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雍正传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第8版 (1985年9月1日)精装:610页 定价:29.70元 开本:32开 ISBN:9787010004839 条形码:9787010004839 商品尺寸: 20.3 x 14 x 2.5 cm 商品重量: 522 g ASIN:B0011A52BK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首部雍正评传,全面系统地评述了清朝雍正帝的生平政绩,试图通过研究雍正来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历史。作者认为,雍正帝敢于“振数百年颓风”,革旧除弊,是清朝“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应该肯定的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并为过往对维正帝不够中肯的评论和诬枉作了辨析,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编辑推荐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皇帝一直是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利的代表,了解皇帝的生平事迹对于熟悉和研究封建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雍正传》是国内首部雍正评传,全面系统地评述了清朝雍正帝的生平政绩,试图通过研究雍正来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历史。本书以全新的观念考察了清代的这段历史,具有学术与娱乐双重价值。 媒体推荐序言 雍正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的暴君,又是有着重大事迹的帝王。作者在检阅了有关他的大部分资料之后,认为他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可以肯定的历史人物,因而觉得过往的评论不够中肯,诬罔较多,想为他有所辨白,这是写作本书的第一个目的。第二,作好历史人物的评论,要避免概念化的毛病,“千人一面”,则不是成功的研究。对历史人物所特有的东西,如他具有怎样的秉赋,有什么样的信念,爱憎如何,性格又是怎样的,要作必要的考察,否则难于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雍正具有鲜明个性,而且充分表现出来了,对他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阐明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笔者就是想作这方面的尝试。第三,历史人物的个人意志来源于他所在社会的现实,并在那种情况下对社会发生影响,因而要想了解它的产生和作用,就不能离开诞育它的特定的社会条件,恩格斯要求人们重视个人“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要注意“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把个人放到时代社会中考察,既可以阐明个人的历史地位,还可以揭示那个社会的发展状况。这就是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笔名奢想,通过雍正史的研讨,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说明它的状况和特点,探索中国封建社会进程中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 为了把这些设想表述出来,采取这样一些写作方法: 较多采摘历史资料,加以排比胪列,用资料表现雍正和他的时代。根据资料,笔者作简要的分析。这种评论也许是不确切的,甚而是错误的,但读者若能通过那些资料作出自己的判断,笔者就感到欣慰了。本书为较多容纳材料,可能做的不恰当,让大段引文,使篇幅繁冗,还有一些考证,令人读之如同嚼蜡。凡属缺陷,应当改正,而致此之由,则在于想用资料说话。 本书不仅包括主人公雍正的历史资料和叙述,还包含他生平事迹以外的、他那个时期的制度、事件、人物的材料和叙述,换句话说是以他为中心,凡和他的活动有联系的事物,尽可能地给予说明,以期达到透过雍正观察他的时代的目的。 对雍正的思想、才能,性格,作风,企图有所揭示,惟是做的非常不够。 写人物传记,要考虑人的自然法则,即青少年、中年,老年的不同时期,还要考虑某个特定人物的历史特点。具体到雍正,皇子时代四十五年,做皇帝十三年,他所接触和处理的事务是多方面的,可以和应该描绘的,不象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那样单纯,要把他的复杂的历史面貌表现出来,就要将他生命演进与生平事迹两方面结合起来,划分他的历史阶段,认清他的主要事迹,作有秩序的,分类的叙述。