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咏春拳小念头拳谱
释义

咏春拳概述

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 种说法:一说是福建 永春县严三娘 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满清入关时剿灭少林,少林高僧五枚师太逃至福建,将这套少林嫡传拳法授予严永春。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徒手套路小稔头、寻桥和标指,以及木人桩法一套,难度和攻击力逐渐增强。另有器械流传,即六点半棍法和八斩刀。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主要手法有摊手、伏手、搒手、爆排掌、沉桥、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 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连消带打,攻守兼备。

概况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咏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

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可以说,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叶问的十大弟子分别是张学健、何金铬、招允、卢文锦、黄淳梁、王乔、伦佳、梁挺、李小龙、徐尚田。现分布于世界各地。咏春拳拳谱

1.预备式

双脚靠合立正,两手垂於两腿侧,眼向前望,舌顶上颚。

2. 立正抱拳

依循上式,两手从双腿侧提起至胸侧,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双臂稍微用力向後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马

依循上式,两膝微曲,双脚掌向左右分开(以45度先分开两脚尖,後分开两脚跟,脚掌贴著地面,不可离地),挺胸收腹,收起臀部,臀部不可向後突出。

4. 下交叉耕手

依循上式,双拳变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

5. 上交叉摊手

依循上式,上臂不动,曲肘将两前臂提起,并保持交叉之势,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内。

6. 收拳

依循上式,双掌握拳,一起收回胸侧,两臂微用力向後拉,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7.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左拳移至胸部中线,尾指向下,拳头与胸口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向前直线冲出,至手臂伸尽时,左拳摊开向前穿,掌心向天,左掌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左拳收回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8. 右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右拳移至胸部中线,尾指向下,拳头与胸口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向前直线冲出,至手臂伸尽时,右拳摊开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右拳收回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9.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掌心向天,放松手腕,贴著胸侧,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伸出,伸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稍停,左掌以腕为轴作一内圈手成护手(指尖向天,掌心向右),将左护手以肘底力慢慢回收於胸前 (护手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

10. 左三伏手

依循上式,放松左护手手腕成伏手,手背向外,掌指向右,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推出,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稍停,左伏手以腕为轴作一内圈手成护手,将左护手以肘底力慢慢回收於胸前。上述动作做三次。

11. 左横掌

依循上式,将胸前左护手横推向右与肩齐,再收回胸前

12. 左正掌

依循上式,左掌依中线向前推出,

13.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9─13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14. 正身左按掌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沿身侧下按,掌心向地。

15. 正身右按掌

依循上式,右拳变掌沿身侧下按,掌心向地。

16. 正身後双按掌

依循上式,将双手提起至腰後,掌背贴腰,双掌往後撑,掌心斜向地。

17. 正身前双按掌

依循上式,将双手提起至身前腹部,掌心斜向地,双掌往前斜向下撑,掌心斜向地。

18. 正身双拦手

依循上式,双掌向内回收(使上臂和前臂屈曲成90度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地,左掌在右肘上,右掌置於左肘下。

19. 左右分掌

依循上式,双掌向左右同时打横分开,掌心向地。分开後两臂与身体成一直线,双掌随即向内回收成双拦手,右掌置於左肘上,左掌停於右肘下,掌心向地。

20. 正身双抌手

依循上式,双掌由上往下切,掌心互对,双手置於胸部中线位置。

21. 正身双窒手

依循上式,双掌向内翻,掌背向天,翻掌时用肘底力将双手微向後收,手肘与胸部须保持一拳。

22. 正身双标指

依循上式,双掌向前标出直插喉部,掌心向地。

23. 正身双按掌

依循上式,双掌向下按,与腹部齐,掌心斜向地。

24. 正身双顶手

依循上式,曲腕以手腕背向上顶,高及喉部,掌指向地。

25. 收拳

依循上式,双掌变拳随即收回胸侧。

26. 左横掌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横推向右与肩齐,掌心向右。

27. 左镰手

依循上式,左掌曲腕,掌指向地,手背向外,以弧形经胸前向左方扫去,停於左胸侧,掌指向左,掌心向右。

28. 左铲颈手

依循上式,左掌向前方直撑出,高及喉部,掌指向左,掌心斜向前。

29.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高及喉部,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26─29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30.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掌心向地,放松手腕,贴著胸侧,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伸出,伸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将左掌向外翻成摊手,掌心向天。

