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羽叶鬼针草
释义

中文学名:羽叶鬼针草

拉丁学名:Bidens maximovicziana Oett.

界:植物界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属:鬼针草属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朝鲜等。

概况

羽叶鬼针草(学名:Bidens maximowicziana)为菊科鬼针草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以及河边湿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分类: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KITAM.)、鬼针草属(Bidens)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生于路旁及河边湿地。

国外分布: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5—70厘米,略具4棱或近圆柱形,无毛或上部有稀疏粗短柔毛,基部直径2—7毫米。茎中部叶具柄,柄长1.5—3厘米,具极狭的翅,基部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长5—11厘米,三出复叶状分裂或羽状分裂,两面无毛,侧生裂片1—3对,疏离,通常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稀疏内弯的粗锯齿,顶生裂片较大,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及枝端,开花时直径约1厘米,高0.5厘米,果时直径达1.5—2厘米,高7一10毫米;外层总苞片叶状,8—10枚,条状披针形,长1.5—3厘米,边缘具疏齿及缘毛,内层苞片膜质,披针形,果时长约6毫米,先端短渐尖,淡褐色,具黄色边缘。托片条形,边缘透明,果时长约6毫米。舌状花缺,盘花两性,长约2.5毫米,花冠管细窄,长约1毫米,冠檐壶状,4齿裂。花药基部2裂,略钝,顶端有椭圆形附器。瘦果扁,倒卵形至楔形,长3—4.5毫米,宽1.5—2毫米,边缘浅波状,具瘤状小突起或有时呈啮齿状,具倒刺毛,顶端芒刺2枚,长2.5—3毫米,有倒刺毛。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生于路旁及河边湿地。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药用价值

【药 名】:羽叶鬼针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羽叶鬼针草的全草。

【功 效】:解表退热、清热解毒。

【主 治】: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风、咳嗽、吐痰诸症,用治腹泻痢疾。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肺、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

【拉丁名】:Bidens maximowicziana Oett

【考 证】: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