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达岭镇
释义

延庆县八达岭镇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城最南端,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批准建制的一座新兴城镇,面积96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人口7151人,其中农业人口6250人。

基本概述

八达岭镇辖1个社区(八达岭镇社区)、15个村委会(石峡村、帮水峪村、里炮村、外炮村、营城子村、东曹营村、大浮坨村、小浮坨村、程家窑村、岔道村、西拨子村、南元村、东沟村、石佛寺村、三堡村)。

八达岭镇位于延庆县东南部,八达岭长城脚下,距县城12千米,距北京市区德胜门60千米。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6220人(2007年)。辖八达岭镇社区,石峡、帮水峪、里炮、外炮、营城子、东曹营、大浮坨、小浮坨、程家窑、岔道、西拨子、南元、东沟、石佛寺、三堡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拔子村。

境内70%为山区,30%为平原和丘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在431米到1239米之间。京包铁路和110国道、八达岭高速公路过境。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石刻、詹天佑纪念馆、烈士陵园、烽火台、秦始皇宫、成吉思汗行营等百余个名胜古迹和游览景点。

八达岭地区四季分明,位于北京市上风上水,有“净气、净水、气候宜人”之美称。

历史沿革

1949年划为延庆二区,1953年置八达岭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改灯塔公社西拨子大队,1961年改西拨子公社,1983年置乡,1994年建八达岭镇。1996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大呼坨、小呼坨、东曹营、程家窑、里炮、外炮、营城子、西拨子、南园、南东沟、岔道、石佛寺、三堡、石峡、帮水峪15个行政村和八达岭镇居委会。

交通状况

八达岭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八达岭高速公路、京包铁路横亘其中;区内基础设施较完备,投资环境优良。

经济建设

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为八达岭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八达岭镇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工业、农业、房地产等产业。依托长城独特的品牌资源优势,八达岭镇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拥有了里炮红苹果度假村、岔道明清古城度假村和东沟迷彩军营度假村。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八达岭镇全程办事代理办公室,即“一门式服务大厅”,全程协助办理各项事务手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乡镇企业有运输、旅游、商贸、饮食服务等行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

交通状况

京包铁路和110国道、八达岭旅游公路过境。

如果有时间,想体验自助旅行的乐趣,可以选择骑车观长城,尤其在春季,是很不错也很经典的骑行郊游路线。前提是身体状况良好,推荐结伴前往。

推荐2日游,单程骑行耗时半天。

路线描述

平路占大部分,山路主要集中在南口到八达岭,居庸关附近的坡度出现陡坡,过陡部分可以考虑下车推上去,由于旅游区要格外注意游人和车辆。

沿途景致

坦克博物馆、居庸关、八达岭。

邮编

102102 [2008年代码]110229102:~200石峡村 ~201帮水峪村 ~202里炮村 ~203外炮村 ~204营城子村 ~205东曹营村 ~206大浮坨村 ~207小浮坨村 ~208程家窑村 ~209岔道村 ~210西拨子村 ~211南园村 ~212东沟村 ~213石佛寺村 ~214三堡村政府

旅游资源

境内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石刻、詹天佑纪念馆、烈士陵园、烽火台、秦始皇宫、成吉思汗行营等百余个名胜古迹和游览景点。最为著名的是八达岭长城。

旅游景点简介

八达岭位于北京西北60公里处,东经116°65’,北纬40°25’,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中的一个山口。明代《长安客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

八达岭这名,最早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叫“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向驻以重兵把守。八达岭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据《史记》记载和近年来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居庸”之名从何而来?是秦始皇筑长城,从南迁徙一批贫苦农民和囚徒,到军都山妫川小盆地定居,称为庸徒居处。汉武帝时,将妫川置居庸县(仿延庆)。《水经注》所记载的关址地形地貌和山水流势,与八达岭的地理环境相同。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八达岭长城在明朝重新修筑。

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城墙在军事上的重要,当了皇帝后,即“高筑墙”,设防备战,其时各州府县,也纷纷兴筑城池。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冯胜等率军在北方筑关制塞,修筑长城,加紧练兵屯田,以防元残余势力南侵。

1403年,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即位。1420年,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朱棣决心统一中国,先后五次御驾亲征,大军深入蒙古高原,最远到达现在苏联境内的鄂嫩河附近。(1488年以后),才开始进行浩大而全面的修筑长城工程。经过270年的漫长岁月,先后共有18次大规模的修筑工程终于建成一道高墙,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边,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以西的布隆吉,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现在还能看到的万里长城。明长城全长14600多华里,经过我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无论从工程技术水平和设防的严密程度,都是以前的长城无法比拟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连结于秦始皇时期,完善于明王朝。

明代万里长城,再不是单一的一道高墙,而是修筑成“层层布防”的纵深防御体系,重点地区还修筑了多道城墙、关隘。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筑了长城复线,山西设置的长城复线就有四条这多。在重要的交通军事要地,修筑多座关城和多道较短的墙,如雁门关的十里山谷,有28道石墙,可谓“寸土设障,步步为营”。

八达岭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位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之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而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到于历代皇亲贵族、文人墨客吟诵八达岭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最早留下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诗中写到“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至于在那些民族纷争、金戈铁马的岁月,八达岭上更是上演过一幕幕恢宏的史剧。而今,旧中国的苦难,两千年的历史诸侯争霸,朝代更迭的往事,都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长城十万里,文化五十年,时代赋予了八达岭长城以新的使命。它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万山之巅,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也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伟大品质和精神。它成为联系我国各族人民、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友谊纽带。它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同志提议修复八达岭长城,接待国内外游人。

清代以来,八达岭长城已日渐荒废。关城西边“北门锁钥”的城台,残毁过半;东边“居庸外镇”城墩摇摇欲坠;长城城墙的墙身、宇墙、垛口、墙台、敌楼等已是断壁残垣。国务院作出修复的决定后,有关部门立即行动,尔后又曾进行多次修缮。

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联合国接受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8月,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揭晓命名大会上(全国候选景点94个,回收有效选票48万张),八达岭因其景点著名,以37万张的绝对多票数,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八达岭长城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它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长城非好汉”。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一亿三千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光名胜景点中,实属罕见。八达岭长城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

八达岭长城,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正以古老而年轻的雄姿,迎接慕名而至、纷至沓来的天下游人。登过长城的人,莫不叹为观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