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气井工程 |
释义 | 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学科是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时在清华大学石油系基础上最早创建的学科之一,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后,1993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CNPC)评选为部级重点学科,“九五”期间是国家“211工程”石油大学重点建设的六个学科之一。1997年该学科所属的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通过山东省教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挂牌 “省级重点实验室”。2001年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验收,2002年经过国家教育部评审,被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油气井学科油气井,是人类勘探与开发地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必不可少的信息和物质通道。油气井工程,是围绕油气井的建设、测量与防护而实施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程,主要包括油气勘探开发钻井与完井工程、油气井测量与测试工程,以及油气井防护与修复工程等,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本环节。油气井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对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对地热、煤层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及对地球科学研究、环境检测与治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院校报考指南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油气井工程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石油大学 4★ 1 1 7 2 西南石油大学 3★ 1 1 7 3 东北石油大学 3★ 0 1 7 4 中国地质大学 3★ 0 0 7 5 长江大学 2★ 0 0 7 6 西安石油大学 2★ 0 0 7 7 燕山大学 0★ 0 0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教评价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学科经过新老几代人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经过“211工程”一期建设,油气井工程学科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且比较年轻化的学术队伍;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室和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十多项;取得了一大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奖励;培养了近20名博士,200名硕士,发表了3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20部专著或教材;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达到近1000万元。同时本学科也是国内该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或培训基地。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面,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油气井流体力学及高压射流技术。 主要研究井筒中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多相流体及高压射流的流动规律。通过在油气井筒内复杂流动条件下流体流动规律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洗井技术、射流技术、破岩技术、井控技术,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事故,减低生产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提高油井产能。该研究方向具有超高压射流实验系统,先进的 PIV高速射流实验测试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围压及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井筒,磨料射流实验装置等可进行各种射流实验研究和多相流流动规律研究的装备条件。 2、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有:地层基础参数预测与评价技术,破岩机理及破岩技术,井壁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和完井与油层改造过程的岩石力学问题。该研究方向具有高温高压三轴模拟试验架,高温高压岩石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模拟试验架,岩石声学测试装置,岩石微观测试系统等先进实验装备,而且有一个金刚石钻头研究室,具有金刚石钻头的先进研究手段和生产能力。 3、油气井信息与控制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油气井管柱力学研究,井下过程控制研究和地层信息采集与利用研究。综合应用基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柱在各种井眼(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的力学行为,为井眼轨迹控制、直井防斜打快、管柱的优化设计、合理使用及其寿命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方向建有大型管柱动力学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和井下钻柱受力实测装置,开展了防斜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形成了不同底部钻具组合防斜效果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技术及相关软件。建立了针对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钻柱进行摩阻计算、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分析模型及相关软件。开展了套管损坏与防治技术研究。 4、钻井液、完井液化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钻井液与完井液体系及处理剂的研制、配方与性能研究,井壁稳定化学力学耦合研究,油气层保护研究及钻井液胶体与界面化学性质研究等。该研究方向具有范90动滤失仪、胶体ZETA电位分析仪等先进测试仪器以及先进的钻井液模拟实验井筒等。 5、固井、完井工程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注水泥顶替效率、纤维水泥水泥浆体系研究,低密度流体在洗井、冲砂、压井及射孔等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水力压裂设计与评价技术研究,出砂机理与防砂技术研究。 二、研究队伍: 本学科共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1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导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者1人,获得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1人。 三、研究机构: 油气井工程系 金刚石钻头研究室 钻井液化学研究室 高压水射流研究中心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 1、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加长喷嘴牙轮钻头, 199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3、人造硬质材料钻头破岩机理及设计, 1996年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4、无荧光防塌降滤失剂PA-1及低伤害固砂稳定剂, 199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分层地应力剖面建立技术, 1998年山东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6、地应力测量技术及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7、地应力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情报一等奖 8、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9、高压旋转水射流处理近井地层增产增注研究,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屋脊失断块油藏和特稠油油藏侧钻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 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油气井工程作者: 胡湘炯 高德利 定价: ¥ 34.00 元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 ISBN: 7-80164-318-6/TE.044 开本: 32 开 类别: 石油化工 页数: 380 页 简介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阐述了国内外已成熟的基本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广泛结合近十多年在全国科技攻关中取得的新观点,新成果,以及在生产上已有显著成效的新技术。如对地层特性评估、油气井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和保护油气层屏蔽暂堵技术等,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因此它不同于其他已出版的有关专业书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无疑对油气井工程学科今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钻井工具设备 第三章 油气井优化设计 第四章 实钻地层特性评估方法 第五章 井眼稳定技术 第六章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第七章 保护油气层技术 第八章 油气井固井技术 第九章 完井工程 第十章 油气井测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