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
释义 | 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 作品名称: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欧阳修 概况【作品名称】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欧阳修 【作品体裁】词 原文玉楼春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释⑴秾(nóng)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 ⑵游丝:蜘蛛所吐的丝。 词牌【玉楼春】 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亦称《玉楼春令》、《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 作者欧阳修 (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赏析欧阳修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词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洛阳在北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花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主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即是说: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到最后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