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余家村
释义
1 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余家村

余家村为一地名,在我国浙江省(2个)、湖南省以及云南省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中洲镇余家村位于淳安西南部,距县城76公里,是原余家乡政府所在地,地处武强溪大源、小源的交汇所在,是个山村秀美的依山傍水型自然生态村。2007年11月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富川、冷水坑、扎坑、余家四个行政村调整为现在的余家村,全村共有461户,1549人,现有耕地面积598亩,山林面积20552亩,茶叶915亩,蚕桑377亩。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6020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200元,居全镇前列。目前全村共有党员53名,支委5名,村委3名,村级民兵、治调、共青团、妇联、计生、老龄、残联等各种组织健全,制度配套。村两委班子工作团结有力,运转正常,协调有序,曾先后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富民强村党支部、致富奔小康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清洁乡村工程先进村、市县级卫生村、文明村、科普示范村、县“十大最优美村庄”等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杭州市和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8年获得杭州市园林绿化村,2009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点、先进集体、远程教育学用星级示范点,2010年荣获“清洁庭院”创建工作示范点、廉政文化示范点、“清洁乡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余家村

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余家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部。1966年2月,因新安江水电站建设需要,淳安县梓桐区外桐乡练村28户、128人由政府安置到此落户,武义县桃溪滩人民公社拨给田215亩,山240亩,水塘3口。定居武义后,与周围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武义经济。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村民在语言与风俗习惯上仍保留着淳安县的部分特色。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45.17万元,人均收入2400多元。成为武义县的首富村。余家村1985年被中共金华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至1991年连续7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历史沿革

1985年建立余家村委会,隶属于桃溪滩乡。1992年底有47户,150人。有耕地145亩,山地533亩。姓氏除1户姓胡外,其他全姓余。东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三角店2.9公里,距武义县城武阳镇7.5公里。西连新屋村,南界光昌村,北接后舍村。

余家村民在原籍淳安县世代从事农业,收入水平低,生活贫困。迁入武义之初,仅有两头黄牛和两副犁耙。拨入的田全是亩产百来斤的低产山垄田。两山夹一垄,蚂蝗成群,水蛇乱窜,排灌无渠道,终年水汪汪;山上茅草萋萋,荒芜贫脊;住房低矮简陋,村内羊肠小道,坑坑洼洼。村民生活靠人民政府救济和借贷度日。经过党的富民政策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45.17万元,人均收入2400多元。成为武义县的首富村。

村党支部面对迁徙后村民生活的穷困,及时将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放在全村工作的首位。率领村民开渠改田,并丘联片,开路改路,在提高粮食亩产上下功夫。开出排灌水渠2条长2.5公里,改造良田100亩,种水稻215亩。迁入后当年就产粮37.3吨,总收入8181元,人均收入49.86元。解决了村民吃饭问题。嗣后,实行科学种田,致力田间管理。1967年,粮食亩产达到370公斤,比1966年增加两倍多,总产量达77.3吨。由国家救济变为向国家投售余粮。是年,向国家出售余粮13.75吨。

1970年,在粮食年年有余的情况下,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刀阔斧地开荒种茶,发展以茶叶为龙头的多种经济作物。是年开荒山73亩,全部种上茶苗。并创办了花木苗圃,培育茶花、水杉、苦莲树等,种植猕猴桃18亩、青枣22亩、柿子30亩、柑桔30亩,养猪、羊、鸡、鸭、鱼等,经济收入连年提高。1978年,在田畈架设生产专用电网,实现田间作业电气化。同时推广杂交稻100亩,开拓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均出成果。

1978年后,党的富民政策更加坚定了余家村人勤劳致富的信心。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总结摸索种茶经验。1980年,又开荒山40多亩,引进特早良种福丁茶。村级集体经济飞速发展,1989年仅茶叶一项收入达23.6万元,人均收入1627元,比1978年增9倍。

茶叶投产后,1973年办起第一家茶叶初制厂。1983年新建厂房面积400多平方米,茶厂先后置办了茶叶杀青机、炒干机、揉捻机。1991年投资近4万元扩建茶叶初制厂,扩大生产用房面积283平方米,增添杀青机两台、炒干机6台、揉捻机9台、解块机1台、烘干机1台。1992年投资6万多元创办名茶精制厂,生产龙井、毛峰等名茶,在南京设店营销,是年销售名茶3吨多。茶叶初制厂严把质量关。1985年生产的一级炒青在全省评比中获第一名。至1992年已被省农业厅连续4次评为第一名。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45.17万元,人均收入2400多元。成为武义县的首富村。

余家村民风素朴,遵纪守法,以勤劳为本,以致富为荣。以集体经济为命根,村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水平。

