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妙观 |
释义 | 门前有块 “九紫” 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观内分前后两殿,前为玉皇殿,后为三清宝殿,两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相传由“六桥”中的迎仙桥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想事成。 1.广东惠州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创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633)初名天庆观天宝七年(748)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代元贞二年(1296)重修,始称元妙观;明代天统、天顺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建。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元代晚期最为兴旺,“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 元妙观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巨变,留存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仅剩山门保留明代建筑特点。 元秒观对联“西湖环绕三清界,罗峤重开七洞天”是民初惠州名士张君怡(张友仁之弟)所题书。 历史1942年,日军侵惠时驻兵观中,见壁上写有抗日标语,遂将三清殿、玉皇阁以及偏殿焚毁。因多年沧桑巨变,元妙观留有的古建筑不多,仅得山门尚保留明代建筑特点。山门石柱上刻联「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1950年代,观前山门和左偏殿尚存,并留有玉皇等神像多尊,观中只有道士数人,但香火未断。“文革”期间,元妙观惨遭劫难,塑像被捣毁,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名人石碑、木刻、明代铁钟等文物荡然无存。 宋代苏东坡谪居惠州时,与天庆观道士常有往来,饮酒赋诗,写下不少诗词。宋代紫清真人白玉蟾曾在天庆观修行,康熙年间,知府王煐为建白真人紫清阁并刻《紫清阁白真人不立像碑说》石碑,是惠州较古的碑石。 重修情况1982年,首先修葺左偏殿,重塑玉皇、观音诸神像,重新开放,恢复宗教活动。1985年开始筹建玉皇、三清大殿,并得到国内外道教人士捐资,于1987年奠基,1989年竣工开放。1990年元妙观被核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落实宗教政策,重新修建并开放了左偏殿,目前正在修葺元妙观正殿。不久,一座“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的道教建筑将与“桃园日暖”一景融为一体,为惠州风景名胜增添异彩。重建的玉皇、三清两殿分前后两进。前为玉皇宝殿,后为三清宝殿,附属建筑有进香亭、殿前天阶、正门拾级。天阶前拾级分左右两道,中雕琢有太极图和十二生肖图样,与主体建筑成一轴线。现元妙观已恢复的建筑,还有六十甲子殿、三元殿、北帝殿、观音殿、包公殿、关帝殿等。 2.福建泉州市元妙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俗称“天公观”,位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 ,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 清乾隆《泉州府志》云:“元妙观,在府治南。晋武帝太康(280—289)中,为白云庙。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建观,初名中兴。开元间(713—741)改龙兴观为开元,而以观为隆兴。宋大中祥符间(1008),改天庆。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改玄妙(取《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意)。”清康熙七年(1668),为避圣祖玄烨之讳,又易名元妙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历史上的元妙观,占地1万多平方米。观前在照壁塑有太极图、星象、日月。各殿之前都铺有青石龙陛浮雕,使殿宇更显庄严肃穆。观内外凿有七口丹井,布列成北斗星座状,称七星井,传为道士炼丹所用。观内原有一棵晋代所植的大桧树,树围7尺余、树高1.6丈,浓荫如幄,传说明代纪道人曾坐在桧树上炼丹。桧树旁建有固定的戏台,为道教节日演出所用。每年除夕,通宵达旦演戏,常有欠债的穷人前来避债,度过年关。因此,元妙观的戏台又叫“避债台”。 元妙观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丹宝齐全、名道辈出而成为泉南最负盛名的道教宫观。明清两代管理道教的“道纪司”都设在元妙观内。 