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影视摄影艺术学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丛书名: 电影艺术学丛书 平装: 312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811272253, 9787811272253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影视摄影艺术学》从运动、色彩、光线,两极镜头等摄影造型元素入手,论述如何认识,运用它们去构造丰富的视觉造型语言。进而进行影视摄影创作。运动,是影视摄影最重要的造型元素, “是银幕造型的第一艺术特点”,也是影视摄影的生命。

色彩,是沉默的语言。自从彩色电影诞生的第一天开始,电影色彩就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色彩在电影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形成色调。

光。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更是整个影枧摄影创作的基础:曝光、造型,表意……创作者利用光线来达到刻画、描绘事物的目的,同时表达情绪与思想。有光。影视摄影艺术才成为可能!

当今。两极镜头是正在被创作者广泛应用的影像造型语言。一些追求“审美极致”的摄影师,充分运用影像造型语言,进行两极镜头极致化的影像“书写”。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影视摄影艺术学》对这些构成影视语言的元素进行的是分项研究:运动、色彩,光线、两极镜头……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不能孤立地使用某一种表现手法。而是要根据内容和主题,有重点地加以综合运用。

编辑推荐

《影视摄影艺术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梁明,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摄影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摄影系主任、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虽,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副会长,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编委。曾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中国电影金鹿奖评委,被北京市文联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主要讲授“故事片摄影创作”、“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电影色彩学”等课程。出版学术著作200多万字,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要电影作品有《夏天,有风吹过》、《黑楼孤魂》、《两个人的芭蕾》、《五颗子弹》、《亲兄弟》、《女帅男兵》、《黑眼睛》、《棒球少年》、《背水一战》、《荷香》、等。其中《两个人的芭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多部影片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李力,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讲师,校精品课程“影视色彩学”主讲人之一。曾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时尚》、《深圳都市报》、《人文荆州》等多家媒体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发表散文,影评二十余万字,担任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特别节目《北京发现》的撰稿人以及大型专题纪录片《友谊之路——纪念周恩来非洲之行四十年》的总撰稿人等。

出版学术专著《电影色彩学》(合著),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电影编剧作品有:《夏天,有风吹过》、《光明之光》、《童话》、《警报157》(改编)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运动摄影的艺术表现力

第一节 运动制造空间幻觉

第二节 运动加强主观镜头表现力

第三节 运动展示动作连续与场面规模

第四节 运动创造与渲染情绪氛围

第五节 运动加强画面元素的内在联系

第六节 运动营造参与感与真实感

第七节 运动创造画面的视觉节奏

第二章 运动摄影技术发展

第一节 运动摄影技术的简要发展史

第二节 非常态的运动摄影

第三节 新型运动摄影设备

第四节 数字技术发展使运动摄影技巧丰富多彩

小结运动的生命力

第三章 电影色彩与色调

第一节 电影色彩特性

第二节 电影色调

第三节 电影色调总谱与纵向结构

第四章 色调构成与创造

第一节 拍摄前的总体构思和场景设计

第二节 拍摄中色调的控制

第三节 拍摄后的加工处理

小结关于色彩的感觉与理论

第五章 光线观念与光效

第一节 戏剧光效

第二节 绘画光效

第三节 写实主义光效

第六章 光影雕刻时空和人物

第一节 光影雕刻环境

第二节 光影参与叙事

第三节 光影的表意功能

小结现代光效的多种可能性

第七章 摄影造型语言新元素:两极镜头

第一节 概念阐述:关于“两极”的相对论

第二节 脉络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两极镜头的发展轨迹

第三节 二元对立:两极镜头的美学基础

第四节 性格特征:两极镜头的造型效果

第五节 本体论:两极镜头作为造型语言

第六节 两极镜头与其他造型手段的结合与互动

第七节 当代电影中的两极镜头举例

第八节 未来发展:两极镜头的无限可能

后记

序言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的第三十个年头。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1978年招生时的景象仍历历在目。那年北京电影学院全校一共招收了153名学生,涵盖导演、摄影、美术、录音、表演五个专业(其中,摄影26名)。今天。这78级学生有一个共有的大名,叫“第五代”——为中国电影创造辉煌的第五代。那时,我既是摄影系主任也是摄影班的主任教师,四年里整日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摄影班的张艺谋、顾长卫、吕乐、张黎、侯咏、肖风、王小列、智磊等在电影创作方面成绩突出,而张会军、梁明、穆德远、赵非这些优秀人才,不仅活跃在创作一线,同时还在影视教育领域身兼重任,他们接过当年我们手中的粉笔、黑板和幻灯(现在换代成投影仪、DVD),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并出版了不少摄影理论书籍。

周日,梁明送来沉甸甸的一大叠书稿《影视摄影艺术学》,让我给予指导。仔细翻阅此书,发现颇有新意。其一,是在运动摄影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实践出发,就最新型的运动设备和运动方法做出细致实用的梳理。其二,是对业内人士常挂在嘴边但并不确切的摄影造型新元素——两极镜头进行了比较确切和系统的阐述,使这一摄影新元素正式进入电影创作理论视野。

电影摄影理论,无论是实用技巧理论,还是艺术创作理论,向来薄弱,虽经两次理论探讨高潮(一次是关于标准光号的争论,一次是关于电影本性的探讨,这两次理论探讨高潮不仅有理论家还有许多电影实践者参与),但作为理论均未达到科学、系统、完整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后,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有大量涉及摄影技巧、创作的文章发表,且有专业分科完整著述出现。但事物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理论探讨研究绝不会一劳永逸。

后记

电影摄影是什么?它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技术?自电影诞生之日(甚至再早一点,达盖尔摄影术发明的那一天)起,人们就一直围绕这两个问题纠缠不清。毋庸置疑,摄影首先是技术的,它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由机械学、光学、化学乃至后来的电子学合成出来的技术手段。最初的摄影就是现实物质的复原,是纯客观的记录,甚至电影的诞生当时也不被看成是艺术,而是技术的杂耍。那时由于技术的落后,摄影师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毕竟在那个时代,能把画面清晰地、曝光正确地记录在胶片上已非易事。

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生动、最真实和最身临其境的艺术形式,让人们流连忘返,爱不释手。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影更多地还停留在技术层次上完成一个故事或戏剧的记录任务,摄影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然是解决技术问题。因为那时候电影胶片的感光度、宽容度都很低,要用大量的灯光才能满足胶片的曝光需要,而灯具又极其笨重,也没有解决日光和灯光在色温上如何统一的问题,摄影机光学镜头也不够理想,光圈、焦距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没有能让摄影机自由运动起来的辅助设备。摄影师为达到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几乎占据了他们的所有精力和时间,因此艺术创作只能暂时搁浅。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胶片越来越好,胶片感光度、宽容度、颗粒度不断改进,色彩还原几乎达到了人眼睛所能分辨的视觉真实程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摄影机越来越先进。镜头成像的清晰度与镜头进光率的提高,各种不同焦距镜头的丰富,使光学成像几乎近于完美。特别是移动设备的发展,使摄影机能够越来越自由地运动,达到了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摄影的历史就是摄影师和工程师让摄影机自由运动起来的历史,也是摄影师自身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更是摄影从技术走向艺术的历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