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启威 |
释义 | 俞启威(1912年-1958年2月10日)又名黄敬。祖籍浙江绍兴,是浙江绍兴县一个世代官僚家族的后代。生于北京,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首任市长,后调任中央政府政务院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1958年2月10日去世,时年46岁。 人物年表俞启威早年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汇文中学。1930年在上海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参加南国社左翼演剧运动。 1931年考入青岛大学物理系。九·一八事变后领导青岛大学的学生罢课,抢占火车,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 1931年至1933年,就读于国立青岛大学(即今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部长。同年和在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的18岁的李云鹤(江青)同居。 1933年夏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同年秋被营救出狱后到上海治病。 1935年到北平,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曾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与姚依林等领导一二九爱国学生示威游行活动。 1936年初参与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4月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学委书记。受共产党组织的派遣到上海参与筹建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7年2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5月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北平到天津、济南、太原等地。后任中共晋察冀区委员会书记。 1938年春任冀中区党委书记。参与组织领导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创建工作和反“围攻”、反“扫荡”斗争。 1942年秋调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后任中共中央平原分局书记、平原军区政委。 1944年冬积劳成疾,赴延安治疗休养。 1946年冬康复后到阜平,先后任晋察冀边区区财经办事处主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等职。1948年夏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华北军区后勤司令部政委,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部长。 1949年初天津解放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军管会副主任,天津市委书记兼市长。 1952年8月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57年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兼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1958年2月10日在广州因病逝世。患病期间毛泽东曾传话给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劝他好好养病。薄一波在黄敬追悼会上代表党中央致悼词。也有说法称他是在南宁会议期间受到来自毛泽东的压力,患精神病而死。 家庭生活前妻江青,第二任夫人范瑾,育有三子:俞强声、俞敏声、俞正声,两女:俞慧声(文革中被迫害自杀)、俞慈声。 俞氏家族俞启威的家族显赫,不但名人众多,还跟许多知名的家族结为姻亲。 父亲俞大纯曾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 长子俞强声,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部前身)北美情报司司长,1986年叛逃美国。 三子俞正声,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叔叔俞大维,曾任国民党交通部部长、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 叔叔之子俞扬和,娶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为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