清末以来屡遭破坏、占用,日渐废圮,至“文革”中毁坏殆尽,全观只存中殿左脊一角四间。龙陛不知去向,龙柱于上世纪70年代移建于泉州开元寺内准提禅林的山门廊中。1996年,政府规划10亩地,用于元妙观的复建。第一期工程,在原址——现市区东街复建三清殿,已于1999年12月竣工。该殿建筑面积34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六根高3.2米、直径0.84米的雕龙石柱,十分精美。东西外墙八个石窗和殿后五面墙壁分别嵌有雕刻了道教故事图案的石雕、砖雕。殿顶共有飞檐九条龙脊,脊上雕有老君炼丹炉、飞龙、麒麟和各种道教饰物,颇具匠心。现元妙观二期工程凌霄殿、南天门、斗姥殿正处在施工当中。 道教文化元妙观历来是泉州道教活动中心,每逢国家或道教节日、神诞,元妙观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仪式,设坛打醮。每年,各大宫庙都要到元妙观举行“晋表”、“领旨”仪式。 历史上,曾有著名道士如唐代蔡如金、吴崇武,宋代陈以文,明代纪道人、董伯华、李鼎等在此修炼。民间流传许多传说,如董伯华卖雷的故事。 许多诗人墨客都写诗作赋吟咏元妙观。明黄克晦《观中纪事诗》云:“仙宫拂曙响云趝,白发萧飕首重搔。却老自应依道侣,持杯无奈忆儿曹。玄元殿上春偏早,太乙 前日已高。拼是乾坤长浪迹,依然紫气向人豪。” 3.潜山元妙观道教宫观。在安徽省潜山县东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为司命真君行祠,明末毁圯,民国初重建后改名三官殿,后因年久失修复毁。 4.江陵元妙观道教宫观。在湖北省江陵县城内。原名玄妙观,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改称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原在城东南隅,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迁建今址。现存建筑前为玉皇阁,后为三天门和玄武殿。玉皇阁为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重建,四角攒尖顶的三层楼阁,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重檐飞角,翠瓦丹墙,体态稳健,色彩和谐;玄武殿耸立于崇台之上,古朴雅致,巍峨庄严。观前立有《中兴路创建九老仙都宫记》石碑一通,为元代至正三年(1343)所刻立,碑文较详细地记述了九老仙都宫的营建始末,是研究江陵道教史的宝贵参考资料。 5.广州元妙观广州元妙观(或称玄妙观)经历过宋、元、明、清四朝,共九百多年的历史。从北宋而迄清末,广州元妙观至少共经历了十四次大规模的重建修葺,其间虽曾多次毁於兵燹,但直到民国初年以前,它一直在广州古城西门大街上屹立(即今海珠北路祝寿巷),依然为历朝保存下来。 民国以后至今,这所超过九百多年历史的广州古道观已演没消失了,现今甚至连许多广州历史学者及一般广州市民亦已忘记了这所珍贵的古道观及其历史变迁。广州元妙观的古旧历史见证著道教在广州古城里上千年的变迁经过。 6.南阳元妙观南阳玄妙观独受清皇室青睐。康熙年间,易名元妙观。顺治、乾隆、咸丰诸年间,屡有修葺,增添殿堂楼阁。雍正八年(1730年),颁元妙观内宫斗姥雕像一尊,并赐"慈云法雨"匾额一面。同治六年(1867年),因主持张宗璇抗击捻军有功,特赐《道藏》一部。光绪三十年(1906年),为兴办元宗学堂再赐"惠浃中州","全真广学"匾额两面。斯时,元妙观声名远播,有殿宇、房舍310多间、神像75尊、道众200余名、田产7700亩、建筑占地150多亩,被誉为全国道教四大丛林之一,与北京白云观、山东长青观、西安八仙观相媲美。 7、武汉元妙观元妙观位于现汉阳区西大街75号,是武汉地区道教最早的一座十方丛林。创建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赐名“天庆”。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名“玄妙”。清康熙年间,因避“玄烨”之讳,改名“元妙”,一直沿用下来。? 史载,元妙观原在“县治东”。南宋理宗淳祏年间(1241—1252年),冲妙宏道真人叶静庵重新修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赵停兰任县令,移元妙观于城西门外,由道人常自然主持重修。洪武十六年(1383年)“楚昭王有疾,大修境内名地”(见《汉阳府志》),元妙观也得到维修。永乐中府道纪司设于此,著名道士韩明善曾在此任都纪。明天顺四年(1460年),江陵羽士王智举为副都纪,在他的主持下,对元妙观进行扩建与修葺。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渐衰落。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御史朱汉(即舟山老人)募捐,又进行了扩建与维修,规模比以往更为宏大。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给谏李宗鲁重修,崇桢末年毁。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复修。咸丰四年(1854年)遭兵燹,几乎夷为平地。同治六年(1867年)耆民林朝贵协助道人彭信良募款重修。