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游王庄
释义

游王庄的名称,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传说由灵帝刘宏的儿子刘辩和刘协到此所得。

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笃,少帝刘辩继位。外戚大将军何进欲剪除宦官势力,密招西凉太守董卓纵兵20万入京。宦官十常侍闻讯,先行诛杀何进,挟持14岁的少帝刘辩和其9岁的弟弟陈留王刘协欲逃河北,深夜至北邙山。混战厮杀中,小兄弟藏身草丛,借着流萤引路,来到岭下庄前。《三国演义》对此写道:庄主惊觉,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火起冲天。庄主慌忙往观,见二帝卧于草畔。问曰:“二少年谁家之子?”帝不敢应。陈留王指帝曰:“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庄主大惊,再拜曰:“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洛阳小儿歌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从此,邙山岭上的这个“崔毅庄”得名游王庄。今天的游王庄北侧,还有随后赶来的护驾官兵寻找少帝和陈留王的三找凹和接驾沟等地名。

游王庄横卧绵绵崇邙之中,南连古都洛阳,北达黄河古渡,历史上是连接华北和西南地区交通动脉上的重要村落。这里丘陵环绕,土地肥沃。图河在她面前发源,伏羲依照河中怪兽龙马背负的图纹画八卦,创造了最早的文字符号。春秋时期,孙阳(字伯乐)慕名来到水草丰美的图河源头挑选千里马,留下了伯乐相马的美谈。

唐代韩愈由东都前往河阳祭扫祖茔。他出洛城,越瀍水,登邙岭,来到游王庄,在这里结识了归隐附近石家庄的原黄州参军石洪。石洪满腹才学,罢职后深居十年不仕。河阳节度御史大夫乌重胤闻知聘其担任参谋。韩愈路过,适逢东都文友前来祝贺饯行。酒过三巡,每人吟六韵十二句诗相贺,韩愈欣然写下500字的序言《送石处士序》。他描写石洪:“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意思是说,石洪谈古论今,就像古代善于驾驭车马的王良和造父那样驾轻就熟、就像烛光秉照那样清楚明白、就像占卜问卦那样准确预见。

途经游王庄,韩愈结识了不少文友,也对北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兴趣,激起了这位文坛宗师的灵感。他由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原道》、《伯乐相马》、《师说》等著名篇章。

今天你来到游王庄,还能看到她周围的图河故道和伯乐选马的跑马道等遗迹,寻访到卦沟、负图、伯乐、马步、王良、师庄等古老的村庄,聆听到乡贤长者讲述不尽的历史传说。

洛阳北部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游王庄伴随着古城屡废屡兴。元末连年水患,大面积瘟疫和蝗灾,自然灾害激化了社会矛盾,激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出现了“兵戮河南,赤地千里”的悲惨局面。游王庄更是空有庄名留北邙,地废庄空无人烟。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采纳大臣奏议,由邻近的山西向中原地区空前大移民。

山西阳城县南15华里,名为祥野地的小山村。一张姓人家接连生育三个男婴。举家老小正为有人接续烟火而喜不自禁,丈夫却被官府抓丁,前往平息农民起义。眼看着儿子渐渐成人,妻子没有盼回元朝抓走的丈夫,却接到大明官府的移民号令:恩蒙上谕,招募晋民,附籍垦种,殷实中原。凡应募者,授田五十亩,三年不完粮税,各自创业垂留。条律规定:三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不得同迁一地,不得更姓易名。拒不应募者,强制迁徙,屯种荒泽。

张母如同晴天霹雳。在官府催逼下,她留下聪明伶俐的幼子侍奉公婆,亲率长次二子,领取凭照川资,翻山越岭入河南地面。次子附籍孟县城西45里北陈庄,张母偕长子渡过黄河,来到邙山腹地,附籍洛北25里游王庄。

这是洛北古道上的一片谷地。登岭四望,太行、王屋层峦叠嶂,中岳嵩山耸入云表,瀍水源头的宜苏山、洛城屏障的伊阙龙门隐约可见,伏羲画卦的图河源头、伯乐相马的跑马道尽收眼底。

张氏母子立家,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休养生息。数十年后家兴人旺,他们逐渐由瀍河与图河分水岭东侧,沿洛孟交界的邙岭南坡,向东垦种至图河西北岸,并将居住地迁移到张家老院东北3华里。历经500余年,形成今天的游王庄。

