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龙镇 |
释义 | 元龙镇属于于甘肃省及天水市麦积区,地处秦岭山脉北麓、渭河流域,310国道和陇海铁路贯穿全境。西距麦积区35公里,东邻甘肃东大门东岔镇,北依清水县。 中文名称:元龙镇 行政区类别:甘肃省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电话区号:0938 邮政区码:741033 面积:208.7平方公里 人口:20452 著名景点:兴国寺、清凉寺、凤山寺 车牌代码:甘E 历史沿革元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麦积东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相传在渭河南岸五龙山下设有集镇,因为镇前有一很大的园子而称名园子头。后来,又因西有园子、东有石咀梁而又名园咀镇。解放前集市搬往渭河以北,为反映人们愿望,以五龙山为背景,改名为元龙镇。解放后,设元龙区公所,下设渭滩、元龙、桑渠、冯北、石门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把一部分村庄划归清水县后,合并为元龙、石门、葡萄三乡。后又几经变革,1984年改为元龙乡,2003年撤乡建镇为元龙镇。 自然环境元龙镇位于麦积区东部,总土地面积29.79万亩,耕地面积3.72万亩。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083.9米。 镇情简介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2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486户,乡镇总人口20452人,乡镇从业人员10696人。 交通情况28个村全部通电、通邮,23个村通电话,88个村通公路,11个村通自来水,1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设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62人,床位16张。有各类学校19所,教师223人,在校学生396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6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515公顷,粮食总产量439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元;财政收入239万元,财政支出239万元。 农业元龙镇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湿,物产丰富。全镇有耕地3.6万多亩,其中川地4000多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花椒、苹果、鲜桃、核桃、柿子等干鲜果为主,尤其是因为有着花椒种植的立地优势和传统基础,所产花椒以色红、粒大、肉厚、味浓、质优而闻名遐迩,畅销全国各地。 名优特产:花椒、桃、杏、苹果、核桃、石榴。 在元龙,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元龙有三大宝——花椒、苹果、柿子,而花椒是三宝中之首宝。说花椒是三宝之首宝一点也不言过,因为花椒品种繁多,唯元龙花椒以其色红、粒大、肉厚、味香、质优压倒群芳、闻名遐迩、远销省内外,尤其是近年来经过镇党委、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扶持,花椒已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元龙红袍”花椒商标注册申请已经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受理。 旅游资源元龙境内有兴国寺、清凉寺、凤山寺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青龙宝莲寺等,与东岔避暑山庄、清水万紫山名胜相连,又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 兴国寺位于元龙镇政府西部310国道旁的兴国寺。近年来,兴国寺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民间募集和村民捐资修建,兴国寺的旅游潜力和开发价值已经初露端倪,相信不远的将来,兴国寺将是麦积区境内又一处不可或缺的“王”字牌旅游景点。 天柱山离兴国寺不远的天柱山。天柱山传说是女娲练石补天后担心天塌下来,斩下一只修神龟的后足将天顶住,故名天柱山。山上风光旄倚,景色倚人,是一处渡假休闲的绝佳地方。天柱山上有个寺庙,寺里住持慧彻大师听说是采风团来采访宣传天柱山,便饶有兴致地介绍起天柱山的来龙去脉和经典传说。从山下来,为了拍摄天柱山全貌,两位镇领导不辞辛苦,带领采风团沿310国道而上,不厌其烦选择最佳拍摄点。由于渭河南面离天柱山太近,无法拍摄到最佳效果,他们便带领采风团穿河而过,最终在河南拍到了天柱山最佳全貌图。在渭河南岸看天柱山,实在是风景这边独好,整个山脉就像是镶嵌在蓝天白山之中,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目前,天柱山开发开放待字闰中,但这样一处融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定会随着元龙镇旅游拉动战略的实施和开发开放力度的加大,成为麦积区旅游景点中的又一朵奇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