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当仁不让 |
释义 | 当仁不让就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基本信息【拼 音】 dāng rén bù ràng 【解 释】原指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当:面对着,向着。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解释为“正义”,这里引申为应该做的事。让:退让,避让,谦让。 【用 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示 例】 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失 误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2005全国高考三卷 这里的“当仁不让”就用错了条件,应该改为“众望所归”“不负众望”等。 【条 件】 1.正义的事. 2.当事者必须积极主动去做. 【词 性】褒义词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典故“仁”,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 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 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 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的谦让之心。即使老师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古文部分: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相关词语【近义词】 义不容辞、理所当然 【反义词】 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造句示范1 对待不讲理的人,我们一定要当仁不让,不能纵容他们。 2 孩子犯了错,一定要当仁不让地对他批评教育,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