31. 左耕手

依循上式,左掌以斜线往左下方下格成左耕手,手背向外,再将左掌由内而外向上转成摊手,掌心向天及取中线。

32. 左圈打

依循上式,左摊手手掌向内圈至掌指向左,掌心斜向外,左掌继续向前撑打,高及喉部。

33.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30─33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完成後再重复 30─33 动作,先做左手後做右手,即先後练习。

34. 左膀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放松手腕,左肘向前上提以弧形抛出,掌心向外,抛出後,上臂与前臂微曲成60度,左手腕在中线位。

35.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肘向内回卷成摊手,掌心向天,放松手腕及取中线。

36. 左底掌

依循上式,左掌向外曲腕,掌心向外,掌指向地,再将左臂向前往上托出,高及喉部。

37.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後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34─37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38. 左脱手

依循上式,左掌往中线下方下格成耕手,手背向外,下格时左掌以斜线向中线下方标出,同时将右拳变掌,掌心向天,轻贴於左肘上,再将右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左前臂往下削,右掌下削至左手腕时,左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後将左臂往後收,再将左掌轻贴於右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39. 右脱手

依循上式,将左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右前臂往下削,左掌下削至右手腕时,右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後将右臂往後收,再将右掌轻贴於左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停。

40. 左脱手

依循上式,将右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左前臂往下削,右掌下削至左手腕时,左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後将左臂往後收,再将左掌轻贴於右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1.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左掌变拳依中线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右掌亦同时变拳回收於胸前中线,靠左肘部,尾指向下,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2. 右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右拳沿左前臂桥面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左拳亦同时回收於胸前中线,靠右肘部,尾指向下,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3.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左拳沿右前臂桥面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右拳亦同时回收於右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4. 立正收式

依循上式,将左拳收回胸侧,双脚靠合立正收式。

小念头对拆

古劳咏春拳伏虎手是一种取力点之技法,与太极拳之掤、捋、挤、按一样,在实作中灵变而用。下面仅介绍本门掌法的正面直出直入伏虎直攻对拆法。

掌法的伏虎直攻,本门多以长桥长手而用,有摊、摄、闸、拖(扣)、勾、擒等法,发力进攻有撑劲和寸劲。实作对拆中,双方各守中线,把桥手尽量伸出,意、气、神,手、身、步合一,“迎面追中”,双掌始终对着对方中线发撑、寸之劲。四手(掌)不空,以掌伏缠对方来手,一旦得势,即以连环掌击之,此为以长制短之直取法,是一种高级的战术。以我之长劲紧追其中线,发撑、寸之力,可令对方失重受挫。能攻其失重就无需回手伏制,只需穷追猛打便是,故使对方失重是目的、是战机,至于用掌、用指、用肘,可视情况而定。而对拆中的伏虎是确保撑、寸劲使对方失重的关键。其一,无论以何种打法而使其失重再击之,必须要有上、中、下三路的严密控制,不管是实作中的接手和甩手都能控伏之。其二,控伏之手不是简单的挡格,而是通过伏虎对拆,在极近的距离内以皮肤意感阻缠,知其力点,顺势发起进攻,灵变而用,其目的也是先使对方有失重感再击之或放之,或借我顺人背之机进击。一句话:非简单直出直入之伏击,应根据对方实力而定。其三,伏虎本身是一种取力点变化打法,能知其力点变化则是反攻最好的时机,功深者,只要能触对方的皮肤或衣物,则可知对方力点变化,而有感皆应。其四,经过伏虎对拆法,可以练就伏虎技法的劲力和桥、掌之内劲,使内实外松,全身内气连绵不断,能软能硬,无物可施。伏虎技法是一种意感灵变技法,用力如太极之随机应变。其五,经过不懈的伏虎对拆,能使身步重心笃实,气顺而不喘,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光靠表面的伏虎动作是不够的,必须要具备阻缠接手之“伏 ”之劲,才能灵变而动。伏 之劲来自手桥手掌之笃实内劲和身步重心的笃实,这种功力可从伏虎直攻“实斗”对拆中求得,是功技合练的妙法。伏虎长桥长手的直攻以功力为帅、技法为母,两者合一方能作用。