自1984年开始拆建房屋,至1992年全村47户都建造了新房。从1980年开始,村里先后投资近25万元将村里的主要通道改为水泥路,修建机耕路2公里,建造自来水站,安装自来水。还建造了面积为245平方米的大礼堂,供村民观戏看电影开会。又新建了占地面积为203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在村周围种上水杉200多株。户户有电视机,家家备自行车;电风扇、收录机、缝纫机均已普及。33%的户已有彩电。有10多户购置了电冰箱。有4户购买了摩托车。1992年,村里给每人补贴100元置办了液化气灶。

1987年开始,对村民实行全劳保。凡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由村发给养老退休金100~200元,产妇在产假期补贴营养费60元。村民患病住院,50%医药费由村里开支。村民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学费全部由村里承担。1992年补贴每户100元盖起卫生厕所,被评为武义县初保工作先进村。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好,村民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荣誉

村党支部有10名党员。团结一心,在村民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是全村强有力的领导核心。1982年,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原党支部书记余长聚、余海云和现任党支部书记余步云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为集体事业奔波,是余家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从1980年起连续6年被中共金华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8年被中共武义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92年中共武义县委授予农村奔小康标兵党支部称号。

3 湖南省宜章县关溪乡余家村

宜章县关溪乡余家村,地处湘南,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一个领先时代潮流的村寨。它建村三百余年,在宜章乃至郴州创下过许多第一。

余家村的又名是曾家寮。顾名思义,余家的前身是曾家人的寮。据说是因曾家人在那一带放养鸭子修建了一间简易住房,称寮,此地得名“曾家寮”。

余氏祖宗选址曾家寮后,从建造的第一栋房屋开始,就按照未来建大村寨的规划进行。首先确定建大祠堂位置,然后以祠堂为轴线,横竖整齐规划。横为南北成排,竖为东西成线,几百米一眼看到底。横竖通道一律采用青石板镶铺平整一致,房屋横竖四周均设有排水沟,极易污水的排放。每栋房屋款式统一,青砖黑瓦,雕梁画栋。解放前,每条通道的两头都建有则门,入夜后全村完全处于全封闭状态,以防外人入侵。

大跃进、人民公社后,破四旧毁了不少设施。之后也出现一些违章建筑,但村总的美丽风貌依存。

1958年,是大跃进火红的年代。为贯彻“大打矿山之仗”,有关部门派出专家,到关溪地区进一步调查矿山资源。为解决工作电力问题,在余家村前建起了一座列车发电厂。全厂几百职工和家属全不分散居住在余家的村民家。从此余家家家户户点上了电灯。村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村前安上了高音喇叭。

余家村有着前人创下的良好的村容村貌和祖宗传下的优良的村风民风,过去被誉为书香门第、礼仪文化之村。随着电灯、广播、灯光球场的出现,随着村文化活动室和村文艺艺宣传队的建立,随着村其它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六十年代就被评为郴州地区的文明示范村。

4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委会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隶属于三桃乡斑竹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乡西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镇15公里。国土面积.82亩,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1 ℃,年降水量11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532.09亩,其中人均耕地2.76亩;有林地600亩。

自然资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32.09亩(其中:田14.52亩,地517.57亩),人均耕地2.76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拥有林地600亩,荒山荒地80亩,其他面积23.4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有3户饮用井水,有4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4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

该村到乡镇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3辆。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38万元,占总收入的46.3%;畜牧业收入13.37万元,占总收入的5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0头,肉牛20头);工资性收入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0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8人,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32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44户,乡村人口19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人,劳动力9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70人,苗族23人。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0人;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董家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三桃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截止2007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0人,其中小学生57人,中学生3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4.74亩。

5 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乡嘎仰村委会余家村

乡村概述

余家村隶属于云南太忠乡嘎仰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太忠乡东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7公里。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海拔162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56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有耕地373.13亩,人均耕地1.79亩;有林地1415亩。全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220人,其中农业人口208人,劳动力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73.13亩(其中:田114.13亩,地259亩),人均耕地1.7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41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9亩,主要种植核桃经济林果;有荒山荒地1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42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0.2%)。有5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7.7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户(分别占总数的34.69%和34.69%)。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1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户;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4.13亩,有效灌溉率为30.5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4.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5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92万元,占总收入的41.07%;畜牧业收入24.16万元,占总收入的28.4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49头,肉牛5头,肉羊17头);林业收入16.05万元,占总收入的18.88%;第二、三产业收入5.39万元,占总收入的6.34%;工资性收入4.5万元,占总收入的5.29%。农民人均纯收入274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8.16%),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4人。

