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硬头苦竹 |
释义 | 概述硬头苦竹(P.longifimbriatus S.Y.Chen) 秆高3-4m,径约1.5cm,新秆密被不均匀的针点状紫点和白粉,无毛,节间长25-40cm。箨鞘薄革质,长度约为节间的1/2左右,初被白粉,仅鞘基部被脱溶性毛状物,边缘具淡棕色短纤毛;箨耳狭镰刀彤,具紫色放射状长达10-15mm遂毛;箨舌截形,高5-10mm,具短绒毛,箨叶披针形,叶耳形状不稳定,边缘具8-10mm长的遂毛, 叶片质薄,长10-14cm,宽2-2.5cm。笋期5月下旬至6月。篾性差,不宜被篾,可作棚架、篱笆等用。 基本信息分布:广东。浙江有栽培。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21(4): 410.f.7. 1983] 中国植物志:9(1):611 组中文名:苦竹组 组拉丁名:Sect.Amaris.L Chen et G.Y.Sheng 亚属中文名:川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Nipponocalamus(Nakai) Murata 亚族中文名:北美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ARUNDINARIINAE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3—4米,径粗约1.5厘米,竿壁较薄,厚约3毫米,髓丰满,棉絮状,新竿绿色,密被不均匀的针点状紫色和白粉,无毛,老竿暗绿色,被灰黑色粉质;节间长29—4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隆起,高于箨环;节内长约7毫米;箨环无毛,仅留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而呈阔圆环状;竿每节分3--7枝,枝与竿成200—25的夹角,主枝上所生的小枝则密集。箨鞘薄革质,宿存,长约为节间的1/2,绿色,但竿基部1或2节上者初带紫红色,后转绿带暗桔黄色,背部被脱落性白粉,无毛,仅箨鞘基部被脱落性毛环,箨鞘边缘生棕色短纤毛;箨耳深绿色,狭镰形,耳缘有紫色作放射状伸展而较粗壮的缝毛,后者长达1—1.5厘米,先端微曲;箨舌截形,高约1毫米,背部有短绒毛,边缘具短纤毛;箨片披针形,左右稍不对称,淡绿色,外翻,先端渐尖,基部向内收窄,两面均具微毛,边缘具细齿。末级小枝具4或5(稀6)叶;叶耳点状乃至椭圆形,耳缘有长达0.8—1厘米的曲折缝毛;叶舌微呈拱形,高约1毫米;叶片质薄,椭圆状披针形,长9-14.5厘米,宽1.4-1.8厘米,次脉通常5—6对,叶缘两边都具细锯齿。花枝未见。笋期5月下旬至6月底。 产地分布产广东。栽培于杭州植物园。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