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笥山赋 |
释义 | 玉笥山歌》在描写玉笥山时,从峡江玉笥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开始,既尔描写玉笥山的景物风貌,在历史人物形象神化模拟中,给人展示的是一种仙幻奇绝的景观感受。 书名:玉笥山歌 作者:揭徯斯 【辞赋简介】 玉笥山赋是明代文人金幼孜创作的一篇辞赋作品,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歌颂江西峡江玉笥山的辞赋作品。《玉笥山赋》全文长达2450字,气势磅礴,将玉笥山的自然风貌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神仙幻景的传说折射出玉笥山的钟灵毓秀,展示出人文与历史景观。文中说道:“至若黄道雨晴,瑶阶尘软,翠蕤下元武之旌,复钥起寥阳之殿,羽衣翻仙子之霓裳,雉尾拥宫人之彩扇。”看罢,仿佛仙子临山,祥云缭绕,恍若登临上境之感。 当代辞赋家山东临清金学孟曾游览峡江玉笥山,其后创作一篇《玉笥山记》。其文开头写道,布衣公云:“此谓玉笥山者,非屈子祠之所在,乃江西之群玉山焉。”开篇即指出峡江玉笥山非屈子祠所在的汨罗玉笥山。其对“石、泉、洞、物”分别进行描写论述,也是了解峡江玉笥山的重要文献。与玉笥山文化相关的还有:东方疯婆创作的《峡江赋》、下府岸人创作的《玉笥山行记》。从唐至今,对峡江玉笥山的诗词歌赋灿若星海。 对当代峡江玉笥山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是《江西峡江玉笥山探幽》,作者当代辞赋家明石秋色。这篇文章以辞赋游记体的形式对玉笥山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作了详尽的解说。其赋曰:“是日,艳阳初升,大道向西,峡江之新县城,披金流彩,县府大楼,颖都宾馆。人造瀑布,气势壮观。遍植佳木,鸟语花香。和谐流畅,一派繁华。车行十里,山门高耸。大字镏金,玉笥名山。山道盘旋,放眼皆葱。仰观山势,巍峨入云霄。左势,汉帝金井。右势,云腾飙驭祠。比邻,先觉楼,百花桥。” 【作者简介】 金幼孜,(1367-1431)名善,以字行,号退庵,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明朝属新淦县人)。明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幼孜讲授《春秋》而进呈《春秋安旨》三卷。八年.鞑靼本雅失叛明.随成祖历次北征,幼孜扈从,命其记录所过山川、风土人情。幼孜才思敏捷往往据鞍立就。军至胪胸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克鲁伦河)大获全胜,本雅失七骑西遁。幼孜奉旨写平胡诏,代拟敕谕数道。十二年.与胡广、杨荣等编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升翰林学士。十八年晋文渊阁学士。曾两次扈从明成祖北征瓦剌,著有《北征诗》、《北征录》。修撰永乐、洪熙两朝实录,任总裁官。谥号文靖,有《文靖公全集》传世。辞赋代表作有《玉笥山赋》。 【背景资料】 在江西中部峡江有座玉笥山(相传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时,路过此山,天降玉笥.遂称玉笥山。玉笥山方圆40平方公里,峰峦连绵不绝,自北向南有覆箱、太白、元阳、送仙等32峰,皆如削玉染黛、凌云摩霄。