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语言向度 |
释义 | 当人们沉湎在对世界和心灵的发现与思考而将语言浑然无觉地自然运用了数千年之后,终于在上个世纪开始真正把语言本身当成了研究的对象。于是,有了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分析哲学),有了解释学和接受美学…… 概念当我们(人类)有了思想(想法)之后,语言首先是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和叽哩哇啦;当我们将不同的嗓音与特定的想法捆定成确切的表达,语言是人的声带发出的声音;当我们在岩壁和陶罐上刻画出图形和符号,并最终把作为人声的语言固定地对应在不同的图形符号上时,语言是文字;……当我们终于进入信息时代,语言就越来越成为安卧在硬盘里或奔流在光缆电话线中的0和1组成的序列比特。 目标语言是人的(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意识的外化。而语言的目标就是:——达——意——传——情。 基本向度“达意”和“传情”构成了语言的两个最基本的向度。 达 意没有达意,就没有科学和技术。思维产生了语言,语言改变、推动和生成着思维。人类的语言与思想是共同成长着的。 当然,明义说理的文章,常被归入哲学与文学的档案中,它们也都行进在达意的向度。但真正将达意推展到极至的,是在演绎科学那里。 早在古希腊,就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流传于世了。它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就为人类树立了演绎推理的光辉典范。人们从那时起,就已经领略到了一个封闭的有限的(且终归是语言的)系统被严格、一致却又无限地展开的可能。它的方法对人类的思维是如此地影响深远,以至,牛顿颇有些削足适履地采用《几何原本》的结构来写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按照达意的极至要求,现代形式系统通过对语言进行最苛刻的限制来实现最精确的思维和表达:1.使用最少种类和数量的词(抽去了任何实际意义的符号);2.使用最少的语法句式(少至两三种);3.使用最少的推理规则(少至只一种);4.假定最少的论证前提。——然而,这个系统却能毫无歧义地讨论一个特定领域内的几乎全部问题(哥德尔命题是个例外)。 传 情没有传情,就没有文学和艺术。(尽管文学和艺术当中也有些达意的向度,但那毕竟是局部的和次要的)。是人类的情感孕育了文学,还是文学催生了人类的情感?这或许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难缠的问题。但不管怎样,人类还是发明了诸多与达意完全不同的技术(技巧),来使语言逼近我们自身的情感和心灵。 如果说,语言的达意是要清晰地映照出世界在我们心灵投射的景影,那么,语言的传情就是要直接复现我们心怀的灵动。而人类的心灵却是怎样地繁复微妙捉摸不定,因此,传情的语言才会那样的姿态万千引人入胜。 人类有怎样的感觉方式,就有怎样的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算数的话)美食和茶道是味觉和嗅觉的艺术;而性爱则是触觉的艺术(?)。 如果我们不是只把文字才看作是语言,从而对语言作广泛的理解,那么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当归入广博的人类文明的浩繁语言。 实际上,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语言都在竭力扩充着自己的表现疆域,突破着它潜在的极限——文学的文字尤其如此。 以诗歌为典型,文字不仅(与达意的形式系统语言相反)是在几乎完全开放的语境下,最大限度地突破着语法的围限,以期通过无限可能的文字组合,准确地捕捉和呈现那些超越意义的灵感,而且,诗歌的文字还要将微妙的情感抑或澎湃的激情诉诸于听觉——借助类似音乐的音律的变化、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强弱的变化,从耳朵抵进心灵;诉诸于视觉——既通过诗句的分行断裂错位安置,更通过意象纷来踏至的奇妙叠合,由眼睛透视情境。 从手段上看,文学难以较多地诉诸味嗅触觉(除非你认为色情文学是诉诸于触觉的:)。但从传递之目标来看,文学还有着传情上更加细化的维度。 分类心灵的纤巧复杂决定着文学语言的传情向度的多样。如果将它指向的目标做一个如下分类,不知是否妥切: 1.指向意志 (震撼;癫狂) 2.指向情感 (优美;悲凉) 3.指向情绪 (沉湎;纠缠) 4.指向冲动(力比多) (抑郁;亢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