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釉色 |
释义 | 分类介绍瓷器的釉彩开始比较单一,随着瓷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由开始的一种釉彩的素瓷发展到多种釉彩的彩瓷。详细区分名称很多,彩色分有釉下彩和釉上彩,现把主要釉彩介绍如下 一道釉一道釉——就是一种颜色 红:有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束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娃娃脸等。 青:有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 绿:有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黄:有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腊黄等。 蓝:有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等。 白:有牙白、月白、甜白、青白、鱼肚白等。 黑:有黑彩、墨彩、鸟金等。 紫: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 炉钩釉: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二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组成的。 茶叶沫釉:象茶叶颜色。 彩瓷我国古代瓷器的装饰方法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来说,宋代以前多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即在坯胎 未干以前,用一种工具在胎上刻成花纹图案或划成花纹图案,再有就是刻好模子印出花纹图案,然后施釉入窑烧制。元代景德镇瓷器的装饰方法,除一部分保留宋代的做法外,又大量兴起用笔画彩的方法,这种用彩料画出的花纹图案烧制的就叫做彩瓷。 彩瓷又分为釉下彩与釉上彩两大类,在坯胎上画好花纹图案后再施釉入,窑烧制的叫釉下彩。在坯胎上施釉后入窑烧制好的瓷器上加以彩绘,又以炉火烘烧而成的彩怪叫作釉上彩。我国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斗彩、五彩、法琅彩、粉彩等都属于釉上彩。我国瓷器彩绘极为丰富,其品种有二百多种,现介绍以下几种: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铅釉陶器在汉代已经出现,至唐代开始盛行。就是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或黄、绿、兰、褐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而以黄、绿、白为主的低温彩釉陶器,这就是“唐三 彩”。 青花 青花瓷器,从元代开始出现的,明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到清代康熙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青花是属于瓷器的釉下彩。 青花加紫 用青料和氧化铜在胎上绘画,然后施釉一次烧制后,呈现出两种颜色,一是青花、一是紫色, 故请之青花加紫。 釉里红 用氧化铜在胎上绘画后,再施釉入窑烧制成的,呈现出红色。 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是由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所组成的。 釉上三彩 釉上三彩是瓷器釉面上的彩色,其颜色由黄、绿、紫三色组成。三彩瓷器在康熙时品种很多, 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酱白地三彩,此外还有加兰三彩。 素三彩 首创于明代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有较大发展。它一般由黄、绿、紫、白、兰等色构成,只要没有艳丽的红色,就可以称为素三彩。 明代素三彩制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釉彩施在坯胎之上一次烧成;另一种是将釉彩施于挂釉的素瓷之上,经炉火第二次烧成。 墨地三彩 创于康熙中期,晚期就停烧了,成品件数极少。墨地三彩是先在坯胎上刻出图案纹饰再用青花、黑里红、豆青三种彩料宣染后敷釉烧成。我国历代陶窑鉴定家都认定“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 而今已极为少见。 水彩 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暗淡之特征,它是光绪末期,宣统以后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彩色。 