因此将雍正史分为两大阶段,五大部分,十六个方面进行交待,即第一章,皇子时代的雍正,是他的前半生的历史,也是雍正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本书第二至十一章,是雍正明位后的重要政治活动,也即雍正朝的重大政事;第三部分,为本书的第十二至十四章,他的为人、作风;第四部分,第十五章,他的死亡和遗政;第五部分,最后一章(第十六章),总结他的一生和时代,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本书名称,若以写作的内容来定,可以叫做《雍正及其时代》;若从本书夹叙夹议的写法,也可取名《雍正评传》;或者还可拟用其他的名字。为名实相副,为从简、从俗,取了现在书名——《雍正传》。 作者简介冯尔康,1934年4月生于江苏仪征,1948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二中、十一中,1955年进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后留校认助教,旋转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生,毕业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迄与今。教学上讲授中国古代史、明清史、中国社会史方向的课程,并指导研究生、博士生学习。教学的同时,从事史学研究,撰著《雍正传》、《清史史料学》,并与友人合作撰写、编辑学术书籍,共30余种,另撰述文章150篇。兼任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目录序言 第一章 储位斗争的胜利者 第一节 侍从康熙巡幸四方 第二节 八面玲珑,初试锋芒 第三节 夺取储位的全面计划和活动 第四节 康熙之死和胤禛的嗣位 第五节 简论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禛的争位活动 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继位前后社会矛盾概述 第二节 “振数百年颓风”的革新思想 第三章 迭兴阿、塞、年、隆诸狱 第一节 分化瓦解胤禩、胤禵集团 第二节 年羹尧、隆科多与雍正初政 第三节 胤禩集团收拾净尽 第四章 改革赋役,整顿吏治 第一节 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 第二节 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第三节 士民一体当差 第四节 实行益贫捐富利国的丁归田粮制度 第五节 汇追与首隐 第六节 钱法和铜禁 第五章 实行重农抑末的政策 第一节 种种重农措施及其弊病 第二节 严禁开矿和滇铜的生产 第六章 围绕士人的矛盾和政治斗争 第一节 李绂与田文镜互参案,打击“科甲朋党” 第二节 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 第三节 文字之祸的蔓延 第七章 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台省合一”和观风整俗的设置 第二节 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 第三节 设立军机处与皇帝综理庶务 第四节 改定律令 第五节 升府州和更定地方官缺 第八章 改革旗务和处理满汉矛盾 第一节 下五旗私属关系的终结 第二节 试图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第三节 满汉关系的调处 第九章 西南改土归流与西北两路用兵 第一节 经营青海和西藏 第二节 批准鄂尔泰的建议与改土归流的实行 第三节 调度乖方,西北两路用兵的失败 第十章 惴惴于民间的反抗运动 第一节 推行保甲和宗族制度 第二节 更定服色婚丧仪制 第三节 “教化”种种 第四节 除豁贱民 第五节 残暴镇压民众运动 第十一章 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迁西洋人于澳门和开闽粤洋禁 第二节 签订恰克图条约 第十二章 文化思想与政策 第一节 向孔子顶礼膜拜和教育方针 第二节 讲求祥瑞 第三节 崇佛、用佛的精神教主 第十三章 用人、待人和宠臣 第一节 论才技而不限成例的方针 第二节 宠臣允祥、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和李卫 第十四章 才识、性格与作风 第一节 才能、学识和自信 第二节 “朝乾夕惕” 第三节 刚毅和急躁的性格 第四节 著述 第十五章 生活、辞世与政治的延续 第一节 家庭生活 第二节 雍正之死 第三节 秘密立储与乾隆嗣位 第四节 乾隆初政及其雍正政治的关系 第五节 野史中的雍正 第十六章 总结:雍正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奋发有为的君主 第二节 雍正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雍正在封建制衰落和满族发展时代发挥个人历史作用 第四节 雍正的才能、性格对其政治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的结语 附录 (一)雍正年表 (二)康熙皇子表 (三)雍正皇子表 (四)引用书目 后记 文摘书摘 在这重重矛盾下,终于发生了第一次废太子事件。