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安县 |
释义 | 永安别名“燕城”,永安县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上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 大约界于东经116°56'- 117°47',北纬25°33'- 26°12',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清流,南毗漳平、龙岩,北接三元、明溪。 简介市中心距三明市区50公里,离福州340公里,到厦门360公里。永安是闽西北交通枢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是闽西北与闽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中转、集散地,鹰厦铁路、205国道、305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在建的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永安至漳州高速公路途经我市,并形成枢纽互通。 历史永安古名浮流,分属沙县、尤溪县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县治,直到整个清朝,均属南平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永安属北路道(1914年改称建安道);民国13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制,永安属省政府领导;民国21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将福建划为闽海、光泉、延建、龙汀四省,永安属延建省;民国23年起国民党政府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永安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长汀);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所在地南平),民国31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龙岩);民国35年至38年,永安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许多 名噪一时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永安成为当时东南文化名城之一。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属永安专区,为行署所在地,1956年永安专区撤销后,隶属龙岩专区,1962年划归三明专区(现为三明市)。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安撤县设市,仍隶属三明市。土地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 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永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点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3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林木蓄积量22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毛竹面积71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占有3.9亩,居全省第一位。林木生长迅速,成林周期较短,有林地森林每亩年均生长量比北方林木生长速度高出近二倍,每亩平均蓄积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树木种类繁多,材性用途广泛,有木本植物514种、竹类28种,其中属国家、省珍稀树种有银杏、铁杉、油杉、含笑等,特别是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生长着萼树、香果树、百日青、穗花杉等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和省内珍稀树种,还有华南虎、金钱豹、蟒蛇等20多种珍稀动物,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研究开发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造林更新极具科研价值。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肥沃富饶。全市土地面积441.1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68.97万亩,占总面积83.6%,耕地28.12万亩,占6.37%,水域6.86万亩,占1.56%,道路、石山及其它用地37.22万亩,占8.47%,人均占有耕地0.88亩。广袤的林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生林地,全市已消灭了宜林荒山,林地土壤肥力89.7%为红壤,有机含量6.01%,含氮量0.21%,速效磷平均含量6.15ppm,速效钾平均含量120ppm,土壤湿润,土层深厚,潜在肥力高,宜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和珍贵树种。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颇具特色。现已发现的矿种有41种,无烟煤、石灰石、重晶石、水泥粘土为优势矿种,其中石灰石4.6亿吨,无烟煤2.67亿吨,储量均居全省前茅,重晶石1899.31万吨,列全国第3位。总的特点是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良,开采条件好,有明显区域性。 水力资源水力资源潜力极大。境内水资源总量达9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0.98万立方米,为福建省人均占有量的2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34.6万KW,已开发19.6万KW,正在开发4.5万KW。全市水、火电装机总量57.6万KW,年发电总量从1983年的12.88亿KWH提高到1998年的25.94亿KWH,其中农村小水电212处,258台,装机总容量26190KW,年发电总量从1983年的9060.8万KWH提高到1998年的3.3亿KWH,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双列全国第一。境内发现温泉出露点7处,大多为低矿化淡水,无色无味,水质优,温度高,泉脉广,易开采,兼有饮用、淋浴治病及保护鱼苗越冬和饲养温水鱼之功效。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永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4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鳞隐石林,堪称"天然生物种质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被称为"闽中瑰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槐南安贞堡,上坪的竹海,国家地质公园,贡川古城等许多景点。 同名永安县一、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分乌程县余不乡置永安县。 属吴兴郡。晋太康元年(280年),以平阳郡有永安县,改永安县为永康。300年惠帝以年号故改名武康县。仍 属吴兴郡。故治在今浙江德清县武康前溪北面。 同年,刘备改鱼腹县为永安县,属巴东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复名鱼腹县。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二、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从隰城县分出设立永安县,县治在今山西孝义市旧城。孝昌年间,汾州山胡刘蠡升趁乱称天子。永安县被“胡贼所破”,县治所被迫迁至今临汾市北。属西河郡。齐周仍称永安,隋开皇初改为西河县。 三、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分介休地置,故治在今山西灵石东古绵上地区。属西河郡。北周属介休郡。隋开皇三年(583)属汾州。十年(590),改永安县为灵石县。 四、唐武德四年置,位今阜阳市区西南70公里汝水北岸(今属阜阳市永集附近),为美词,属信州。六年,改属颍州,撤入汝阴县。 五,吴越宝正五年(930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为永安,仰祈永保平安。即今浙江仙居市. 属台州.宋真宗赵恒皇帝于1007年4月30日,诏改县名为仙居. 六、宋代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村。所辖范围相当于今巩义市孝义、芝田、北山口、回郭、西村及偃师山化等乡镇。北宋景德四年(1007)割巩县西部地置,以宋朝皇陵永安陵名为县名,以奉陵寝。初属河南府,政和三年(111 3)改为永安军,直属京师禁军,金贞元元年(1153)改为芝田县。 七、明隆庆三年(1569年)归善、长乐两县地分置永安县,属惠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 八,东汉阳嘉三年(134) 改彘县名永安县,属河东郡。晋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并入禽昌县。故治在今山西霍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