软彩 所谓软彩就是一种含粉量极微,颜色暗淡的一种彩色,它介于粉彩与水彩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属于粉彩的范畴,它是在同治晚期开始出现的,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 斗彩 就是用釉下青花勾绘图案轮廓,然后在釉上用红、黄、绿、紫等各种彩色在轮廓线内填绘,经炉火烘烧而成的,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在一起,互相争艳。 五彩 所谓五彩,并非五种颜色,而是多种颜色的含意。其彩绘方法与斗彩的彩绘方法大致相同。也是在烧好了的瓷器上施加各种色料,再次经过炉火烘烧而成的。不同的是斗彩的釉彩多为釉下青花勾画图案的轮廓线然后再在轮廓线内填以彩料。而五彩则不然,五彩虽有釉下青花,但它不仅是用以勾画轮廓线,多数还绘成完整或部分图案,并常用褐黑或褐赤色代替青花作为图案的线描。另外,还有一种五彩瓷器不用青花作为线描,而直接上了釉的白瓷上加彩。五彩是用黄、红、绿、紫、兰等颜色所组成。 明代五彩是由红、绿、黄、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彩的青花所组成。清康熙五彩却是由五种釉上彩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部分。常见的是由红、黄、绿、兰、黑五种颜色所组成。有的还增加了金彩。 明万历五彩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釉下青花,釉上用黄、绿及矶红三色,虽仅四种颜色,但在运用上交替错综,富于变化;一类是青花上加黄、绿、茄紫、矶红各种色彩,并用黑褐或褐赤色作为图案的线描,还有一类是不用青花,仅在釉上加以彩绘。一般说,康五彩比较浅淡、明五彩比较浓重,所以康五彩比明五彩更加艳丽。五彩品种很多,还有:釉里红五彩、青花釉里红五彩、天兰釉地五彩、豆青釉地五彩、米色釉地五彩、哥釉五彩、黄釉五彩、黑釉五彩、水墨五彩等。 粉彩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上彩。因为彩料中加有铅粉成分,故称之为粉彩。粉彩可分:青花粉彩、祭红釉地粉彩、天兰釉地粉彩、豆青釉地粉彩、珊珊釉地粉彩、抹红彩地粉彩、绿釉地粉彩、窑变釉地粉彩等。 法琅彩 它是清朝彩瓷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因为珐琅彩的色料中含有玻璃质较多的缘故,因而有人称珐琅彩为料彩或洋彩。 古铜彩 在褐色的釉上加施古铜兰色或绿色锈斑及金彩,在彩色和纹饰方面仿古铜器,故称为古铜彩。此外,还有金彩、红彩、黄彩、红绿彩等。 相关节目节目信息《天下收藏》系列节目已被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5套DVD和2本图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 制品类型: DVD 碟数: 12 ISBN: CN-M03-08-310-00/V.K作者: 北京电视台 定价: ¥240.00 出版日期: 2008-11-11 内容简介瓷器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本辑主要介绍单色釉、釉里红、康熙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瓷器,以及瓷器的婴戏纹、刀马人纹、龙纹、八吉祥纹和缠枝花卉纹等各种纹饰。 章节目录DVD1: 单色釉(重器:康熙官窑豇豆红太白尊;其他藏品) DVD2: 釉里红(重器: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其他藏品) DVD3: 康熙五彩(重器:康熙五彩凤尾尊;其他藏品) DVD4: 斗彩(重器:乾隆官窑斗彩缠枝莲纹海棠贯耳瓶;其他藏品) DVD5: 粉彩(重器:乾隆官窑粉彩象耳橄榄瓶;其他藏品) DVD6: 珐琅彩(重器: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其他藏品) DVD7: 春节彩瓷(重器:乾隆官窑松绿地粉彩西番莲纹瓶;其他藏品) DVD8: 婴戏纹纹饰(重器:明嘉靖官窑青花婴戏纹大罐;其他藏品) DVD9: 刀马人纹饰(重器:康熙青花刀马人棒槌瓶;其他藏品) DVD10:龙纹纹饰(重器:乾隆官窑青花矾红龙纹盘;其他藏品) DVD11:八吉祥纹饰(重器:乾隆官窑松绿地粉彩莲托八吉祥纹贲巴壶;其他藏品) DVD12:缠枝花卉纹饰(重器:乾隆官窑釉里红缠枝莲纹葫芦瓶;其他藏品) 单小源歌曲釉色-单小源 作词:齐勒铭 作曲:单小源 简介:一段在瓷都的回忆。点釉 他起笔却又停手 祭蓝描金绣 龙珠阁风满楼 瓷都的雨后 故事话说从头 浮梁古城梅雨初落 回忆 如瓷般些许泛旧 说缘分总有 似越窑的轮廓 长颈唐白釉 怎耐清冷炉火 门把铜锈 望佳人挥袖 碎花一地沉默 话语都上锁 马道的送别被雨湿透 写在眉间的难过 都淡妆素抹 一笔锋勾 他轻轻地说 你说的宿命 已斑白了双鬓 不重逢不相信缘分已尽 我仍在淬炼年轻 你说的宿命 釉色葬了曾经 我小心取出长颈白釉瓶 依稀可听 那场相遇 淅淅沥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