漫山古木森幽,重重掩映,四季如春.清泉长流。山脚有紫霄、仙人、温涧、泰、鹤、龟等6石,或钟灵毓秀,或突兀奇峭,或虎踞龙蟠,形态各异呈奇献巧,有“神柱支天”、“虹桥飞架”、“鹤舞迎客”、“寿龟伏地”、“骆驼向月”等景点。六石间矩不足200米,属石灰溶岩地形。元代大诗人揭傒斯在《承天宫记》中称:“天下称名山者有三,曰匡庐、曰閤皂、曰玉笥,而玉笥尤为夭下绝境”。玉笥山自秦代以来,历为方士、道士修真炼丹之所.成为江西道教名山。 另一座玉笥山坐落在汨罗市西北4公里的汨罗江北岸。相传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当年流放于沅、湘时曾居于此山,故山中的名胜古迹,大多与屈原有关。玉笥山的主要名胜古迹有屈子祠和“玉笥八景”。屈子祠又称屈原庙,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现存的屈子祠为清乾隆年间所建。屈子祠占地1354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内有树龄300年以上的金桂。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词赋。屈原像位于后殿,神采感人。玉笥八景是骚台、濯缨桥、独醒亭、桃花洞、寿星台、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前5景与屈原有关,后3景与屈原的女儿有关。 【赋文展示】 玉笥山赋 作者:金幼孜 鳌宫散兮彩云,鲸海飞兮黄尘;铜山渺兮寂寞,玉峰美兮嶙峋。占西江之上郡,表南纪之孤青;揽神秀于磅礴,通灵仙于杳冥。割晨昏而轶云雨,薄光景而生风霆。登之者,若广寒八万户之玉宇;望之者,恍巫山十二峰之翠屏。余尝攀萝绝涧,系马西风,断苍崖之秋骨,舒一笑于奇逢;攀危巢于栖鹘,附垂翅于冥鸿,发孤啸于崖端,振万籁于笙镛。但靓夫华盖倚天,芙蓉削玉,清霜利锷,剑插秋寒。初月修眉,黛横空缘,其瑰伟万状而东连者,非临川诸山列于前者乎。重滩来远、千里如泻,烟消两峡、隐若垂虹,雪立风涛、疾如走马。行祠候龙女之暮归,别路泣骊驹之晚驾,其蜿蜒百折而南委者,非章贡之经流绕其下者乎。西连石霜百丈之奇,北挹阁皂宝金之秀、或宽而陂陀,或卑而培(土娄),莫不瞻仰其先后。罗列乎左右,则诸山耸处之尊,真足以配南山不崩之寿也。方将临飞梁、凌绝顶,穷元微、入溟滓;抽石室之藏书,校黄庭之内景。 俄遇鸿蒙先生、虚无诞叟,身佩苍精,手扪落斗,或处静而寄嘿,或谈空而说有。相与吐罗宿之奇胸,骋悬河之辩口。候紫气于青牛,叹浮云于苍狗。诞叟起揖先生曰:“子亦通元者也,独不闻清江玉笥之山乎?夫洞之天者三十有六,而法乐固为第一;地之福者七十有二,而郁木固为无匹。盖大作而地藏,宜鬼没而神出。今子以凭虚吊古之才,拔俗出尘之质,不游于元都千树之时,而访于昆明劫灭之日,何其异哉!仆固鄙人,请告山川风物之美,宫室羽仪之丽,悉耳目之所及,庶儿发吾子之蒙,而祛吾子之蔽也。” “在昔此山,卓卓太古,究其根盘,罔知几许。赐以太白云合之名,杂以群玉秦望之所。崯岑(山弗)郁,岭嵘险阻;嵸(上山+下左纟+下右总)(山集)岌,(山含)岈峋嵝。蟠者如龙,踞者如虎;方者如屏,圆者如箸;断者如帛,续者如组;高者如立,下者如俯;呀者如吞,突者如吐;平者如削,起者如舞;向者如斗,回者如顾。千奇万状,不可遽数。其上则小山丛桂、漆圆大椿、松桧栝桕、椅桐栗榛。大余连抱,深踞重坤;夸条蟠丽,布叶铺芬;昂霄耸壑,雾合云吞。白日而蛟(虫乙)动,微风而笙歌繁,禽则出穴雏鹓、衔书神雀、黄鹄白鹇、金鸡云鹤、旋日驾鹅。