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一乡 |
释义 | 1 四川江油市八一乡◎ 概况八一乡位于江油市西南部,与北川县、安县连界,距江油市区28公里。幅员面积58.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万亩,其中:水田1.3万亩,旱地5178亩,人均耕地1.04亩。辖1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总户数5364户,总人口为17532人(非农业人口382人)。劳动力10826人,常年外出务14446人。森林覆盖率24.3%。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为7e万元,农业总产值4465人。粮食总产量9511吨,花生W吨,油菜籽1201吨,于海椒259吨,生姜695吨,当归150吨。出栏生猪19970头。财政总收入为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1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00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1.2万元。 ◎ 八一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4685 男 7528 女 7157 家庭户户数 4896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395 家庭户男 7353 家庭户女 7042 0-14岁(总) 3095 0-14岁男 1585 0-14岁女 1510 15-64岁(总) 10335 15-64岁男 5295 15-64岁女 5040 65岁及以上(总) 1255 65岁及以上男 648 65岁及以上女 6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4351 ◎ 经济八一乡狠抓控制集体建设项目,清理整顿收费,公布涉农收费标准。同时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普选村的莲藕优势,在建设村发展种植药当归,在阳明村发展葡萄和西瓜,在新民村发展生猪饲养大户,在天台村,永远村兑现退耕还林的政策,坚持在全乡优先发展母猪、仔猪和小家禽等养殖业,引进川北系列种母猪28头,增加养殖母猪500头。 2001年对所有企业实行了改制,盘活存量资金30万元,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全年乡镇企业产值实现2811万元,比2000年增长8%,税金入库68万元,从业人员达341人,年工资收入405万元。对改制后的企业,切实搞好服务,完善管理体制,改善企业环境,并鼓励业主加大投资项目2个,投资总金额为4万元,投资25万元新办矿泉水厂。 ◎ 基础建设重点支持了新民村5组的节水灌溉。对天台村的路面进行了加宽,实现了碎石化。白互村的村级公路扩宽,长达3.5公里与安县花卖相连。投资修建了东山至阳明的东阳大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村级道路运输网络,对八一水库的左右干渠共计3200米进行了浆砌,对库区也进行了整治,已申报“中二型”水库项目,修复了“919”水毁工程7处,安装了7台共40千伏安的变压器,整治改造了低压线路45公里。 ◎ 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撤销了永远村8组的教学点,清退民办和代课教师7名,调人教师5名,培训骨干教师24名,投入4万元对东山村小学进行了改造,投资6万元扩建八一初中的操场,新建了住校生宿舍400平方米,并对办公楼进行了扩建,投资1万余元,打造深水井一口,彻底改善了中小学师生饮水状况,全乡适龄儿童人学率达到100%,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尽千方百计保证教师工资的优先拨付,并补齐以前的所有教师的其它费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稳定了教师队伍;新建卫生院门诊大楼1500平方米,乡卫生院也通过了市卫生局的等级达标验收,农村初级卫生保障工作有了一定进展,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成立了专业场镇垃圾清运队伍,加大了对市场的管理,场镇脏、乱、差现象得到纠正;闭路电视已在新民、建设、东岳、三元、阳明等村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开通有线电视节目从6套增加到18套,闭路电视用户已达800余户;安装移动电话中继站2座,极大地改善了辖区内的通信条件,常年乡范围内使用的o000余部;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加强了土地开发利用,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完成了基本单位的普查任务,统计、档案、信访、保密、气象、民族宗教、对台、双拥、老龄、救灾救济、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三个代表”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入。 农工党四川省委、农工党绵阳市委、四川省科伦实业集团、四川省红十字会、农工党四川省直中药研究所总支和农工党江油总支到八一乡举行为民服务活动,并向八一乡卫生院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药品,农工党省委副秘书长夏华祥,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绵阳市中医院副院长沈其霖,江油市委统战部部长李代钰,江油市卫生局局长卢先君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在服务活动中,来自省、绵阳市和江油市的十余位医疗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和书法家共义诊病人100余人,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上千份,免费为老百姓书写春联上百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江油市八一乡紧紧围绕打造“蔬菜之乡”、“海椒之乡”、“李子之乡”和建设“丘区农业强乡”的目标,着力唱好“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经济”三部曲,积极探索丘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使全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达到了适度规模经营新格局,农村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2 江西南昌县八一乡八一乡为一地名,在我国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以及安徽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江西省南昌县八一乡◎ 概况八一乡位于南昌县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7′,北纬28°33′,浙赣铁路、105国道从境西穿过。面积42平方公里,统计到2008年人口约为44900人。辖街道居委会,甫下、后曲、淡溪、新坊、院前、大昌、涂埠、五星、八一、胡华、莲溪、钱溪、南邓、南江、板联等1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杰楼。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7609 男 19814 女 17795 家庭户户数 967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7284 家庭户男 19599 家庭户女 17685 0-14岁(总) 10645 0-14岁男 6173 0-14岁女 4472 15-64岁(总) 24453 15-64岁男 12528 15-64岁女 11925 65岁及以上(总) 2511 65岁及以上男 1113 65岁及以上女 139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832 ◎ 邮编及代码[邮编]330200 [代码]360121206:~001街道居委会 ~200甫下村 ~201后曲村 ~202淡溪村 ~203新坊村 ~204院前村 ~205大昌村 ~206涂埠村 ~207五星村 ~208八一村 ~209胡华村 ~210莲溪村 ~211钱溪村 ~212南邓村 ~213南江村 ~214板联村 ◎ 沿革1958年成立八一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时,面积为42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甫下、后曲、淡溪、新坊、院前、大昌、涂埠、五星、八一、胡华、莲溪、钱溪、南邓、南江、板联1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杰楼,距县城莲塘镇1千米,距市中心15千米。 ◎ 地理交通八一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八一乡北与省会南昌市接壤,南与县城莲塘毗邻,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和105国道、320国道贯穿乡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乡水泥公路联网,程控电话普及,是全省第一个移动电话乡,发展颇具潜力。 ◎ 社会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势下,八一乡人民大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阔步前进,以全方位开放姿态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竞争,走出了一条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成功之路。到2005年,全乡已建成6000多亩水产、200多万羽家禽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基地;规划民营工业园区1500亩,建成国标厂房15000平方米;新建民营经济走廊和专业市场,发展外资和民营企业200多家,个体商贸户1800多户,涉及电子、建材、机械、化工、服装、食品、饲料、建筑等诸多行业和领域。 八一乡农业资源充足。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年播面48930亩,总产稳定在1.95万吨;多种经营以家禽、鲜鱼、生猪、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为主,年经营量为家禽150万羽、生猪8万头、鲜鱼3560吨、蔬菜2500亩,初步形成了基地化的规模经营。2005年,农业总产值1.2亿元,占全乡GDP的9.5%。 八一乡企业发展较快。以入驻小蓝经济开发区为主,乡内发展集中区为辅。截止到2006年企业总数达到90个,其中入户小蓝开发区企业11家,开工的9家,投产的5家,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8家,分别是开发区的金沙彩印、恒立泰纺织、海联药业、美圆电缆,乡内的兰丰水泥、日丰纺织、昌南建工、海联集团,初步形成了针织轻纺、印刷包装、电子电力、仓储流通、畜禽饲料、建筑建材6个产业板块。2005年企业总产值7个亿、税金804万元。分别占全乡GDP的55.12%和财政收入的53.42%。 八一乡第三产业外向型发展迅速。2005年全乡打工经商人员5000人,占全乡总劳力的1/3。其中县外异地打工经商2000人。县内开店坐铺的个体工商户1500多家。三产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 八一乡社会事业推进良好。2005年中小学添置电脑200台,装配了多媒体室、语音室,实现了教学现代化,教学楼零危房;卫生院进行了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加率91%;社会救助为全乡503户困难户、81户特困户发放救济金25万元;拥军优属为现役军属、烈属、老复员军人发放优待金18.39万元;社会抚养为五保户、孤儿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办理了。 ◎ 廉政建设2008年来,南昌县八一乡为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做好落实责任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督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该乡在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在村干部中先后开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和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等活动,着力提高新上任的村干部思想意识,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廉政文化进农村为契机,通过举办廉政书法展等活动,将廉政教育的触角伸向农村千家万户,在普通党员中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以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工作,让群众更多地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同时,注重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加大村干部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立即严肃处理。 截止到2009年6月,该乡已开展村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3次,举办廉政书法1次,乡村红歌会1次,对村级财务集中审计2次,查处违纪案件1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3 安徽定远县八一乡八一乡位于安徽省中部,定远县西部,江淮分水岭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3′、北纬32°33′。自然环境优越,地处江淮分水岭褶皱带,属丘陵地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表水流十分发育,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全年降水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6—7月份为“梅雨”季节,降水相对集中。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16.5℃。日照时数2427小时。 八一乡农林及牧副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农产品主要有:水稻、油菜、小麦、山芋、花生、烟叶、棉花、各种豆类及“雪里蕻”等各类蔬菜100余种;主要饲养品种有:猪、牛、羊、鸡、鸭、鸽、兔、鹅等;水产资源有:草、青、鲢、鲤、鲫、鳝、鳅、鳗、蟹、虾、蚌、鳖等30余种。尤其是“大米”、“桥尾”、“青虾”、“河蟹”、“小磨麻油”和“雪里蕻”蔬菜等本地特产,因品质上呈,营养丰富,远销福建、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形成了本镇特色品牌。 1999年经乡镇撤并,原炉桥镇、十里黄乡、八一乡合并为炉桥镇。1999年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2003年又被确定上为省级重点中心建制镇。2007年4月,经乡镇再次撤并,原炉桥镇、年家岗镇、青洛乡合并新的炉桥镇。 4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 概况八一乡位于临河区东郊,距城区仅6公里,东与五原县天吉太桥镇接壤,南与双河镇相望,西邻城关镇,北接隆胜、乌兰图克镇,素有临河区“东大门”之称。全乡总面积16.4万亩,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12893人,其中集镇人口3000人,辖9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章嘉庙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八一乡靠城近路,110国道,临河市绕城路公路、包兰铁路横穿全境。 ◎ 经济建设截止到2008年,临河区在八一乡规划建设了八一、红星两个工业园区,入园大型企业已有9家,投资超过千万元的企业有7家,投资在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家。全乡共引进各类大中型企业37家,引资额达3.2亿元;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临河热电厂、富方泰药业,草原贵族乳业等颇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的开工建设和投资开产、为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步伐加快,非农收入比重逐渐增加。 21世纪初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八一乡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了产业产品向优势区域的集中。东部的蜜瓜名闻天下,中部的养殖及小宗经济作物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西部的肉、奶、菜丰富了临河市民的“菜篮子”。 ◎ 机关建设21世纪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八一乡政府的职能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干部的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实行了村务、政务公开,公开了办事程序。在窗口服务部门推行了承诺服务,设立了监督台,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开展了各类争先创优活动,赋予了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内涵。 ◎ 文化遗址临河市八一乡东3公里处公路北侧,有一座汉代古城遗址。此城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内东北部和中部有两处台地,为古城的建筑区,出土大量砖瓦和陶器残片。城正北2公里处有汉代砖石墓葬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