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释义

作品名称: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辛弃疾

作品原文

玉楼春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作品鉴赏

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全令的意思是:京口一带,斜阳映照在江边树上,这是六朝人们居住的地方。千百年来兴盛衰亡不关心,只有那沙洲中的双白鹭。仙人矶下刮风又下雨,卸掉了征帆的船可是却不能留住(被风雨吹跑)。正应抖擞掉全身的尘埃,趁着刚刚凉爽起来的秋水离开这里。

辛弃疾长期被迫隐居之后于公元1203年(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差知镇江府,辛弃疾又得以亲临当时抗金前线。数年来,稼轩屡次遣谍至金,侦察其兵骑之数、屯戍之地、将帅之姓名、帑廪之位置等。并欲于沿边招募兵丁以应敌。至镇江,先造战士衣服万领备用。这年三月,读宋高宗《亲征草诏》,为跋其后,全文是:“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此虏犹俱存也,悲夫。”辛弃疾这一系列的行为说明他坚持抗战路线,直至老年,只要一有抗战的机会,就要付之于行动、见之于吟咏的。这些行为必然为顽固坚持民族投降路线的南宋小朝廷忌恨,当然也不会允许他在镇江府干下去,就在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找了个借口,罢了他的官,给他个“提举冲佑观”的闲职,放逐回家了。

这首小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

上片就京口、仙人矶的眼前景物引起感触,指出斜阳笼罩的六朝人的住处,没有人来认真关心“悠悠兴废”,也就是说无人关心南宋王朝的兴衰,这是最令作者痛心的。

下片就眼前景物引出罢职回家的悲愤心情。“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景情溶合,感情曲折深沉。“直须抖擞尽尘埃,好趁新凉秋水去”,以藐视排斥打击的态度,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一身轻松地回家去,表现了他坚强、旷达的心胸。

作者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