清代末年,元妙观日趋衰微。民国34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将原汉阳第二、第三小学迁至观内,占用部分殿宇。武汉解放后,改为西大街小学。解放初期,监院李崇钦病逝,继承乏人,宗教活动停止。1958年,元妙观房产交由汉阳区房地部门经租,1985年元月,由道教协会收回经管。? 元妙观坐北向南。山门在汉阳西大街,后抵北城巷,平面呈葫芦形,前窄后宽,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959平方米。殿宇建筑为“九宫八挂”格局,中路三重主殿为轴心,其余殿宇环拱而置,共有殿宇21栋。第一重是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及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方之神,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第二重为三清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取“老子一?化三清”之意。与三清殿并列的,左为邱祖殿,供龙门派祖师长春真人邱处机像;右为吕祖殿,供道教五祖之一的纯阳帝君吕洞宾像。第三重也是三殿并列,中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张、郭、许、萨四相尊神;左为雷祖殿,供司理雷雨雷电的雷公电母像;右为文昌殿,内供文昌帝君。三重殿后,有斗母宫与地母宫。吕祖殿右后有大士阁,供奉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大士阁后有三官殿,供有天官、地官、水官。客堂、斋堂、方丈室等分列于主殿的两侧。 武汉解放前,元妙观有水田10石,收入甚微,道众主要以经忏法事收入维持生活。解放初,尚有道众14人,大部分是老弱病者,生活来源除靠部分房租收入外,主要靠监院李崇钦、知客黄宗胜及另外两位道长为人治病售药收入维持。 福建莆田元妙观观址位于今莆田市城厢区英龙街北河,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名天庆观;元元贞二年(1296年)又名玄妙观;清康熙即位(1662年),为避御讳“玄烨”,而改称元妙观。主殿三清殿中梁上至今还保存有“唐贞观二年敕建”、左次有“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右次有“明崇祯十三年岁次庚辰募缘修建”等字。观的主体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等。 元妙观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相传元妙观建地24亩,与兴化府衙、莆田县衙同等面积。整个建筑群排列以朝南中轴线为中心,纵列为三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四官殿、文昌殿;横列与三清殿并排的东为五帝庙、东岳殿,西为五显庙、西岳殿,与玉皇殿并排的东为林忠烈祠,西为关帝庙和福神殿。 元妙观自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建之后,历代修造有据可查的是:宋元祐七年(1092年)知兴化军狄明远重修三清殿;明永乐五年(1407年)道士方汝调、步志升重修玉皇殿;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兴化府知府易道谭重建三门;明万历九年(1581年)玉皇殿坏。次年林兆恩命门人劝募重建,整修三清殿、东岳殿、文昌殿和真武殿、玉皇庙;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又一次重修三清殿;清嘉庆二年(1797年)翁廷璋重修东岳殿和三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一次大规模修建福神殿;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兴化府同知杨万清又一次大修三清殿和三门。民国初,军阀对峙,元妙观成为军营,福神殿、西岳殿改为湖山小学校舍,三清殿改为莆田地方法院城区分庭审判庭,玉皇殿和东岳殿的后殿、偏殿都归该分庭使用。分庭撤销后被福建新报社接收为社址和印刷工场,后三清殿部分和东岳殿后殿、偏殿为国民党县党部社会服务处所占用。民国11年,砺青中学迁入。50年代后,改为莆田四中、莆田师范。从玉皇殿起所有各殿全部拆除改建为高层校舍。1956年10月,国家文化部拨款修复三清殿;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省文化部门拨款整修;1986年省再次拨款重修,现为莆田市博物馆。 1991年,元妙观尚存有:三门,面阔7间,进深2间,中3间各开1个门。中门上挂直匾书“敕赐元妙观”。三清殿,重檐歇山造,前下檐是明代重修时建造的,前有月台、面宽5间,进深4间。五帝庙(仅存部分)面宽5间,进深3间,4金柱前一对为半浮雕盘龙石柱,后一对柱头各刻有捐施人的姓名。西岳殿,单檐歇山造,面阔3间,进深3间,前有拜亭大门,以两廊连接自成结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