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田—克莱琪协定 |
释义 | 自1938年起,急剧恶化的欧洲局势对远东产生巨大影响,英、美等西方国家虽然不甘心丧失自己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屡有抗议日本乃至有限援助中国抗战的表示,但是实现对日妥协,却是这一时期英美远东政策的主流。1938年10月,日本被迫停止了对中国的战略进攻,开始改变侵华方针,着重从政治上诱降中国,这一新策略以只反共不反蒋为核心,这对英美及蒋介石集团都有极大的诱惑力。1938年冬,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即互相串通,阴谋召开太平洋会议,解决中日战争问题。所谓太平洋会议,就是“东方慕尼黑”,就是准备把中国变成捷克,其目的就是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自己“坐山观虎斗”,以收“渔人之利”。1939年4月间,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往返于日蒋之间,积极策动中日议和。这时,在中国沦陷区,日本军事当局展开了一系列反英活动,并表示英国不同日本合作,日本将继续实施反英行动。 7月15日,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同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东京开始谈判。7月24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这一协定实际上是英国在东方放任侵略,纵容掠夺战争的丑行,是“东方慕尼黑”阴谋活动的重要步骤,是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日本让步的政策。 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以及英美同日本不可调和的矛盾,太平洋国际未能召开,“东方慕尼黑”始终没能得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