或翔而集,或俯而啄,是皆逾岷越障,离瀛度弱,不远伊迩,于焉兹托。其下则玉芝葳蕤、瑶草绿缛、葭若麝香、荃兰甘菊、芎䓖鹤化、金铃罂粟。抗紫茎、扬清馥耀群芳、骇众目、披幽崖、施中谷。煜煜猗猗青青郁郁。兽则驯虎飞猱、麝香麂鹿。或献果而攀萝或卖杏而收谷;或食乎野萍,或眠乎石竹。余则五色之毛、千里之足,茂先所不能知,《尔雅》所不及录。莫不肥大蕃息,络绎驰逐,以寝以讹,不瘰不疾。水则三溪八池,七潭六源,丹砂之井,玉醴之泉,服之可以永寿,饮之可以成仙,潏潏滈滈、澄澄涓涓,光极晓镜,声弹夜弦,练横瓴泻,支分蔓延,决而为雨,积而为渊。溉田百顷,衣食之源。然后触穹石、赴奔川,东汇彭蠡、同归海门。其中则蛟龙黾贝、(鱼匽)鲤鳙鲢,比目之鲒、缩颈之鳊、沙蛤海蚌、明珠出焉。亦有群飞属玉、并浴文鸳、双凫乘雁、鸣翠舞鹍、苍鳞秀羽、举一漏千,莫不集于浅濑,浮于清涟,唼嚼乎菰蒲菁藻,栖息乎菱芡藕莲。建宫室则度其隰原,拔斯柞棫,爰命工垂乃程匠石。巧者献能,勇者效力;千夫云从,万斧雷击。凿石而龙门空,斩木而虎穴赤。发岭表之瑰材,集江南之佳值,倏鬼设而神运,不一䢁而山积。于是宝图呈于坤灵,玉梁降乎天宠,仿配极之元都,列飞霞之画栋,翚翼宇而欲翔,螭负楹而不动。华榱引明月于璇题,棁藻缀浮云于朱拱。露阙角之苍龙,啄檐牙之丹凤。表以承天大秀之崇,侈以天德乘光之竦。参错乎,万象之鳞次,仿佛乎,九重之星拱。观其重观叠楼,左坪右墄,飞甍惊海色之摇红、铅砌琅玕之连白。窗绮疏而结钱,带金釭而衔壁。聚天上星辰,隔人间之风日,周河汉之昭回,顺阴阳之阖辟,宜上帝之高居,近天颜之咫尺。至若黄道雨晴,瑶阶尘软,翠蕤下元武之旌,复钥起寥阳之殿,羽衣翻仙子之霓裳,雉尾拥宫人之彩扇。孤耀鹤于金茎,鸣八鸾于翠辇,鱼龙舞九春天于钧天,鹓鹭肃群真于旒冕。济济乎山泽之癯,昂昂乎圭璋之彦。降笙鹤于缑山,耒舄凫于叶县。无非讲道德于元文,咒长生之秘典。元霜杵月,臼带香残,丹气成虹,炉存火炼。进麟脯之新奇,集龙根之宛转。冰桃斗瓜枣之筵,银瓮赐葡萄之燕。又何必慕弱水之二神,此尘世之所常羡也。钟其精英,发为人杰,其方平重厚,故为人也。沉毅而富才,峭直孤高,故为人也。磊落而多节,远如九仙(目华)尔之名,近则八祖森乎其列,故孔梅沈谢之群流,历秦汉唐宋而烜赫。访遗迹则魏氏之瑶台,何君之石窍,台耸东华赤谷之奇,谷隐彤霞丹阳之奥。箱峰蔓草之似袍,墨沼寒藤之学草。刘通慕仙录于徒闻,夏禹惜神樏之未造涪,翁吟于仿佛,叔夜敢侔于醉倒。逮及累朝,举由其道,银钩赐金榜之镂题,宝录降御炉之恩诏。信为古之名山,非遁世延年者莫能到也。 言未卒,先生乃欣然而笑曰:“子诚知管晏之齐人,识昭宣之秦客,但夸夫山川之为美,而不知河山之带砺也。靓宫室之为盛,而不知两都之旧制也;羡木石鸟兽之为群,而不知斯人之为贵也;慕辟谷延年之可尚,而不知所恶有甚于死者。夫达人之大观,曾何以足芥蒂,虽杀身以成仁,真不忘而日在。且夫天人物我,本同橐龠,聚则成形,散归寥廓,高为星辰,低为河岳。故箕尾坠而传说亡,尼山祷而圣人作,二伯生而崧岳降其神灵,三苏出而眉山为之萧索。相业应乎,旁求王迹寓于笔削,为藩翰于西周,著文章于东洛,是皆保海内之安危,兼天下之忧乐,岂效乎没世无闻,但忘情乎丘壑。且子不闻蓬莱方壶,远则远矣,而楼船之药未返,滈池之壁已遗茎台井干。高则高矣,而茂林之石马无声,柏梁金人有泪,是二君者今安在哉。今欲与子窥九嶷,登太行、上会稽、探禹穴、沂昆仑、观澥渤。追太史之奇踪,续前人之遗烈,挽壮士之天河,洗中原之战血,然后对礼乐于丹墀,进舆图于天阙。则下视下笥之山者,何足比于一发也哉。”诞叟闻斯言也,狼狈鼠拱,莫知所措。 夕阳兮在山,碧云兮欲暮,余乃拾铜雀于残烟,分玉蟾于坠露,倚柱树之秋香,遂登高而作赋。 【赋文注释】 1、鹘(hú):隼科鸟类的旧称。 