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股文概说 |
释义 | 书名:八股文概说 图书编号:406447 出版社:中华书局 定价:17.0 ISBN:710103108 作者:王凯符 出版日期:2002-05-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 片断: 志士仁人一节/王守仁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大结) 片断: 一、什么是八股文 一九○二年,清政府宣布废止八股考试,至今不过一百年,但八股文似乎已经成了茫茫远古时代的生物化石,知道它的模样的人已经不多,个别报刊偶尔登出一篇,常常要被其他报刊转载,可见已是十分稀罕的东西了。但在当年,因为它是知识分子立身、荣进的工具,读书人家的案头上,无不摆有高头讲章和八股选本,影响之广,遍于城乡。 那么,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章呢?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名称来自这种文章的组织结构的独特形式。八股文的形式有严格规定,通常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对偶尔相对成文的两股文字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的名称很多,因为这种文章的题目出自“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故又称“四书文”,顾炎武认为“股”就是“比”,因文句用比偶,所以也有人叫它“八比文”。此外,时文、制义、制艺、时艺等也都是八股文的别称。 八股文的形式有严格规定,对内容的要求则更加苛刻。作者写作时,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文章必须要“代圣贤立言”。所谓“代圣贤立言”,通常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文章内容要体现儒家的思想风范,要用儒家的观点解说“四书”中的“义理”。譬如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如果以此为题作文,作者必须在儒家提倡的“养亲”、“慎终”等方面讲解儒家“孝道”,唱反调不行,离开儒家孝道任意发挥也不行。文章中对“四书”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绳。例如朱熹对上边孔子的话的解释是:“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写文章时必须要在朱熹划定的圈子里跳舞,出了圈子就违背了要求。二是行文要“入口气”,就是要模仿古人的口吻,如同演戏,要让古人站在舞台上现身说法念道白。例如本书“八股文选读”中韩菼的《子谓颜渊曰》一篇,作者用的就是孔子对颜渊(孔子弟子)谈话的口吻。写文章模仿古人口吻并非易事,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修养,很难写好。旧时的许多八股考官与作者,满脑子充塞的都是儒家道学,如瞿秋白所说,“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本做的”(见瞿秋白杂文《透底》),所谓“入口气”,对他们来说常常是一句空话。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被人们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也是当时的八股文大家,由于他的艺术天才,八股文的模仿口气作得很好,因而为人们所称道。在当时一般的作者中,能够较好做到“入口气”的为数不多。 八股文除了内容、形式有严格限制外,字数多少也有严格规定。明朝初年的科举考试不限只在“四书”中出题,也可以从“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中出题。明朝“五经”文略长,以五百字为满篇,“四书文”以三百字为满篇。以后字数逐渐加多,清顺治时“四书文”要写满四百五十字,康熙时增为六百字,乾隆以后增到七百字,文章字数不能随意加减。 以上的种种限制是法定的程式,考官及应试者必须严格遵守,人们把这种规定叫作“功令”。在这里,“功”指“课功”,“令”指法令,功令就是考核学子的法规,是官府朝廷选拔人材进行考核的常用术语。八股程式是官定的法规,因此写作时绝不能违背,一旦违背,在科举场上就要失败,严重的还要受到处罚。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八股文不是唯一的考试内容,除了八股之外通常还要考帖诗、策论等,但八股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例如童生(尚未考中秀才的人)考试,县试要考三至五场,前后要写四五篇以上的八股文章,其中头场最重要,要写两篇。乡试(省试)、会试的内容较多,但最重要的仍是八股,通常要写三篇,所以人们多称明清科举为“八股取士”。明、清两代,八股取士制度推行了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亿万读书人,特别是青少年,整年整月地读八股、写八股,不仅消磨了人们的时光,同时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八股文除了科举应试外,别无任何用处,所以明清人学习八股,只是把它当作敲门砖,大门一旦敲开,考试得了功名或高位,敲门砖就完成了使命,从此再也不去理它。正如瞿秋白所指出的:“八股文原是蠢笨的产物……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模,因此,一股一股的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透底》)清朝末年,有位“有味斋主人”编了《增广大题文府》,仅“初编”即收八股文章一万六千余篇,规模之大,无与伦比,用心之苦,远胜前人。编者在“序言”中说:“愿读是编者,洗髓伐毛,上以力追乎作者残膏剩馥,下以沾丐乎后人。”编者很希望它永远流传下去。但历史无情,该书刊刻之后仅仅过了十几个年头,清廷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不得不宣布停用八股取士制度。随着这一制度的取消,曾经到处流传、充斥于人间的各种八股讲章、文集、选本,通通退出读书人的视野,以至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想看一看它的本来面目,也成了不易的事。这个事实本身就很好地说明了它的地位和价值。 目录: 序刘绍棠 上编八股文概说 一、什么是八股文 二、八股文的结构与作法 三、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八股文与科举考试 五、八股文与程朱理学 六、八股文与古代诗文 七、五花八门的八股文题 八、八股文的发展演变 (一)明朝八股文 (二)清朝八股文 九、明清朝廷上下关于八股取士存废的争论 十、明清学校怎样教授八股文 十一、八股文对明清诗文的影响 十二、明清文人学者对八股文的批判 十三、清代小说对八股取士的描写与批判 (一)《儒林外史》对八股文的抨击 (二)《聊斋志异》对八股文的批判 (三)《红楼梦》贾宝玉八股文 十四、八股文资料简介 十五、八股文功过总述 下编八股文选读 丘濬 周公兼夷狄百姓宁程 李东阳 知所以修身合下节程 王鏊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程 钱福 春秋无义战一章 唐寅 禹恶旨酒一章 王守仁 志士仁人一节 李梦阳 管仲相桓公四句 杨慎 日月星辰系焉程 归有光 诗三百一节 唐顺之 三仕为令尹 王慎中 不得中行而与之一节程 薛应旂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全章墨 茅坤 乡人饮酒一节 瞿景淳 事君故事而后其食墨 王世贞 形而上者谓之道一节 赵南星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顾宪成 推仁者为能以大事小一节 汤显祖 我未见好仁者墨 艾南英 心之官则思二句 金声 言不顺二句 钱禧 匹夫不可夺志也 刘子壮 君子敬而无失二句 熊伯龙 一介不以与人二句 汪琬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一章墨 韩菼 子谓颜渊曰一节 张玉书 点,尔何如一节 李光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一章 严虞惇 生财有大道 陈鹤龄 岁寒一节 俞长城 以善养人二句 方舟 归与归与一节 方苞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袁枚 先之劳之 翁方纲 觚不觚,觚哉!觚哉! 高鹗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墨 姚学塽 君子矜而不争二句墨 梁章钜 仁者必有勇二句 俞樾 不以规矩 陆润庠 五亩之宅树墙下 钱志驺 不患无位 陈康祺 学而时习之 附录 (一)乾隆关于编选《钦定四书文》的“圣谕” (二)应试文自叙(明)艾南英 (三)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康有为 后记(一) 后记(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