质问题的良好试验场所。

袁院士还同时考察了拟选的流域-茅坪河流域,对流域内的水土流失试验场、泗溪岩溶水系统等做了详细的调研,认为该流域作为试验与学科创新平台的场所已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及更进一步研究的潜力,值得认真考虑

扩展阅读:

1

http://www.sxgd.net/mcsx/mrhc/mryu14.htm

2

http://xyb.swu.edu.cn/xyb/index.php?module=notice&id=124

开放分类:
人物浙江院士地质学家诸暨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1次
最近更新:2012-02-21
创建者:itwind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