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幽栖寺 |
释义 | 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在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陶山,紧邻范蠡墓。近年来主持僧人在原地基柱础重建大雄宝殿。这里所指地基柱础,是指金代大定四年(1164年)重建幽栖寺后所形成的地基柱础。金代所建大雄宝殿,至1972年才完全塌废,当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还记得大殿的形式和规模。周围还有几根刻有金大定年号的石柱。在大殿的左前方立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所建钟楼。 重修幽栖寺大殿碑在乾隆年间进士、三权陕西巡抚、文学史家唐仲冕唐仲冕所著《岱览》一书中,也录有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重修幽栖寺大殿碑》的碑文,文曰:“……吾乡陶山幽栖寺,其来远矣。因陶主公昔尝隐其中,由是得名。其寺废兴,载於前记。其山号为冬天一福地。奇踪奇迹,编满岩谷。是宜灵仙神龙之所居。台洞池泉皆有仙圣之号。岁时水旱,乡人祈祷辄应。……寺宇制度甚古,往往土木朽腐,前人久欲更新而未果也。(金)大定四年惠沂上人主持事,观其室宇卑陋,辄欲更新。……” 唐贞观赵怀相造佛像记在寺院遗址,存有该寺最早的遗留文物《唐贞观赵怀相造佛像记》,其通高91厘米,宽56厘米,上部刻三佛像,下部文字有“……祖信,唐贞观元年三月七日,吏部授庐州孝感县尉,就毗百里,抚赞一同……扫辽城之障,以兹命赏……爰有佛弟子赵怀相、智灯、远照、觉镜、员明”云云。字迹残剥不全。它原在韦陀殿南墙下,今移存范蠡祠。其年月无考,以有贞观字,旧称为“贞观碑”。 尊胜陀罗尼经幢其次,是存有的唐广明二年(881年)《尊胜陀罗尼经幢》,其通高2.59米,有盖有座,俱缕花纹,幢身为八面体,刻文62行,每行93个字,共约5000多文字。沙门无垢撰文,紫盖虔禅正书。主要记载范蠡古迹和幽栖寺的历史,佛教在内地的流传经过、施主贾誊、樊亮等出资兴修殿堂和经幢的功德等内容,其中有“古寺由来久矣”,“此寺名传万古”,“诸王太后、宝位常在,辅相近臣,长资宠赐”和描写黄巢起义军“人马往来约百千万”等文字。为更好地保护文物,1979年此经幢移至泰安博物馆碑廊陈列。 在韦陀殿西山墙,有明隆庆四年(1570年)十三首文人游陶山诗句。东山墙有明万历五年(1577年)招讨司张继业同几位朋友,游陶山幽栖寺诗文碑刻: “陶朱栖循处,偶尔得登临,严然突峰石,静曲路幽深,入山不见寺,缥缈无踪寻。经过一里许,遥见藏危岑,忽闻钟声响,远迓二淄襟。崎岖朝阳路,蝙蝠在前?,竹林遗迹在,徒切仰高心,旋与传麓去,梵宇邃且深,泉从石窦出,恍忽疑鸣琴。东西两隅寺,范蠡旧时林,越王岂能害,种后竟成擒。岩中犹有冢,世换名存今,西施匿何所,五悖可能妊,自吴渡海至,安任忘山阴,夕阳笼返照,悼古伫沉吟,徐徐下山去,咯咯噪归禽。” 南京幽栖寺位于南京祖堂山南麓。南朝刘宋年间(459年)建,上亦因辛而名,称幽栖山,是牛首山的一个分支。唐代法师法融在此得道。法融乃佛教南宗第一祖师,后在此山人定,故将幽栖山改名为祖堂山。山上有芙蓉峰、天盘岭、拱北峰、西凤岭、伏虎洞、息泉、飞来石等诸景。 沿天盘岭西麓环绕而上,行不到1公里,便达幽栖寺。进门有一大殿,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所建。殿后有古树一株,树旁石窟乃法融禅师修道和入定的地方——祖师洞。 出洞沿西岭而上是一片竹海,沿着小道可到西峰岭。小径4处是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的花岩寺,当年夺中有岩洞楼阁,如芙蓉阁、小星样、归云亭、翠蔽房、澄江台、大观堂、滴翠轩等,后都毁于兵火。 花岩寺,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献花岩,在明朝,花岩寺隶属于南京大报恩寺的中刹。寺庙“盖覆盘据,甚得构山之宜”。历来观游至此者,以其备具幽寂显敞之妙,题咏颇盛。唯花岩寺初创及与之相涉的史事,史籍记载则未称详备。 成化年间(1465-1487),黔国公家臣何礼、何问等人为僧古道捐资兴建花岩寺,明宪宗朱见深敕赐寺额。 花岩寺位于祖堂山献花岩附近。自唐至元,这一带均为僧舍。成化年间,有山东僧名古道来到献花岩下,禅坐数年不动。黔国公家臣何礼、何问等人见而异之,遂捐资建寺。 寺僧披荆斩棘,开山辟石,“因高为台,缘曲为梯,悬虚以为楼阁,挹旷以为轩槛”。寺内因形随势,松桧掩映,颇具规模,在明代南京寺庙中列属中刹,计占公田286.79亩。 花岩寺环境幽雅,建筑壮观,岩泉、亭阁交相辉映,前为山门,门北向朱垣。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沿石阶数级而上,天王殿,殿后有大悲殿,又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所建碑亭,其它建筑和景观还有白殿堂、选佛场、香积厨,东退居、翠徽房、宿星房、大观亭、芙蓉阁、大观堂、息息所、延爽轩、耸翠亭、归云亭、中峰亭、息泉、净香泉、太白泉、长庚池、息台、小憩台、玉板台、大观台、瞰云台、澄江台、芸台、菩提台、待月台、补纳台等。寺内金函中珍藏有作为释迦摩尼象征的佛齿与佛骨,相传来自云南西域之僧,花岩寺由此兴盛一时。陈沂《献花岩志》载:“由是献花岩之名,大盛于牛头山。” 花岩寺建成后,未及铸造寺钟,何礼、何问又与信官何铭、何成、李庆、南京西城兵马指挥王双、副指挥申甫以及花岩寺僧众等于南京城西上新河两岸募缘铸造铜钟一口。此钟现已移至牛首山弘觉寺塔左,并建钟亭展示。值得一提的还有,民国年间,朱偰《金陵古迹图考》在介绍祖堂山的幽栖寺和花岩寺时,说:“又寺东下里许有碑,隐丛木中,述郑和下西洋及乌斯藏取经事,盖花岩寺碑也。”此碑今不知所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