四十七年(一七O八年)夏天,康熙出巡塞外,命胤礽、胤禔、胤祥等皇子从行。皇帝与太子同行在外,冲突益发表面化了。胤礽每当夜晚就围着皇帝的帐篷转,从缝隙窥视父皇的动静。康熙很警觉,预防发生谋害于已的政变,他说:“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他一面命胤禔保护自己,一面先发制人,在归途中,于九月初四日召集诸王及副都统以上大臣,宣布皇太子罪状:“不法祖德,不遵祖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不堪接替太祖、太宗、世祖创立的基业,将其废黜,并加监禁。同时诛杀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等人。废立太子,关乎国本,康熙等不及到京城祭告天地祖宗,匆迫如此,用他的话说,是包容太子的过错已二十年,实在不能再容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与太子的严重对立,康熙以他崇高的威望和绝对的权威,轻而易举地解除了经营多年的皇太子势力。但是呈储的遗缺由谁来补进的问题产生了,而且立即具有相当的严重性。 康熙为政尚宽仁,雍正要不要继承它?他有自己的见解。是宽仁好,还是严猛好,他认为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观乎其时,审乎其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他说他继位时的情形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因此,“若不惩创,将采无所底止”。他具有实行严猛政治的思想,认为宽仁不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此多次作过说明。他在云贵总督鄂尔泰报告镇沅土司叛乱的奏折写道:“且猛做去,宽之一字乃上天之恩,若容宽时得有可宽之日,乃尔我君臣之大福,天地神明之殊恩也”。鄂尔泰是他的宠臣,所以公开地告诉对方,他赞成严猛思想。他在云南巡抚杨名时的奏折中批道:“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此诚圣人千古不易之名言也”。杨名时主张宽仁,雍正企图以此说服他。雍正有时还讲宽严结合。对湖广总督杨宗仁说:“尔等封疆大臣于一切政治,但务宽严相济,舒畅兵民之情”。讲究宽仁的,绝不提严猛,因“宽仁”好听,易得兵民官员拥护,讲严猛,易被舆论谴责,雍正讲宽严相济,但不偏废,意在用“宽”遮盖“严”,实质是要严。 镇压生监罢考的政策。雍正压抑不法绅衿方针的执行,引起他们的不满,巩县生员反对张可标实行士民一体当差的政策,是他们的最初反映,封邱生员罢考则是一起较大事件。二年(一七二四年)五月,封邱生员王逊、武生范瑚等人拦截知县唐绥祖,不许他实行按田出夫的办法,声称“征收钱粮应分别儒户、宦户,如何将我等与民一例完粮,一例当差”,强烈要求维护他们的特权。不久,河南学政张廷璐按考到开封府,封邱生童实行罢考,武生范瑚把少数应试者的试卷抢去,以示对士民一体当差政策的抗议。事情发生后,田文镜、石文焯迅速报合,雍正认为地方上出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整饬一番,申明国宪”,把为首的拿禁开封,惩办一二人,以做其余,为此特派吏部侍郎沈近思、刑部侍郎阿尔松阿赴豫审理,最后把为首的王逊、范瑚等斩决,王前等绞监候。在审理过程中,科甲出身的学政张廷璐、开归道陈时夏、钦差沈近思沽名钓誉,有意徇瞻。田文镜不讲情面,所以生童说“宗师甚宽”,“陈守道是好人”,田文镜则是无人不怨,无人不恨。尤其是陈时夏承审时不坐堂,与诸生坐谈,称他们为“年兄”,央求他们赴考。雍正对此非常不满,说这是大笑话,“儒生辈惯作如是愚呆举动,将此以博虚誉,足见襟怀狭隘”。他支持田文镜,把张廷璐革职,陈时夏革职留任。在处理封邱罢考事件中,清朝政府内部有不同意见,雍正和田文镜采取坚决打击不法生监的方针。以后坚持了这一政策。十二年(一七三四年),雍正说各省常有生童与地方官龃龉,因而罢考,以挟制长官。他命令,以后凡有邀约罢考的,就永远停止他们的考试资格,如果全县罢试,也照样办理,决不姑容。 雍正还采取加强对监生管理的措施,捐纳贡监不法的比较多,而清朝政府原定监生革退由礼部批准的规则,不利于地方官和学政强化对他们的约束。田文镜想改变旧规,二年(一七二四年)、三年(一七二五年)的年终,径将应革的监生咨照学政执行,而后报礼部备案,但礼部驳回,仍令遵行旧例,田文镜因而上疏,请求把捐纳贡监交由学政,与生员一并约束,雍正批准了他的建议,于是形成这样的规定:衿监凡涉及到诉讼,即革去功名,听候审理。雍正还规定,生监被斥后,不许出境,以免他们滋事。 雍正用这些办法调节绅衿、平民、清朝政府三者关系。他对绅衿有所节制,对不法绅衿有所打击,然而不是与他们为敌,他说有的地方官为得百姓称誉,故意摧折乡绅,但是乡绅或者是父祖,或者是本人为国效劳,这样的簪缨之族,怎么能故意压抑他们呢!他说对绅士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品行端方的,应当加意敬礼,以为四民之表率;有一般过愆的,则劝戒之,令他改正;对那些不肯改过,就应当以法惩处。