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硬毛箬竹
释义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硬毛箬竹

种拉丁名:IndocalamushispidusH.R.ZhaoetY.Li.Yang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箬竹属

属拉丁名:Indocalamus

海拔:1600-1900

命名来源:[ActaPhytotax.Sin.23(6):460.f.1.1985]

中国植物志:9(1):682

组中文名:拟赤竹组

组拉丁名:Sect.Rugosi

亚族中文名:赤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SASINAEKeng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KengetKeng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竿高1—2(3.5)米,直径3—10(12)毫米,全竿计8—13节;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则微扁,最长者长30—35厘米,最短者长10-15厘米,鲜时绿色,有白粉,被红棕色伏贴疣基刺毛,尤以节间上部为多,毛脱落后在竿面留有印痕,竿壁厚2.5—4毫米;竿环平;箨环略高,有箨鞘残留的木栓环;竿上部每节分1枝,稀可2枝。箨鞘短于节间,厚革质,紧抱竿,黄绿色,并密被红褐色伏贴疣基刺毛;箨耳和鞘口缝毛俱缺;箨舌高1—3毫米,截平形,无毛;箨片自立,以后可外翻,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0.6—3厘米。叶耳和继毛皆不存在;叶舌高1.5—3毫米,无毛;叶柄长0.5—1厘米;叶片长椭圆形,先端短尾尖,长11—28厘米,宽4—6.5厘米,干时呈波状曲皱,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灰绿色,被短柔毛及苍白色微小的乳头状突起,次脉8—15对,小横脉方格状。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9—20厘米许,下部托有长9—15厘米、宽2—3厘米的叶片,分枝直立,花序主轴与分枝皆被白色长柔毛;小穗被短毛,灰紫绿色或灰绿色,几呈圆柱形,含4—5朵小花;小穗轴节间密被白色绒毛;第一颖长仅为第二颖长的2/3,通常具3脉,先端具芒尖,第二颖通常具5脉,小横脉明显,先端亦具芒尖;内稃具2脊,被短柔毛,长为外稃的1/4(未发育)。果实未见。笋期7—8月,花期8月中旬。

用途

叶可作斗笠、包粽子。

产地分布

产四川东部。海拔1600—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丰都县七耀山林场冷箐山丫口。

参考文献

IndocalamushispidusH.R.ZhaoetY.L.YanginAct.Phytotax.Sin.23(6):460.198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