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宇宙风 |
释义 | 文艺期刊。1935年9月在上海创刊。林语堂等主编。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抗战时期曾在广州、重庆等地出版。是继《论语》、《人世间》之后出现的资产阶级的文艺刊物。1947年停刊。 刊史小品文三大名刊中,《宇宙风》的刊史比较特殊。《宇宙风》不像《人间世》那么短命(只出42期),亦不像《论语》那样一直在上海出版。虽然中间隔了八年抗战,但始终未离上海。《宇宙风》有颠簸流离且创且停且停且复云游四方的不寻常刊史。1935年9月《宇宙风》在上海创刊,出至第66期,1938年5月迁广州1出67—77期,1939年5月社址迁香港,同时在桂林设分社,出78—105期(在香港排版纸型运至桂林印刷出版),1944年编辑部迁桂林,出106—138期,1945年6月迁重庆,出139—140期,1946年2月迁广州出141—152期(终刊号),够折腾的吧。这一条路线也是当年上海许多文人撤退的路线。曹聚仁在“《宇宙风》一三九期”文内说:“……昨晚,手边便是一本重庆版的《宇宙风》一三九期,我相信这本刊物到了某人手里,该是最可宝贵的古董了。这本刊物用那么可怜的草纸印行,看起来实在模糊得很。1945年6月15日,二十五年前的事。这一期,乃是他们去桂林失陷后,避居重庆,喘息初定,总算复了刊的第一期。可是,这一期的刊行,离日军投降只有一个半月,他们续刊了不及三个月,便‘漫卷诗书喜欲狂,’要顺流东归了。我手边这一本,便成为海外孤本了,也许在海内也是孤本了。”在海外算不算孤本不好说,在海内算不得孤本,塞斋虽不存全部152期《宇宙风》,但此139期是存的,亦因曹聚仁的话而珍惜有加。 《宇宙风》除了这152期之外,还于1939年3月—1941年12月在上海出了《宇宙风之刊》56期。据当年此刊编者周黎庵回忆,由于编辑部内部人事矛盾,协议分的家,《宇宙风》的牌子给了林憾卢(林语堂三哥),算是正牌,陶亢德另创乙刊,算是副牌。周黎庵说林憾卢与巴金最要好,林迁桂林后,巴金也去了,巴金和萧珊便住在《宇宙风》社,并是在那里结婚的。近年来,许多旧期刊出过“精选本”,《宇宙风》的精选本由周黎庵(周劭)作前言,这是惟一的一种由当事人作前言的精选本,当然是最真实最具史料价值的前言。 评论今天的人们评论《宇宙风》,偏见多有,那是他们只看到了(甚至没看到只是人云亦云)前期《宇宙风》的“不合时宜”地宣扬“小品文与幽默”而没有看到后期《宇宙风》在坚持抗战方面的宣传力度。即便是在前期,《宇宙风》的期销售量45000份(仅次于《生活》的12万份,《东方杂志》的8万份),排在杂志年”的第三位,也并非鲁迅那句“本是麻醉晶,其流行亦意中事,与中国人之好吸鸦片相同也。”所能一言全否的。至今未能看见哪怕是一篇对《宇宙风》及此类期刊的详尽的始末性论文式的文章。一个丰子恺自始至终都为它作画作文的期刊,绝不会是一个太差的期刊。你读过了吗?就说不好? 《宇宙风》无“发刊词”,但林语堂在最前面的“无姑妄言之”栏中的两篇短文可视为办刊主旨,—曰《孤崖—‘枝花》,’—曰《无花蔷薇》。前者曰:“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后者曰:“杂志,也可有花,也可有刺,但单叫人看刺是不行的。虽然肆口谩骂,也可助其一时销路,而且人类何以有此坏根性,喜欢看旁人刺伤,使我不可解,但是普通人刺看完之后,也要看看所开之花怎样?到底世上看花人多,看刺人少,所以有刺无花之刊物终必灭亡。 《宇宙风》离沪南迁原因《宇宙风》的离沪南迁,主要是“八·一三”上海抗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刊物的出版和发行没有了保证。另一个原因在于主编之间的矛盾,林语堂学习西方刊物实事办法,把几本小品文刊物办得有声有色。但《宇宙风》开始鼎盛之时,林语堂却于1936年夏季,因没当上南京政府立法委而赴美定居,编刊之事托付其三兄林撼庐。由于各自见解和习性的不同,陶亢德对于林语堂之举颇为不满,导致矛盾升级无法共事而各行其是,《宇宙风》正牌归林撼庐,陶亢德在上海另办《宇宙风乙刊》。其实《宇宙风》在离开上海之后渐显颓势,尽管有不少的抗战内容和名家作品,影响力已不能和在上海的鼎盛时相比。 林语堂与《宇宙风》林语堂是从福建漳州走出的一位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誉的文学巨匠。笔者收集有部分民国时期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杂志,可为林语堂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料。 林语堂博学多才,他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一生笔耕不辍,留下著作七八十种,涉及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上世纪30年代他先后主编和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三刊被称为“论语”派。 据史料记载:《宇宙风》创刊于1935年9月16日,初办时由林语堂主编,此后担任编辑的还有林憾庐、陶亢德、缪崇群、叶广良和林翊重等。由于战乱,编辑部曾先后从上海迁往广州、香港、桂林、重庆,最后于1946年2月回迁广州。1947年8月,《宇宙风》出版至152期时终刊,发行时间长达12年。 从《宇宙风》杂志的目录上就可看到,《宇宙风》的作者阵容十分强大。除了林语堂本人,当时国内知名作家、学者郭沫若、周作人、老舍、郁达夫、谢冰莹、冯和仪、许钦文、徐舒、施蛰存等都是《宇宙风》的主要撰稿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也经常为《宇宙风》作画。 1936年林语堂赴美,《宇宙风》交由其三弟林憾庐和陶亢德共同主办,《宇宙风》与民族共命运,积极宣传抗日,弘扬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从《宇宙风》乙刊第82期上的文章《写于抗战两周年》、《道德与抗战》等可见一斑。从《宇宙风》第76期183页上刊登的林语堂著《日本必败论》再版出书广告也可以看出,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林语堂,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并没有置身事外。 《宇宙风》言论放达、文笔洗练,杂志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这与创办人林语堂的个人魅力和影响是分不开的。从这些杂志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当年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学术动态,也得以找寻当年林语堂先生的思想轨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