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曹知白群峰雪霁图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元曹知白群峰雪霁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纸本,水墨画,纵:129.7公分,横:56.4公分。 画作赏析这幅《群峰雪霁图》是曹知白晚年的作品,在技法上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画面的左下方,几株松树巍然矗立,在这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更显现出一派凛然不屈的丈夫气概;从构图上看,又与右侧庭榭周围的另外几株树遥相呼应。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通过对树木长短远近、虚实疏密的变化处理,使画面产生出强烈的纵深效果,进而使景象开阔,意境深幽。此作虽然是描绘雪景,却没有给人萧瑟荒凉的感受,相反,在这冰天雪地的景色之中,似乎还隐约能够感受到一丝融融的春意。一道在山崖间飞泻直下的流泉,虽然只是一处看似寻常的点缀之笔,却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使作品有声有色,更富有观赏情趣。 此作的构图布局采用的是“高远法”,整体山势不以险峻取胜。平稳和缓的峰峦,带有明显的江南景象的特征,重重叠叠,层层递进,大有江山无尽之感。 艺术特点该画以白颜色为主要色调,技法表现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法度森严,虚实得当,计白当黑,尤其是在水榭、树木这些细微之处更见功夫。用笔简约疏朗,刚柔相济;用墨润燥相间,清淡温和;巧妙地把北方山水所特有的苍浑巍峨的“河朔气象”融入恬淡雅逸的江南景色的韵味,形成了柔美、宁静、凝重的风格。观者在一望之间,即能体会到北方山川的厚重沉稳,也能品味出南方山水的内在之美。 另外,有学者认为「雪图」,可能是曹知白早年精仿宋人之作。 作者简介曹知白(1271~1355)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人。据记载,知白身长七尺,美须髯,性机敏。曾北游京师,王侯巨富,多折节相交。後南归隐居读易。工山水画,平远法李成,山水师郭熙,笔墨清润,笔简意淡,景致幽雅,全无俗气。如「群峰雪霁」,画峰峦覆雪,枯树寒林挺立,江面空寂,布局与「雪图」在笔墨或章法看来,关系很密切。但是两相比较之下,「群峰雪霁」的主峰,分上下层叠,气势已大为减弱,前景河岸加宽,为元人一河两岸的构图形式,山石造型趋於圆浑,勾画松针笔法较秀致。而「雪图」大抵用乾笔焦墨为多,运笔雄强劲健,淡墨层层烘染,画风淳厚拙朴,与曹知白「群峰雪霁」图,给人一种清气可爱的文秀气质不尽相似。因此不管从构图、笔墨、作画意念等各方面看「雪图」,应非出於元人绘制,而是出於北宋末李郭系统的传承者所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