何祥耀先生所学的咏春拳师承于其祖师郭宝全(郭宝全与梁赞是同代异师兄弟),与笔者分属第四、第五代传人。何是我所遇到的功力最深的咏春拳高手,他的桥手劲力在圈缠作用下,做到压不动、拖不着,长桥手的寸、撑之劲足以管制住对方的来势而令对方失重受击。与他较技时,我只有防缠之势,却无变化之力,原因是他的功底太深了,他虽不能制我,但令我十分被动(我只是断续地拜师学习了五年时间,其余时间则迷于研究和教徒)。他对我说,师傅只教他小念头和长桥长手直攻对拆,自己八九年来不停对练,并四处寻高手较技几十次,从未输过。后来他成了我的知己,有空便来找我研究拳术、医术,还送了他那一门咏春拳的拳谱给我。我认真研阅后发现,这本拳谱中的技法、理法、练法与本门十分相似,整本拳谱有二十余个散手动作、小念头对拆法及高级长桥黏手对拆法,主练直出直入之正面长桥手“抢攻”。这种以桥代掌的留制,微动于一出一入的千变万化之中,充分发挥“长能制短”作用,与本门各种长桥长手的直攻伏虎打法是一样的,不同的可能是古劳咏春拳擅走势和擅发左右横力。我问何祥耀先生:“身材高大或手掌宽大肉厚者多天生力大,而你的手掌如女子般光滑尖细,你现在的功力一定是后天所练。”他点头笑着说:“的确是通过黏桥对拆练出来的内劲,是用整整八九年拆练浸泡出来的。”故古劳咏春拳之伏虎对拆法是小念头拆法的延伸,是技与力的反复修炼而成,是从“留”至“送”的直接过渡,是由跟制发展到抢攻的演变,也是令敌失重、以快攻取力点的高级打法。所以本门小念头的对拆是此法的根基,其主练“来留去送”的手法,通过严密控制对方上、中、下三路来势,才能知其力点、方向变化,以伏虎攻势借力借势击(放)之。功深者以失重快打更为直截了当,举手可败敌(佛山咏春之长桥长手正面直出直入多用此法)。本门也有这种长桥手直攻的手法,但主张以巧力而胜,视具体情况而用,做到保中用中、占据主动、避实击虚、借势攻势、借力打力、引进落空、招招在前。所以对拆时间较长,约三年后才知其用,七八年功技始有大成。

20世纪80年代初,我随赵赴继师傅到广州陈兆全师叔处练拆小念头(当时我刚学完小念头拆法)。兆全师叔以右手搭上我右手掌背,即对我说:“你还没有黏随之内劲。”我心中不解,欲把手向后缩,左手速制其手桥中节,不料兆全叔摄手变闸手,微转身以闸手斜向后下方一压,左手轻拍我左肩。我只觉重心忽失,身体前冲,他又乍变摄手,把我拉回原地,其动作之快,我只感到他的摄掌如磁石一样控制着我,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兆全叔对我说:“伏虎之手在于意劲,粘着你的手如控制着你的心,使你不战自寒。完全是你自己撞击过来的力,我只顺势微发力,你就跌了。若我真发力,你一定跌得更重!”可见兆全师叔通过二十余年对拆,技力已达炉火纯青!兆全师叔要我练功时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先专心习练小念头拆法,思想要投入,从中体会意控能力,功到自然成。从此,我静心苦练,终悟得伏虎灵变的心法。

笔者认为,小念头拆法之来留去送,是咏春拳习者必经之路,且适应个矮体弱的人运用。当小念头之劲力、技法有实作能力后,则应转入本门“你上我下,你下我上”的对拆法,即长桥长手的顾打合一之法(小念头来留去送是间接打法,也是中桥短手打法)。两者功成后,才可进入直接进攻的长桥长手失重伏虎打法(高接低攀打法)。故小念头对拆与伏虎直攻是习练对拆的必经之路,望习者领悟。

伏虎手可用于掌、桥、膀、肘等法上。手掌伏虎直出直入进攻的正面打法,必须要具备浑圆的内劲和外抗能力。实战中,即使是有伏虎手严密管制和以长取中的舍远求近打法,亦难免百密一疏,且不一定很快适应对方的路数,故应在伏虎对拆中加入它法而练,以适应各种打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