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姚腔 |
释义 | 余姚腔是中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是产生最早,影响深远,成为各种戏曲新兴声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风靡全国。 产生吴哥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余姚腔声调,产生的土壤有二种:一方面,源于余姚乡村地方的曲调、谣曲,承传了六朝时期“新乐府”民歌的影子,吸收了市井民众文化,江南农村“唱山歌”、“唱小调”的声调,由于俚词肤曲,杂白混唱,以曲代言,使百姓通俗易懂。余姚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说:“余姚腔”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成为根植民间的原因。另一方面,吸收了北方音乐和法曲曲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说:“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都尉即唐皇驸马于季友,曾在明州(宁波)任职,带来北方音乐,特别是法曲在浙东的流传,形成“道士腔”,余姚腔大量吸收了法曲的精华,创新调腔。同时,随着明代戏剧家高明在宁波栎社创作的《琵琶记》在全国的流行,所使用的余姚腔也随之流传。当时余姚腔在浙东被尊为“越调”、“江南越曲”,由于地方官员把《琵琶记》呈入宫廷,明太祖朱元璋看了大为高兴,余姚腔从浙江一隅进入京华,从北京流向全国的戏曲声腔地位确定;又由于余姚庵东盐场盛产食盐,“余姚官盐”占浙省三分之二,长江诸省盐商往来频繁,本地盐商往往带戏班从之,余姚腔盛行江淮南北。《安徽省地方戏曲》载:“徽剧”,深受余姚腔而形成;而江西弋阳与余姚腔结合,影响而形成“弋阳腔”;昆山吸收了“滚白念唱”的余姚腔调腔,创造了“昆山腔”。“滚唱”成为其它戏曲的“核心”,成为南戏“四大声腔”的基础。明代上海豫园,是上海县的戏剧中心,余姚梨园弟子定期演出,由于表演通俗,节奏明快,擅长情节,人人都能听懂,从上海流向全国。 昌盛余姚腔因产生于余姚而形成得名,宋元时期,余姚戏曲十分昌盛,姚城、浒山、梁弄、马渚皆有戏台,正月十三灯节,庙台演戏,宗祠张灯结彩,杂奏音乐;四月赛神,大演甲戏;九月十二,姚城、慈城、丰惠三县城互迎城隍神演戏;冬至各乡村祠堂,鼓乐演剧,大兴堂会,现在鹿亭始建于宋朝的仙圣庙戏台,演戏酬神,庆典活动,已成时尚,涌现出了一批“戏文弟子”,至明朝,余姚梨园弟子,遍及长江南北,名闻遐迩,明朝《词谑》一书介绍:余姚名伶董鸾“长于歌”,“做工尤佳”;自宋到明的四百年间,余姚腔在本土形成。据史料载:最早定名“余姚腔”,出现于明朝陆蓉《菽园条记》和祝允明(字枝山)的《猥谈》之书,称“所谓南戏盛行,…今遍满四方,妄名余姚腔…之类”,此时余姚腔已盛行大江南北;徐渭(字文长)《南词叙录》说:“今日之家,…称余姚腔,出于会稽(绍兴)之余姚”早已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南方省份流行。余姚腔在明朝初年已经流传各地,到了清朝中叶依然演出不缀。 衰落余姚腔的衰落,源于昆、弋崛起。余姚腔声腔是“调腔”,又是高腔,运用“滚唱”手法,采用联体结构,念白兼用,仅用鼓板,无管弦伴奏,在曲调前后常穿插杂白混唱,因而深受群众欢迎,自明朝初年开始,已经影响了绍兴调腔(绍剧)和长江南北其它剧种,现在浙江省地方剧种调腔中都是余姚腔,如宁波“甬昆”,宁海道士座唱班,新昌高腔等等。余姚腔衰落,大约在清中晚后期,受其影响而发展的江苏昆山腔、弋阳腔,由于大量吸收了余姚腔“滚白”、“一唱三叹”调的精华,形成风格,如“昆山腔”创新调腔,形成了优美的“中国昆剧”,弋阳腔因剧目创新,并从江西流向浙江,余姚腔因放弃“滚白”优势,渐渐衰落。同时在余姚本土上,一支由农村山野“灯头戏”,吸收了余姚腔的剧目,结合外地戏曲剧种,悄悄地兴起,形成了现在的“姚剧”。 至今,余姚腔虽已绝迹,但还没有完全消亡,全国各地调腔中的古戏唱法,存在余姚腔的遗响;昆剧中存在余姚腔的古风;浙江越剧、绍剧,北京京剧,存在余姚腔古腔遗音;姚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了调腔、昆腔和绍兴大班曲调,遗有亲缘调腔。 历史记载“余姚腔”的名称,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曾任浙江右参政的陆容(1436—1496)《菽园杂记》一书:“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皆有习为倡优者,名为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其扮演传奇,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令人闻之,易生凄惨。”(《菽园杂记》卷十 中华书局1985年版124页) 清前期诸多声腔的文献载述 依据《王阳明年谱》所记载,王阳明也深深喜爱“余姚腔”。当他贬官贵州龙场驿时,跟随他的童仆由于水土不服而致病时,王阳明“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据笔者前几年亲赴贵州修文县(原龙场驿)考察时,当地群众告诉我,贵州与余姚相隔遥远,语音不同,由于王阳明曾向这里的群众教唱戏曲,故此至今贵阳地区的群众尚能哼上几句越曲,唱越曲时还往往带有越音(余姚地方音腔)。由此可以看出,王阳明生活的明正德年间,余姚腔已是影响广泛的声腔,上至士大夫,下至群众,都多少能唱上几句余姚腔。并由于王阳明的贬官贵州,把“余姚腔”亦带到了贵州地区,为当地群众所学唱。 依据绍兴人徐文长(1521—1593)在《南词叙录》中又写到:“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徐文长生活在嘉靖年间,于此可知,“余姚腔”于嘉靖年间即已传唱于绍兴、杭州、镇江、济南、济宁、池州、当涂、扬州、凤阳、徐州、南京等地区,是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四省群众所喜看乐听的声腔剧种。