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庆县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
释义 | ——2003年2月18日在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余庆县财政局局长 田洪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五年财政工作回顾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是我县财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下,紧紧围绕“推进三大改革,服务四化建设,突出一个中心,力上一个项目”的工作思路,经过全县上下财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财政改革不断推进,财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1、适时推进财政“三大改革”。一是1997年借国发[1996]29号《决定》和财政部[1996]104号文件东风,成立了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规范全县预算外资金管理,达到了控收目标,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推行了综合财政预算;二是1998年按照中纪委和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于3月18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会计管理局,实施会计委派制改革,变财政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有效防止了财政收入的流失,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显著增强;三是1999年6月改组了县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推进了国有资产经营机制改革,深化了经营财政的理念,加大了国有土地闲置资产的置换力度,有效利用国有资本负债经营,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方针,加大全县城镇建设、交通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城镇功能和投资环境,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拉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的繁荣。 2、全力服务四化建设,通过实施财政收支两条线、会计委派制、国有资产经营机制三大改革,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经营财政的理念和意识,按照增收节支、调整结构、负债经营、负重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企业制度现代化、党风廉政经常化即“四化建设”。 3、坚持财政工作从源头抓起,以财源建设为中心,积极组织申报进入全省一、二期财源建设财政收入上台阶县,争取有偿资金扶持750万元,财源建设贴息资金100万元,加大了我县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为我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根据余庆希望在山、出路在水的实际,为了实现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国家在余唯一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构皮滩电站立项开工,倾其所能,尽力做好有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总之,五年来财政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综合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综合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7%,综合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2.8%,预算内支出年均增长21.6%,为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2002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0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6195万元,占调整预算6774万元的91.5%,同口径(加上所得税收入上划50%部分152万元)增长3%,其中上划中央、省级收入完成1536万元,占调整预算1705万元的9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59万元,占调整预算5069万元的91.9%,同口径(加上所得税收入上划50%部分152万元)比较增长13.8%。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地方收入完成270万元,占调整预算300万元的90%,下降20.6%;地税部门完成1701万元,占调整预算1926万元的88.3%,同口径比较增长29.5%;财政部门完成2688万元,占调整预算2843万元的94.5%,增长9.4%。200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未完成调整预算任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税收征管法规,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搞寅吃卯粮和征过头税,确保财政收入的真实性,2002年预征未缴工商税收近200万元,预征构皮滩电站耕地占用税收入退库360万元。 二是按照年终省市财税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切实做到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求各地必须挤干财政收入的水份,特别是非税收入,以确保财政收入的可用性,2002年非税收入退库148万元。 三是做到实事求是反映全县人均财力状况,为积极争取列入省政府出台的“以奖代补”政策县,并获得更多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财力创条件、打基础。 (二)2002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02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调整为12681万元,其指标依据是: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一般预算支出8732万元;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批准调增一般预算支出399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支出2355万元,年终追加支出1195万元(主要是根据年终上级给予的各项财力补助收入而安排的支出)。 2002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621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支出235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5%,比上年实绩10956万元增长15.2%,主要是工资性支出的增长。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完成1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科技三项费用完成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完成1244万元(含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完成104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0%;工交部门事业费支出完成20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7.8%;流通部门事业费支出完成5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完成47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9.7%,主要是计生事业投入加大;教育事业费支出完成326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5.6%;卫生事业费支出完成72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下降15.7%,主要是减少老口径公费医疗经费预算支出;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完成61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4.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完成4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6.5%,主要是上级和县级的投入加大;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完成21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07.8%,主要是2002年开始实施医疗保险改革,增加职工社会保险缴费预算;行政管理费支出完成282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4.3%;公检法司支出完成73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4.7%;城市维护费支出完成1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7.5%,主要是上级补助增加;专项支出完成5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其他支出完成56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0.6%。 (三)2002年地方财力及预算平衡情况 2002年我县当年地方可用财力为12797万元,其组成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9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2355万元,体制返还收入771万元,所得税收入基数返还补助收入114万元,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96万元,调整收入任务增加补助收入34万元,中央增资补助收入2804万元(含三次增资补助收入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收入),结算补助收入392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72万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2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结余86万元,加上上年财政结余收入-1185万元(决算批复数),全县财政滚存结余-1099万元。 (四)2002年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 2002年全县财政预算外总收入1868万元,其主要组成内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1560万元、部门集中收入12万元、乡镇统筹资金224万元、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72万元。其中:县级收入873万元,占调整计划的166.9%;乡镇级收入(含统筹收入等)995万元,占调整计划的95.3%。 预算外总支出1788万元(不含政府调剂支出206万元),其主要支出内容是:行政事业性支出1328万元、统筹资金支出26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6万元、城市维护支出14万元、其他支出167万元。其中:县级支出739万元,占调整计划的116%,乡镇级支出920万元,占调整计划的96.4%,主要是村组干部管理费支出。 县级集中调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1万元;预算外用于弥补单位公业务费不足资金 1249万元,政府调剂周转使用资金524万元;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缓解了资金调度困难,保证了各时期财政资金的平衡。 2002年我县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构皮滩电站正式动工的大好机遇,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大力争取上级财力补助,尽力减少财政赤字,减轻财政预算综合平衡压力,为确保全县各项改革顺利实施、社会经济稳步增长和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作了大量工作。 一是强化征收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收入稳步增长,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市政府下达我县13%的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如加上市政府控制收入目标降低人均财力形成的退库收入570万元,完全能够超额完成县人大批准的调整预算收入任务。 二是认真开展增收节支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财力补助和资金调度支持,确保了职工工资发放和党政机构正常运转,确保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等“五条保障线”一分不欠,确保了农业生产、教育事业投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支出改革力度,县级统发工资制度得到有效推行,乡镇零户统管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全县政府采购行为逐步加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是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县农民负担总体减负达52.25%,人均减负52.5元,实现了 “三个确保”和“三个百分百”。 五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让利于基层,调动了乡镇当家理财、发展经济和消赤减负的积极性。年终决算反映,全县十个乡镇有九个乡镇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共计消化历年财政赤字达117.7万元,初步实现了体制的预期目标,为3—5年内全部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较好的体制基础。 各位代表:我们在肯定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源结构比较单一,财源建设成效不大,财政增长后劲不足;二是政策性减收因素不断增加,弥补收入缺口的压力继续增大;三是非税收入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和可支配财力;四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各种刚性支出增长需要的矛盾仍然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面对现实,正视困难,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2003年财政预算草案2003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省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构皮滩电站正式开工的大好机遇,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强力推进财源建设。继续依法强化征管,确保收入及时入库和稳定增长。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有序安排支出,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社会稳定需要。积极稳妥地深化财税改革,继续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强化财税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整顿财税秩序,努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一)2003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草案编制情况 2003年全县一般预算总收入6936万元,比上年实绩(下同)6195万元增长12%。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1536万元,与上年持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00万元,增长15.9%。分部门计划为:国税部门地方收入270万元,与上年持平;地税部门收入2130万元,增长25.2%;财政部门收入3000万元,增长1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目情况是: 1.工商税收(含增值税15%部分)预算2223万元,增长25.5%,其增长重点放在营业税上,安排预算1649万元,增长36.8%。 2.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上年完成实绩(含上划50%部分)的40%安排预算分别为27万元和95万元。 3.农业四税预算2624万元,增长15%。其中农业税严格按照省税改办批复我县税改后新的农业税任务编制预算875万元,比实绩增长13%,如扣除上年减免退库因素后实际只增长5%;烟叶特产税预算1334万元(按14.5万担,均价460元计算);其他特产税严格按照省税改办批复我县税改后新的其他农业特产税任务编制预算35万元,下降57.8%;耕地占用税主要考虑构皮滩电站上马占用耕地因素编制预算360万元,增长2017.6%;契税20万元,下降39.4%。 4.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主要考虑降低非税收入比重,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因素分别安排预算105万元和135万元,分别下降44.1%和31.5%。 5.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0万元。 6.专款收入预算66万元,增长4.8%,其重点放在排污费和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的征管上。 7.其他收入预算95万元,增长1800%,主要是集中预算外收入。 (二)2003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草案编制情况 2003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安排10695万元,其构成情况是:人员支出5608万元(含社会保险缴费424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10695万元(下同)的52.4%;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884万元(含离退休费1493万元抚恤和生活补助182万元和5%住房公积金108万元),占17.6%;公用支出1078万元,占10.1%;专项支出1905万元,占17.8%;总预备费220万元(含预留调资支出100万元,其中县级40万元、乡镇级60万元),占2.1%。 2003年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编报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具体项目是:科技三项费用8万元;农业支出701万元;林业支出160万元;水利和气象支出157万元;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217万元;流通部门事业费50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496万元;教育支出356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792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543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217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89万元;行政管理费2422万元;公检法司支出527万元;城市维护费90万元;专项支出40万元;其他支出404万元;总预备费220万元(含预留人员经费100万元)。 (三)2003年地方可用财力及预算平衡情况 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00万元,加上增消两税返还 收入771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14万元、中央增资补助收入2280万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收入131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72万元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50万元,当年全县地方可安排总财力为10018万元;全年财政总支出安排10957万元(含一般预算支出10695万元和上解上级支出26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赤字939万元,累计财政赤字2038万元。 (四)2003年财政预算外收支草案编制情况 预算外总收入2204万元,其中县级预算外收入计划1428万元(含医院收入919万元),乡镇级预算外收入775万元(含卫生院50万元);预算外总支出2213万元,其中县级预算外支出1358万元(含医院支出714万元),乡镇级预算外支出855万元(含卫生院支出5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外资金结余-9万元。 四、200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随着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构皮滩电站正式开工的帷幕拉开,我县的经济发展又将展开新的篇章。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目标与新起点、新机遇与新挑战、新困难与新希望,如何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此,我们必须围绕思路创新、举措出新、业绩争新抓好今年的财政工作。 1.以申报“建强县”为契机,强力推进财源建设。经济发展是财政增长的基础,财源建设是整个财经工作的基石。以申报“经济建设强县”为契机,切实将财源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快我县申报“建强县”的各项工作进程,近早享受“建强县”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全方位强力推进我县财源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近抓烟、中抓茶、远抓八角”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争取上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的力度,努力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使农业比较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进一步夯实基础财源,加速“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壮一级财政”的进程。三是继续巩固和扩大小城镇建设成果,以国有投资经营公司为龙头,积极组织和协调资金,进一步加大城镇、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繁荣,提高二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逐步壮大财源基础。四是继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乘数效应”作用,积极争取、适度安排财源建设发展和贴息资金,帮助企业融通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搞活企业,增强财政后劲。 2.严格依法治税,强化征管,确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一是加强财税法规宣传,严格依法行政、依率计征,严禁先征后返、包税、买税、卖税和乱开减免口子。二是将继续开展税收专项整治活动和加大稽查力度有机结合,严格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方针,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等违法活动,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完善税收激励措施,狠抓收入调度,按月下达收入计划,坚持定期分析、及时通报,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均衡入库和稳定增长。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支持重点投入。一是结合机构改革,加大财政供养人员的清理力度,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净化人员支出结构,把确保中央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津贴、补贴经费的及时足额发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拿在手上、放在心上。二是切实安排好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优抚和社会福利救济救灾等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稳定。三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结我县财力状况,努力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计生等事业的重点投入和政策性投入,积极支持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4.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做到“三个确保”。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党中央实施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根本举措,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广大农村具体实践的根本体现。为此,必须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深对税改工作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关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理清农村税费秩序,坚决杜绝“三乱”行为,统筹安排好各项转移支付和困难补助资金,做到“三个确保”,做到“稳负担、防反弹、保运转”,确保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5.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打基础。一是启动两个结算中心(四大办、三部两委和机关事务局会计核算中心和全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中心);二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取消收支挂钩办法,建立收入正常缴入、支出合理安排的保障机制;三是深化综合财政预算改革,对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计生局、环保局等部门实施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争取列入全省首批“金财工程建设县”,全面实施财政财务会计工作电算化,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六是加强调研,加大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完善配套措施,充分调动乡镇一级当家理财、增收节支和消赤减负的积极性,力争2003年全县十个乡镇在确保当年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150—200万元的消赤减负目标任务。 6.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打精神,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高财税干部队伍思想素质。二是要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债务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防范财政风险,最大限度地减轻政府承担债务的压力。三是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会计法》,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五是要强化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增强透明度,防止“灯下黑”,促进财政队伍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今年我县的财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财政预算综合平衡的压力继续增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一如既往地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督促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nd-->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