6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刘集镇余家村

余家村位于刘集镇西南4公里处,地处豫鄂两省三市交汇,远离尘嚣的市区,堪称豫西南最幽静的乡村之一。现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705户,3006人,耕地面积达6030亩。 早在2001年,余家村就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当时的余家村只有传统种植业,产业结构极其单一,人均收人只有1500元,但当时余家村就有一个崇高的理念,就是要在村组干部的领导下,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省内与省外,努力发展种植和养殖,这个理念已经实现了。今天,余家村已发展成了一个具有特色产业的综合性乡村,在种植方面,针对以前种植结构单一的缺点,村领导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本地特点,确立了以传统种植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并行的发展模式,并鼓励村民大胆改革种植结构,经过多年不懈努,余家村的种殖业终于冲出樊篱,赢得了革命性的胜利,为村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除了立足传统种植业,余家村还利用地处两省三市交汇以及毗邻国道的地域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此计划得到了市委及乡镇党委的一致支持。通过村组干部的正确领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余家村的养殖业不断壮大,进一步加快了村民增收步伐。目前,全村发展年出栏三进头以上养殖专业户3个,年出栏两百头以上养殖户5个,一百头号以上10户,年出栏五十头以上18户,五千只鸡以上养鸡场3家,两千只鸡以上养殖户40家,截止目前,发展养殖户大小一共130多家。养殖已成为全村的特色产业,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7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隶属于火红乡阿拉米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火红乡西南边,距离村委会2.00公里,距离乡政府6.00公里。国土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2.00℃,年降水量700.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玉米等耐寒农作物。有耕地82.00亩,其中人均耕地0.54亩;有林地790.00亩。有农户57户,有乡村人口157人,其中农业人口157人,劳动力1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畜牧业收入25万元;林业收入1.1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90万元;工资性收入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人,在省内务工1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57户通自来水,有5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1户。

8 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杨林乡余家村

余家村隶属于安化县县城东坪镇杨林乡的一个小村庄,属于山区,风景秀丽。毗邻玉堂村与木子村,有独特的山林美景,其中观音岩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它是由一整块大石自然生成的。每年人们都会来观音岩祭拜,人们话说观音一年是有两个生日的,所以每逢观音生日时山下就显得更热闹。这里的人们都是种植水稻,每年有三季,早稻,中稻,晚稻。由于年轻人都去了外面闯世界,所以大多都是一些老人与留守儿童在家,现在甚是显得冷清,只有到过年时才恢复些热闹氛围。

9 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村隶属于田坝镇新发村委会 ,属于山区。距离田坝镇13公里。国土面积1.44 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7.5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374亩,其中人均耕地1.97亩;有林地1197亩。有农户94户,有乡村人口394人,其中农业人口394人,劳动力1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6人。全村经济总收入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7元。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万元;畜牧业收入2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0头,肉牛1头,肉羊1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4.5万元;工资性收入1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7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0人,在省内务工10人,到省外务工10人。

基础设施

无路灯。有13户饮用井水,有9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9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4辆。

农户住房以砖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0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余家村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隶属于龙潭镇放马坪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潭镇东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镇15公里,国土面积1.11平方公里,海拔1970米,年平均气温12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384.9亩,其中人均耕地3.05亩;有林地861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34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人,劳动力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畜牧业收入4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18头);无渔业收入;林业收入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1万元;工资性收入7万元;其他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2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在省内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4户通自来水,有7户饮用井水,未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农户。有4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78.0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户(分别占总数的73.17%和68.29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10辆。 全村没有建沼气池的农户;没有装有太阳能的农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亩,有效灌溉率为5.7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6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无其他结构的住房。

11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隶属于宝山镇宝山村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村委会0.5 公里,距离镇政府1.1公里。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2010米,年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835亩,其中人均耕地1.28亩;有林地3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9户,有乡村人口708人,其中农业人口655人,劳动力43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主要以二、三产业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4万元,占总收入的14.1%;畜牧业收入46.3万元,占总收入的1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719头),林业收入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42.4万元,占总收入的37.7%;工资性收入59.7万元,占总收入的15.8%。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和工资性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8.10%),在省内务工40人,到省外务工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视、电话,有路灯。有169户饮用井水,有16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169户通电,有7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1.42%和69.8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1户(分别占总数的41.42%和36.0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有农用运输车1辆,拖拉机6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3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2 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余家村

村情概况

余家村隶属于乐丰乡明德村委会,属于山区 ,位于乐丰西南边,距离村委会2 公里,距离乐丰12公里,。国土面积0.68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450亩,其中人均耕地2.31亩;有林地300亩。 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199人,其中农业人口197人,劳动力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4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34%;畜牧业收入40.5万元,占总收入的34.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4头,肉羊23头,); 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4%;第二、三产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22%;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9.3%。农民人均纯收入1934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在省内务工9人,到省外务工6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电话、无路灯。未通自来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 6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 57%和 57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不通;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 摩托车8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 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