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语法化
释义

定义

作为作为一个术语和问题,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指的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语法化问题的讨论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较长的历史,但作为正式的理论提出是在近几十年,一些理论问题尚未定型,因此目前的定义自然不只一个。

1.Kurylowicz从历时的角度看,认为语法化是从词汇形素向语法形素或从低级语法形素向高级语法形素(如从派生构词成分向内部屈折成分)的转化。

2.Levin-son从共时的角度看,认为语法化是在语言的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

3.Traugot&t Heine则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角度指出,语法化是语法范畴和编码(即意义)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是研究语言和言语、范畴和类范畴、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语言理论,旨在强调自由的词汇表达和受制约的形态句法编码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范畴的基本非离散性和语言的非确定性。

4.Hyman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语法化定义为语用结构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

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语法化实际就是指词义抽象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词义虚化,使之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变成只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语法单位。借以使词汇项和结构进入某种语言环境以表示语法功能的演变,一旦这些词汇项和结构发生了语法化,它们继续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

语法化有两层含义:(1)作为一种用来解释语言现象的研究框架,语法化指关于语言演变研究的部分(如:词汇项和结构是如何进入某种语境来表示语法功能的?语法项是如何发展出语法功能的?)(2)作为一个涉及实际语言现象本身的术语,语法化指借以使特殊项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具语法性的演变步骤。

语法化溯源

语法化研究最早始于中国。

Harbsmeier认为,“语法化”的概念在中国13世纪就提出来了,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其实,关于虚化的概念的提出应早于13世纪。11世纪的宋代已有虚字之说。周辉《清波杂志》卷七就有“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而实字少”的记载。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是我国古代对实词虚化研究较为深入的一部著作。

语法化分类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

1.实词虚化

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2.句法化现象

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 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3.词汇化现象

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a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语法化的机制

上述几种变化都可能对语法化产生影响,起一定的诱发作用,但这些因素和条件还不能看作语法化的直接原因,即不能认为是语法化的机制。因为这些变化的结果并不一定导致语法化。比如句法位置改变了的成分不一定就是虚化的成分,“醉把茱萸仔细看”中的“把”虽然也处在连动式中前一动词的位置上,却不一定非得看作介词,而不能看作动词(“把臂言誓”中的“把”也处在连动式第一个动词的地位,但词义丝毫未虚化);词义变化也不一定必然导致该成分由实词变为虚词,如“打人”的“打”,词义实在而具体,而“打交道”的“打”,词义空灵而抽象,但二者均为动词,后者并未因词义变化而由实变虚。可见,当具备了诱因和条件以后,究竟是什么机制使得实词变成为虚词,还是值得进一步思索的问题。这里试图在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法化的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研究角度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是从词汇形素向语法形素或从低级语法形素向高级语法形素(如从派生构词成分向内部层折成分)的转化。从共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是在语言的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

语法化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1)一个是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途径;(2)一个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在日常语言使用中表达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

基本观点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坚持走由实到虚,而不是相反的进程,这是一个单向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事实上,对语法化的理解和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化,指的是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即着重于探究语法形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使用及如何对语言产生影响的语言研究。狭义的语法化,指的是语法化框架试图解释的实际语言现象,如某个词汇单位或结构获得某项语法功能,或者说某个语法单位获得一项更为语法化的功能的动态过程。前者把语法化界定为一种考察视角或研究方式;后者即语法化现象。

实例

现代汉语里尝试态助词“看”是由动词“看”演变而来,它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从词义的虚化开始的。

动词“看”本为“瞻视”义:

(32)遥见dǐ?③桓赤如血色,怪其所以,寻即往看,见一饿鬼。(《撰集百缘经》,《大藏经》卷四)

魏晋六朝时,动词“看”由“瞻视”义引申出“测试”义:〔(4)〕

(33)其家有机,让比丘坐:“即坐小待。”复起以指内釜中,看汤热不。(《摩诃僧律》,同上,卷二二)

(34)五六日后,以手内瓮中,看冷无热气,便熟矣。(《齐民要术?笨jū?④并酒》)

(35)尝看之,气味足者乃罢。(同上)

“看”由视觉动作演变成泛指的“测试”,词义开始抽象,为其语法化奠定了基础。

在同期文献中,这种“测试”义的动词“看”,已可以用于主要动词之后而不带宾语:

(36)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百喻经?ān?⑤米决口喻》)

(37)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洛阳伽蓝记?城北?凝园寺》)

这里的“看”仍是“测试”义动词,“探看”“摸看”犹言“探试”“摸试”。

这类“看”词义如果再进一步虚化并且用于祈使句中,就变成了尝试态助词。这样的例子在六朝前后的文献里已经出现:

(38)将还家,语王云:“汝是贵人,试作贵人行看!”(《俗记》,《太平御览》卷八二九)

(39)精舍中庭前沙地有众长寿:“借我弓箭,试我手看。”答言:“可尔。”(《摩诃僧dǐ?③律》,《大藏经》卷二二)

(40)汝好思量看。(《十诵律》,同上,卷二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