2、镛(yōng):古乐器钟的一种。 3、靓(jìng):愿意为妆饰,此处作动词见。 4、章贡:指章江和贡江,两江在赣州市八镜台下汇合后称赣江。 5、阁皂:在樟树市东,为道教名山,道书上记第三十三福地。 6、陂陀(pōtuó):不平坦。 7、培(土娄):小土丘。 8、溟滓:自然之气混混茫茫的样子。 9、黄庭:道教经名。全称《太上黄庭内景经》,以七言歌诀讲述道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10、鸿蒙先生、虚无诞叟:作者虚构的人物。 11、嘿:同默。 12、子亦通元者:意为您也是通晓道学的人。 13、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中以玉笥山为第十七大秀法乐洞天,第七郁木福地。 14、仆固鄙人:均为自谦词。 15、庶几:连词,表示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避免或实现某种后果或愿望。 16、遽(jù):急、骤然。 17、驾鹤:野鹅的一种。 18、瀛、弱:东海和弱水,《古小说钩沉》辑《云中记》云:“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焉,鸿毛不能起也”。此处泛指大海与河流。 19、葳蕤(wēi ruí):枝叶茂盛。 20、葭:初生的芦苇。 21、芎(xiōng)䓖(qióng):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主产四川,也叫川芎。 22、煜煜猗猗:光鲜的样子。 23、猱:猿类,善攀援。 24、茂先:有才德的人。 25、《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 26、潏潏(yù)滈滈:水流涌动的样子。 27、练横瓴泻:水流自上而下倾泻。 28、彭蠡(lǐ):即鄱阳湖。 29、唼(shà):鱼类、水鸟吃东西的声音。 30、隰(xí):低湿的地方。 31、柞zuò:栎的通称;棫: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32、爰:于是。 33、翚huī翼:传弦建筑中的飞檐,全句形容宫宇的壮观。 34、螭: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古建筑中多用其作装饰;楹:厅堂前部的柱子。 35、榱cuī: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即椽子、椽皮。 36、棁:梁上的短木;拱:弓形的木条与方形木条斗合用,称斗拱,我国传统建筑中一种支承的构件。 37、竦sǒng:肃敬。 38、甍méng:屋脊。 39、琅玕gān:象珠子的美石。 40、金釭(gāng):古代宫室壁上环形装饰物。 41、阁辟:闭合、开启。 42、黄道:指好日子、好天气。 43、钥:原指钥匙,此处为打开的意思。 44、旒冕(liú miǎn):帝王戴的前后有玉串的帽子。 45、癯(qú):原意为瘦,此处是清秀的意思。 46、圭璋之彦:长条形和顶端作斜锐角形的玉器,古代贵族用于祭祀的礼器;彦,对俊秀人物的美称。古人誊玉有君子之德。 47、降笙鹤于缑(gōu)山:传说王子乔与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鹤驻山头,可见而不可及,七日乃去。缑山,即缑氏山,在河南偃师东西。 48、耒舄凫于叶县:传说东汉叶县县令王乔将两只舄(鞋)化为两凫(野鸭)乘之京师。