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
释义 | 作品赏析 此篇写秋夜愁思。上片由梦境起,前二句写梦中情景,后三句写西风夜雨惊断了梦魂。下片写夜深不寐,雁掠东檐,砧杵声声,更令人增愁添恨,其孤苦无告之伤情无由排解。 作品名称: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词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慨况【作品名称】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楼上疏烟①楼下路,正招余、绿杨深处。奈卷地西风,惊回残梦,几点打窗雨。 夜深雁掠东檐去,赤憎是②、断魂砧杵。算酌酒忘忧,梦阑酒醒,梦思知何许。 作品注释①疏烟:指香火冷落。 ②赤憎句:意谓最令人生憎的是那使人断魂的捣衣之声。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借指捣衣。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作者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公元1676年(康熙15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