针对田文镜处罚田主擅寅佃户建议所作的指示,就是他作为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维护绅衿利益的表现。他所反对的是绅衿的不法行为,超越于清朝政府所给予的法定权利,因而侵犯了政府权力,过分危害了平民,不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稳定的行为。雍正为保护政府和平民的正当权利,用剥夺绅衿的非法特权、平均赋役的办法,使平民、绅衿、清朝政府三者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维护清朝的有效统治。 差徭和田赋两项臣民对封建政府的义务,历来分别征收。徭役很重,为无田者力所不能负荷,加之上节所述,绅衿规避丁役,差徭不均,迫使劳动者隐匿人口,逃避差役,封建政府的征徭也没有保障。这种徭役制度的不合理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早在明清之际,有的官员鉴于徭役制的弊病,在自已主管地区进行改革。明末,陕西户县实行并丁于粮的办法,即把丁银归入田粮征收,不再按人丁完纳。崇桢八年(一六三五年),汉中府城固县亦实现“丁随粮行”新法,顺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南郑县也推行这一方法。 康熙中,农民以运动的方式表达了反对以丁派役的愿望。浙江宁波府农民提出“随地派丁”的主张,富豪反对,相持不下。杭州府民人王之臣报告产少丁多,赔累不起。钱塘、仁和两县,把有产业的称为“乡丁”,无产业的称为“市丁”,或曰“门面光丁”,外来流寓之人称为“赤脚光丁”,各自承担丁役,光丁无产应役,承受不起,要求“从田起丁,人不纳丁。”布政使赵申乔不允许,贫民愿望不得实现,斗争不辍。 这种情况下,一些官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役问题的严重性,主张改变役法。曾王孙提出丁随粮行可以去三弊收三利的见解,他说实行丁差,必须不停地编审,但是也得不到人丁的实情,还是出现耄耋为丁,强壮为黄小的弊病,人丁本应死绝除名,但官吏舞弊,使素封之家不任丁役,贫苦人无丁而有丁徭;穷人承担不起,或逃亡,或拖欠,官府得不到实惠,还害得里甲赔累,官员被惩责。他认为实行丁随粮办有三个好处:买田的人增加田赋随着增添丁役,则卖田的粮去丁亦去,没有包赔的痛苦;以粮派丁,官吏不能放富差贫,可以澄清吏治;无税粮的人口不再受丁银的拖累而逃亡,可以安心在乡从业。学官盛枫明确提出丁课均入田税的主张,他说:把一县的丁银平均分摊到全县田亩中,每一亩所增加的有限,不是大毛病,而贫民则免除供输,会使国课有保障,官员考成无问题,这是“穷变通久之道”。反对丁随粮办的官僚也很多。邱家穗讲出两条理由:一是丁并于粮,将使游手之人无所管羁,二是穷人富人都是人,都应有役,并丁入粮,使贫者游堕,让富人代赔他们的丁银,也是不公平。他站在富人的立场,坚持丁、粮分担。 康熙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以后,丁役的问题更突出了。康熙宣布以五十年(一七一一年)的人丁数为基准征收丁银,以后不论增添多少人丁,也只收那些丁银,不再增税。这项政策在中国赋役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把人口税固定下来,对于后世不断增加的人丁讲,减少了丁银负担量,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但是原来丁、粮分征,丁役不均的积弊依然如故,而且出现征收方法的新问题。人口总在不断变化,有的户有死亡,有的户有增添,这项政策实行后,如何在具体的民户中开除旧的丁银额、增添新的丁银额就不象以前那样简单了。死亡和新增人丁数目绝不会相等,往往新增的多,这就不能用某一个新丁接替已死人丁的差徭。不仅如此,由于人丁的增多,原有人丁的负担也要相对减少,这就需要重新计算每一个人的丁银量,还需要随着人丁的变化不断地计算,而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因此随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实行,必须寻求落实人丁丁银的具体办法。御史董之燧在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就敏锐地感到这个问题,从而建议把丁银总数统计清楚,平均摊入到田亩中,按亩征收。户部讨论 了他的建议,认为那样改变丁、粮分别征收的老办法,变化太大,不能实行,但是他提出的问题又不能不解决,就让广东和四川两省试行。于是四川实行“以粮载丁”的办法,于征粮赋中带收丁银,广东丁银按地亩分摊。大约在这时,河南的太康、汝阳等十一州县也实行“丁随地派”,浙江常山知县张德纯编审时“均丁于地”,收到“民困以苏”的效果。 即使到这时,持反对意见的仍很多,福州人李光坡可算代表了。该地官员议论实行按田派丁,李极不赞成,他除具有邱家穗的观点,又认为滋生人丁永不加派政策使丁银固定,官吏不能放富差贫了,若按田亩派丁,各地亩积大小不同,做不到平均,若依田粮派丁,则税粮有轻重不同,又不能不出现偏枯。他还认为丁并于粮,实行久了,或者会以为有粮赋而没有丁银,会添设丁课,形成加赋的大害。撒开他的顽固态度不讲,他提出了实行丁并于粮可能碰到的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