叶县在河南省。 49、麟脯(fǔ):泛指干燥后的兽肉。 50、九仙:旧传秦时避乱于玉笥山有孔丘明、骆法通、吴天印、张法枢、谢志空、周仙用、邹武君、谢幽岩、杨元中、何紫霄十人,前九人乘鱼龙仙去,留何紫霄修炼为地仙。 51、八祖:南唐时承天宫精思院黄处明、宋怀德、汪希声,老君院刘潜谷、陈绍观,灵宝院王处一、丁守元、姚文质八人世称“玉梁八祖”。 52、孔梅沈谢:即秦时孔丘明、汉时梅福、唐代沈麟、宋代谢修通。 53、魏氏之瑶台:即魏仙坛。 54、何君石窍:即何君村泰石、紫霄石、仙人石、鹤石、龟石、温涧石六石。 55、箱峰:即覆箱峰。 56、墨沼:即肖子云洗墨池,在玉笥山上。 57、樏(léi):古时登山的工具。 58、涪翁:即黄庭坚。 59、叔夜:张叔夜(1065-1127)北宋开封人,历官海州、邓州知州,南道都总管,靖康年间金兵破汴梁被俘,绝食而死。 60、管晏。管仲和晏婴,均为春秋时齐国名相。 61、秦昭室之秦客:指战国末期秦昭王、齐宣王时的合纵连横肉家张仪、苏秦等人。 62、河山之带砺:成语比喻国基坚固、国祚长久,又谓带砺河山。 63、辟谷:传说一种食之可长寿的谷物。 64、橐(tuó)龠(yuè):古代冶炼鼓风的器具,橐是风箱,龠为送风的管子。全句意为万物本为一体,如同橐龠不可分。 65、箕尾: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中东方的箕宿和尾宿。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家观测天象、日、月、五星在天空运行测时的标志。 66、尼山:又称尼丘,在山东曲阜市东南,《史记·孔子世家》:“叔梁讫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 67、二伯:古代领导一方的长官,《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68、三苏:即四川眉崇山峻岭苏老泉、苏轼、苏辙。 69、蓬莱方壶:传说中的海外仙山。 70、楼船之药未返:指秦始皇派徐市(福)海外求长生不死之药的船队,一去不复返。 71、滈(hào)池:又作镐池,在西周国者镐京(今陕西西安市丰镐村一带),池水经镐水注入渭水,唐以后淤废。 72、柏梁金人:柏梁即柏梁台,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建,在今长安市北。《三铺旧事》:“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金人即铜人。 73、九嶷(yí):一作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南,相传虞禹葬此。 74、禹穴:即禹陵,在浙江绍兴县城稽山门外,传说舜葬此。陵旁有禹王庙、内有禹王碑,为浙东著名胜迹。 75、澥(xiè)渤:渤海的古称。 76、太史:指西汉太史令司马迁著《史记》。 77、丹墀chí:以红漆涂饰的台阶。 78、舆图、天阙:地图、朝廷。 79、铜雀:即铜雀台,汉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所建,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占邺城。此处系作者拾阶登山比作上铜雀台。 80、玉蟾:皎洁的月光。传说月中有蟾蜍,故蟾为月的代称。 花月主人辑录整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