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加线 |
释义 | 永加线 东起福建省永安市区,西到该市安砂镇加福村。全长31公里。共有车站5个。 永嘉支线位于福建省永安县境内,先后分两段修建。第一段为益(口)坑(边)段。原为永安水泥厂专用线,修建于1958年12月,由鹰厦线益口站K403+457处出岔,至永安水泥厂前坑边站约6公里,至厂区长7.371公里,厂区尚有站线4.939公里,合计12.311公里。第二段为坑(边)嘉(福)段,由水泥厂专用线的坑边站,继续向西延伸,出站后以坑边隧道穿过黑风洞垭口,经村尾、曹远,跨过九龙溪、然后沿九龙溪南岸上溯,经斑竹坑、峰海、外墘隧道至嘉福矿区,全长22.121公里,设有坑边、峰海、嘉福3个车站。永嘉支线正线全长27.839公里,建筑长度28.023公里,运营长度33公里。1970年,福建省决定修建永嘉支线,要求对益坑段线路进行改建,1972年由南昌铁路局永安工程段负责施工。1975年10月,永嘉支线坑嘉段竣工前又继续改建,于1989年3月全部竣工。 (一)设计与标准 该线分两段修建,其勘测设计也分两段分别进行。 1.益(口)坑(边)段 原为永安水泥厂专用线。1958年由铁四院勘测设计,按Ⅲ级专用线修建,最大限制坡度17‰,最小曲线半径200米,机车类型解放1型蒸汽机车,牵引定数1250吨,限制速度25公里/小时。1970年,福建省为开发永安地区资源,解决煤炭外运问题,决定修建永嘉支线,考虑到益坑段水泥厂专用线标准太低不能满足运输需要,于是决定对益坑段线路进行改建。改建工程由南昌铁路局福州设计队负责设计,1972年提出施工设计,主要内容为改建正线,限制坡度由17‰降为12‰;改善8处小半径曲线,由半径200米提高为半径300米;改扩建坑边车站,由3股道增加为4股道,有效长延长为550米;改扩建益口车站,由3股道改为6股道,有效长延长为650米。 2.坑(边)嘉(福)段 根据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修建永嘉支线的决定和南昌铁路局的指示,南昌铁路局第一工程团福州勘测设计队于1970年10月下旬开始进行坑嘉段现场设计。当时采取以工人为主体的由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设计组,在现场边勘测、边设计。由于沿线地形起伏,山高林密,地质条件复杂,地质钻探工作做得极少。 主要技术标准及设备: ①线路等极:Ⅱ级,单线。 ②限制坡度:12‰,最小坡段长250米,困难地段长200米。 ③最小曲线半径:300米。竖曲线半径10000米。 ④路基宽度:土质路堤6.4米,土质路堑6.2米。 石质路堤5.5米,石质路堑5.3米。 ⑤钢轨类型:P-43。 ⑥枕木类型:Ⅰ类油枕60%,Ⅱ类油枕40%,坑边隧道内铺钢筋混凝土枕。 ⑦道床:碎石道碴0.30米厚,石质路基及站线道碴0.25米厚。 ⑧桥梁载重等级:中-22。 ⑨桥涵洪水周期:桥100年、涵50年。 ⑩隧道净空限界:隧限-2甲。 (11)牵引机车类型:蒸汽机车,近期建设型,远期前进型。 (12)牵引定数:1500吨。 (13)机车交路:配属永安机务段,嘉福设折返点。 (14)输送能力:500万吨/年。 (15)到发线有效长:550米。 (16)通信:全长32.64公里,其中益口—“201”通信所5.2公里为电缆,益口—嘉福27.44公里为二铝四铁,嘉福设通信工区。 (17)信号:色灯电锁器联锁,继电半自动,坑边设信号工区。 (18)给水:嘉福设给水所,坑边设补水站。 (19)坑边、峰海、嘉福3站均有电力设备及照明,嘉福站有发电设备,曹远站工区房有照明线路。 (二)施 工 1.益坑段 该段由铁道兵8511部队负责施工,1958年12月开始动工修建,全线共有路基土石方71万立方米,其中填方约28万立方米,挖方约43万立方米,中桥2座109.6延长米,涵管17座315.2延长米,最大限坡17‰,最小曲线半径200米。1960年5月14日竣工。改建工程于1972年由南昌铁路局永安工程段负责施工,施工范围仅1公里左右,至1号中桥时因投资紧缩而暂停施工。1975年10月,永嘉支线坑嘉段竣工前又继续改建,由福州铁路工程总公司第一工程段、福州电务工程队继续担任施工,参加施工人数150~160人左右。整个工程为改建正线,限制坡度降为12‰,提高曲线小半径为300米,改、扩建坑边和益口站,增加股道和站线有效长度,总投资为1043.254万元。由于投资不足,设计多变,征地拆迁延误等因素,改建工程至1989年3月全部竣工。 2.坑嘉段 1971年1月,福建省成立永嘉铁路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永嘉支线的建设和施工。坑嘉段重点工程浦头九龙溪大桥(长242.11米,9孔23.8米预应力桥梁)于1971年2月18日动工。该段路基桥涵等工程亦于同年9月开始全面施工。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四师负责桥梁、隧道施工,省交通管理局第一工程处和工程大队负责施工外昺隧道及房建、给排水、电力等,莆田、晋江两地区民工团负责路基、涵洞,南昌铁路第一工程段和福州电务工程队负责施工铺轨架桥、通信信号。施工人数最多时曾达到25000余人。1972年9月底,路基土石方、桥梁墩台、涵管工程等全部完成,建筑民工大部分退场,转入整治病害施工。坑边隧道(长956.5米)于1972年打通。外昺隧道(长300米)于1973年1月完工。1973年,房建、给水、电力、通信等站后配备工程相继施工,同时又对全线的路基病害进行一次普查和整治(线路病害整治历时7年半,至1980年才整治好,花费整治病害投资900余万元)。1974年9月,开始铺轨架梁,由于当时尚有部分桥梁的梁片吊装未完工及少数病害工点尚在整治,影响铺轨的顺利进行,使铺架工程时断时续,直到1975年12月全线铺轨架梁才完成。通信工程于1974年11月开工,1976年初完工;信号工程和站后工程相继于1976年内完工。永嘉支线坑嘉段总投资为3636.82万元。 (三)验 收 1.益坑段 1958年12月开始动工修建,1960年5月14日竣工,1960年6月11日经验收检查,质量总评优良,同意交付使用,并委托福州铁路局代管运营。 2.坑嘉段 1971年2月开始动工修建,1976年全面竣工。同年5月,由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主持,组织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分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永嘉铁路工程指挥部等单位,共同组成永嘉铁路验收交接委员会,对永嘉支线进行检查验收,一致认为全线工程质量基本符合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同意工程质量总评价为质量良好,并决定于1976年7月1日由南昌铁路局福州分局接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