主要活跃于民间。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86——1597),“绍兴梨园”、“余姚梨园”、“绍兴戏子”以余姚腔多次演出于上海豫园等地。 代表人物由于“余姚腔”的兴盛,余姚一地还出了如孙矿、孙如游、叶宪祖等多位戏曲作家,更有戏曲理论家吕天成和他的《曲品》,影响广远。 由于“余姚腔”传唱地域广大,戏班众多,曾使不少演员闻名于大江南北。 嘉靖时著名戏曲家李开先(1502—1568)还说:“如余姚董鸾、钱塘毛士光等,皆长于歌而劣于弹。《北西厢》击木鱼唱彻,无一曲不稳者。余姚董鸾则妆生,做手尤高。”(《词谑·词乐篇》)李开先在这里告诉我们,如此众多的“余姚腔”民间艺人集合在一起,按王实甫的《北西厢》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原文进行演出,正说明了当时“余姚腔”演出的盛况。它不仅为广大群众所爱听,还为许多文人学士所传观。 直至晚明,戏曲作家阮大铖专门养有一个戏班子,戏班声腔教师臧亦嘉,余姚人,亦是一位善唱“余姚腔”的名家,当时南京秦淮河上的寇白门、顾眉、李十娘、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杨宛叔等十大名妓除了唱“昆曲” 之外,亦向臧亦嘉学唱“余姚腔”。 艺术特色“余姚腔” 是一种具有浓郁浙东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它一开始就传唱于整个绍兴府区域,更由于余姚历来归属越州(绍兴府),又可称之为“越曲”或“越腔”。 “余姚腔”的特色是:第一,由于受到北方杂剧的影响,以会稽余姚地方曲调为主,融合了不少北曲的成份,使之为长江、淮河中下流域广大群众所接受;第二,它以清唱为主,仅以小音量的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时使听者清心,无噪杂之感;第三,唱口比较平稳柔和;第四,音调低缓轻软,抒情色彩较浓;第五,不受场地限制,可在广场及各种社庙中临时搭台演出;第六,采用后台帮腔伴唱,韵味悠长;第七,不用曲谱,按律入调;八,演唱和说白中,时而插唱“滚调”。 剧本至今为止,有关“余姚腔”剧本已知的仅有:《十义记》、《刘汉卿白蛇记》、《古城记》、《白袍记》、《珍珠记》,为数不是很多。1986年底,安徽省徽剧团曾发现一本《水云亭》演出本,即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存曲目《高文举》,亦是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所列《还魂记》。据现代戏曲史家钱南扬等多位专家对此曲本的考订,依据此曲本有着滚白唱腔,以及全剧科白、方音土语等的特色,认为即是戏曲史家们长期寻觅的“余姚腔”曲本,它的发现为“余姚腔”孕育“青阳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线索。另据戏曲研究学者告知笔者,现今在福建省靠近浙江的浦城县一带有木偶戏,用高腔演唱,唱腔中有较多的“余姚腔”声调,倒是一个极好的研究线索,尚待调查核实。 影响晚清时期,余姚腔的遗韵仍可在“调腔班”和“平调班”的声腔中找见。如著名“调腔”女演员朱楚生擅长“余姚腔”和“昆腔”,并以之融汇到“越腔”之中,形成别具特色的“调腔”声调。 调腔对周围剧种的影响十分深远,宁海平调是它的分支。此外,调腔的剧目、声腔和表演对越剧、台州乱弹、瑞安高腔、绍剧等也都有一定的渗透力。1937年前,在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新昌、宁海、天台一带有二十多个调腔班社,抗日战争期间全部解散。1954年重新成立了新昌新艺剧团(今新昌高腔剧团)和宁海平调剧团。当时,尚能演唱的传统剧目有:《北西厢》中六出、《琵琶记》中二十一出、《玉簪记》中四出、《牡丹亭》中八出、《拜月亭》中四出、《白兔记》中六出、《吕蒙正》中八出、《荆钗记》中九出以及《赐马斩颜良》、《三关斩卞》等。此外,老艺人还能回忆出传统剧名目近百出,背出传统曲牌三百余支。由于调腔长期在浙东山区活动,艺人又多来自新昌、宁海、奉化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受外来影响较少,至今尚保留其固有特色,对余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价值 。 相关调腔的唱腔系曲牌联套体,在长短句中偶尔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叠句。唱时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数字帮腔,或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都由乐队以人声帮和,每个乐句的旋律趋向下滑,故有人认为“调腔”即“掉腔”的讹音。调腔的伴奏不用管弦,只有打击乐,分文武场,不同音色的文武场打击乐器有28种之多,后因受当地昆腔和乱弹剧种影响,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仍保留尾音帮腔,艺人称它为“四平”。 贡献作为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古戏曲声腔“余姚腔”,自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兴盛,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消亡,风靡达三百余年,为祖国的剧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时至今天,“余姚腔”虽已绝响,但它的精华,为“弋阳腔”、“青阳腔”、“调腔”等新兴声腔所吸收,致使“余姚腔”的演唱特色始终融合在多种戏曲声腔之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