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咏草
释义

名为《咏草》的诗句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北宋诗人俞紫芝写的七言律诗。这首诗虽然名为咏草,但实际上并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加上各种联想,给人以回味。

作品名称:咏草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处:《宋诗鉴赏辞典》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俞紫芝

基本信息

【名称】《咏草》

【年代】北宋

【作者】俞紫芝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咏草

满目芊芊野渡头①,不知若个解忘忧②?

细随绿水侵离馆③,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④,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⑤,买断金钗十二愁⑥。

作品注释

①芊芊,草茂盛的样子。

②若个,哪个。

③离馆,别墅。

④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赵王伦派孙秀抄其家而杀之,夺其爱妾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身亡。

⑤王孙,古代贵族的别称。

⑥金钗十二,指美女。

作品简析

这首诗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这一境界,诗人提出不知谁懂得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似乎没回答,其实不用回答,就是“草”。

颔联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这两句写得好,“绿水”和“斜阳”,不但更具体,而且更富鲜明的形象;“随”和“带”这两个动词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拟人的韵味,更富动感。

颈联逆转,赋予“草”以异样的情味: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石头城下“但寒烟衰草凝绿”,是否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草”则有“国破家亡欲何之”的无穷惆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国,却不能重生再造。

尾联结情。诗人怅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遥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绝代佳人绿珠早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不由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人还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是统统都可以抛弃的。想到这,诗人的心渐渐平静了。

作者简介

俞紫芝

(?~1086)宋代诗人。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俞紫芝与其弟俞子中(字清老)从游,颇得赏识。王安石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王安石曾比之为“初日红蕖碧水流”,与陶渊明、谢灵运同流。据说他的诗初时不大为人所知,后来王安石把他的诗句“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