移居新村后,张家人口速增,开始向周围分迁。张氏族谱载,第七代分迁洛南50里银张寨,另支迁洛东15里张家衚衕。以后又有支派陆续分迁栾川叫河、嵩县潭头、孟津营庄、洛阳西北官家庄、洛阳南郊东岗、宜阳状元街等地。连康熙版族谱的总编张荣闾本人,也分迁洛阳新安交界的官家庄,今属孟津麻屯镇聂屯村大官庄自然村。清朝康乾年间,第11代张启星就近分迁游王庄东岭张家凹,其支派又先后由此分迁河南新安、甘肃定西三十里铺等地。目前,东岭张家凹张氏后裔500余人。

孟津县城东行4公里,远远看到游王庄的汽车站牌。水泥路从这里向东,横贯3华里长的村庄。庄内可见旧时宗族祠堂和蓝瓦青砖的临街老屋。庄内常驻的张氏家族已逾3000人口,更有珍贵文化遗迹,堪称北邙山罕见的古老大村。

唐末农民起义将领、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墓冢位于正街北侧的岭下。明朝分封洛阳的福王曾把游王庄作为其游猎的皇家园林,在朱温墓东侧建有郡马府,供郡主和郡马居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游王庄还有神道前的石羊、石猴等石刻和郡马府的匾额。村中儿童围着石雕嬉戏,爬上爬下磨得油光发亮。

庄内有两件大事为近现代称道:一是游王庄书会规模盛大;二是清朝末榜秀才张玉润创办游王庄完小享誉洛阳。

游王庄书会兴起于清康乾年间。村民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上坟祭祖,邀请说书艺人前来助兴,渐成风习。至道光年间,各地说书艺人纷至沓来,赴会谋生,书摊多达五六十家。他们三两人一班,架起扁鼓,打起月牙钢板,叮叮咚咚,边说边唱,故事曲折动人,一街两行热闹非凡。前来赶会的艺人被各地听众请去演唱,留在游王庄的则连续说唱到正月十六以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电影和电视兴起,游王庄书会逐渐消失。至今遇红白大事,偶尔还能听到苍凉悲壮的说书声。

张玉润,1884年生,幼年家贫,得乡贤资助上学,过目三遍成诵,传为神童。13岁应科举试,河南知府文悌出对:小秀才蓝衫拖地,张玉润答:大主考纱帽朝天。文悌再出:红栗园中青栗紫,张玉润对:黑叶树上绿叶黄。文地点其为秀才,奖十三经一套。1899年,15岁的张玉润应邀任教嵩县塾馆。1932年改该县“黑峪”为“合峪”,沿用至今。同年创办合峪龙山高等小学,以对联激励学子仇日雪耻:嵩岳钟灵伊水毓秀盼望桃李园中诸子能结正果,椒花献瑞梅岭报春回首山海关外同胞怎度新年。

1932年冬,张玉润返乡,被推为校长。他动员村民拆除东大庙,筹集砖瓦木料,建起两层14间教学楼。以每月20块银元的高薪,聘请魏际泰(后任洛师校长)、魏又青(后任洛阳县教育局长)等名师任教,学生达400余名,享誉洛阳。游王庄张继周曾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处长,闫凹村许识道曾任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书记,马步村王大用曾任交通部水运设计院院长,卦沟村康士珍曾任云南红河州委书记,都成为新中国的有用人才,其他各路英才难以统计。张玉润从教50余年,人称老校长,1974年卒于故里,享年91岁。

1954年,国家在洛阳发展工业,撤销洛阳县建制,游王庄随洛阳北部四个区划归孟津管辖,今称孟津县朝阳镇游王行政村。改革开放后,分迁各地的后裔纷纷到游王庄寻根祭祖。张氏族人续修家谱,整修祖茔,刻碑勒石,增建碑楼,上有联曰:“由山西迁河南同根情深一脉永贯垂千秋,发阳城锦洛孟宗支焕彩两地齐芳昭万代。”他们联络北陈同宗后裔,试图找到阳城祥野地,进而考证张氏族史。一行奔波数日,仅在阳城县南找到近似村名“相音底”。

如今,庄严肃穆的纪念碑矗立绵绵崇邙之中,仿佛诉说着游王庄张氏家族的悲欢离合。尽管寻根的步履与当年的迁徙同样艰难,各地后裔还是成群结队你来我往,600载阳光风雨从未泯灭他们执着的梦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