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藤
释义

鱼藤,属于豆科藤本植物,其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鱼藤酮杀虫谱广,可防治800多种害虫,是三大传统杀虫植物之一。

简介

【别名】毒鱼藤【来源】豆科苦楝藤属植物鱼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以全株及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根、茎及果实有毒。人食用后中毒出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阵发性痉挛、肌肉颤动、呼吸减慢,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还可通过皮肤引起中毒,如用鲜藤捣烂外敷于婴儿胸部湿疹处,3小时后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继而四肢冰冷、昏迷、缩瞳、唇绀、心律不齐、脉微弱等,皮肤接触部位有片状丘疹、发红,并有渗出物。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杀虫。

根、茎:灭蝇蛆,并用作农药杀虫剂。

枝、叶:外用治湿疹,风湿关节肿痛,跌打肿痛(皮肤未破)。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酒水各半煮热温敷患处。

【注意】禁内服。

【备注】

(1)本品含有毒鱼藤酮,毒杀昆虫效果很好。禁内服,以防中毒。中毒后发生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阵发性全身痉挛,肌肉震颤,呼吸减慢,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未出现痉挛前先催吐,洗胃;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B6、B12,如有痉挛可给解痉剂;呼吸减慢时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对症治疗。

(2)鱼藤作为农业杀虫药,成分中以鱼藤酮的毒力最强,鱼藤素次之,其余极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特征及用途:攀援灌木,全株无毛。枝条有麻点, 叶互生,对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为5枚,间有3枚或7枚,先端渐光而钝,基部圆形。花粉红色,长在叶腋。结斜卵形豆荚,扁而薄,长约3厘米。广东、广西省有分布。用于清塘。

植物形态

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柄长7~15厘米;小叶通常5枚,间有3枚或7枚,具短柄,近革质,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浑圆。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老枝上,常不分枝,长5~10厘米;花柄聚生,稍长于萼;萼钟形,长约2毫米,近秃净,有不明显的钝齿;花冠蝶形,粉红色,长约10毫米;旗瓣近于肾形,顶端圆形,有时微缺,翼瓣顶端圆形,龙骨瓣半圆形,翼瓣及龙骨瓣基部均有一急尖的耳;雄蕊10;子房无柄,花柱线形,内弯。荚果扁平而薄,斜卵形或矩圆形,长2.5~4厘米,宽2~2.5厘米,秃净,只于上缝有狭翅;种子1,近于肾形。花期8月。果期9月。

生于山野林间或栽培。分布我国东南部。

栽培

1.气候土壤:宜热带及亚热带气候,荫蔽的环境对鱼藤生长较好。适合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2.种植:一般用扦插繁殖,四季均可,雨季容易成活。取24-30cm的蔓茎作插条,按1.2×1.2m的行。株距斜插于穴内,覆土踏实,留1节在地面上。扦插后浇水,并盖树叶,防止太阳曝晒。

3.田间管理:每隔2-3个月中耕除草1次,追肥2次,结合中耕除草时进行。

药理作用

本类植物根中含鱼藤酮及其衍化物,通称鱼藤酮类(Rotenoid)。台湾鱼藤(Millettia taiwaniana)的根中亦含鱼藤酮,可用以捕鱼,或作农作物杀虫剂,还可用来毒杀蚊类幼虫。

毒性

鱼藤酮对昆虫及鱼之毒性很强,而对哺乳动物则毒性很轻,犬静脉注射致死量为0.5mg/kg,而口服则需加大600倍;一般口服0.2g/kg不致引起死亡。鱼藤口服毒性似较其中所含之鱼藤酮为大。经常接触其尘末,可招致肝损伤(脂肪变)。鱼藤酮中毒能引起呕吐、呼吸抑制、惊厥,最后呼吸麻痹而死。毛鱼藤(D.Elliptica)中鱼藤酮含量最高(根含12%),而其他种鱼藤则较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