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营运能量
释义

一、背景

对接待服务业、流通业零售业、或其他直接面对末端消费者的经营型态而言,企业经营者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每天的营业额起伏难测,在财务报表未出炉之前,很难断定营运状况究竟是好是坏,情绪也容易随着客流量的多寡起伏不定;若遇到业绩明显衰退时,有的业者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能以“让利促销”的方式,勉强把客流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上,但结果多半事与愿违,不能尽如人意。

针对接待服务业和流通零售业这一现状,巽风堂陈琦曜先生以股票技术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数为基本原理,开发出移动平均数MA7\\MA30营运能量趋势管理工具,简称MA7\\MA30或营运能量。 这套管理机制的思路是由接待服务业发展出来的,但后来印证,它在流通零售业的应用范围更大。以零售终端而言,特别是对「销售波段」「业绩目标预测」「终端销售动能」「终端营运诊断」「配销需求规划」…等方面,其适应性更强。

二、原理

任何营运分析管理机制,都应具备「即时检查」及「事前预警」的功能。否则,等到营运状况已经出了问题再来归咎原因,不过是“事后诸葛”而已;况且,事后改善的成本通常都很高、风险相对很大,也经常发现“改善不可能”的事例。移动平均数(Moving Average)很简单、很有效,凡是熟悉股票操作的人,对这个概念应该都不会陌生。

以12月1日为「基准日」举例,由基准日向前再推算6天【从11月25日起算】,连同当天的营业额加总【共7天】再除以7,所得数额就是12月1日当天营业额的七日移动平均数,即MA7。同理,若再往前推算29天【从11月2日起算】,连同当天的营业额加总【共30天】再除以30,所得数额就是 月1日当天营业额的三十日移动平均数,即MA30。依此类推,将每天营业额再加上前6天或29天的营业额,所得总额再除以7或30,即可得出当天的MA7或MA30。另外,有些行业则需要计算MA90,也是同样的计算方法。

三、运用

几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移动平均数所代表的「趋势效应」及其内涵:

第一.以每天的营业额向前推算所得的MA7,代表以当天为基准的「当周」营运概况。

以每天的营业额向前推算所得的MA30,代表以当天为基准的「当月 每个营业日都是基准日,除了当日的实际营业额外,都另可计算出MA7与MA30。一个经过有效训练的终端管理者,通常能够清楚掌握这三个数据,及其间的消长变化。

第二.如果MA7>MA30,表示最近这个星期以来的营运概况,要比最近这个月的还要好,属「营运成长」现象。 如果MA7<MA30,表示最近这个星期以来的营运概况,要比最近这个月的还要差,属「营运衰退」现象。除非营运状况已经相当成熟而稳定的企业,或已经陷入营运困境的企业;否则,MA7与MA30不会一直呈现交叠的状态。二者的区别,在前者的MA30>仍呈现微幅上扬的趋势;而后者的MA30则呈现微幅下滑的走势。

第三.如果MA7由上向下跌破MA30,称「死亡交叉」,MA7在此点开始小于MA30,营运状况开始进入「衰退」阶段。如果MA7由下向上突破MA30,称「黄金交叉」,MA7在此点开始大于MA30,营运状况开始进入「成长」阶段。

如果「死亡交叉」及「黄金交叉」在短期内反复出现,代表该企业已进入「营运调整」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如果调整得宜,在发生另一次「黄金交叉」后,MA7与MA30皆会双双向上攀升,进入另一波「营运成长」阶段。否则,依「能量惯性」的原理,在发生另一次「死亡交叉」后,MA7的下滑速度会比MA30还快,兵败如山倒。

第四.虽在「营运成长」期间,也要注意两个警示讯号: 成长下滑,向下收缩三角形。 成长趋缓,向上收缩三角形,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MA7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MA30则从下方一步步向上逼进,这通常是「消费偏移」的结果;此际,唯有从事进一步的商品更新或宣传企划,重新挽回消费者。

第五.除第三项所列的「营运调整」讯号外,业者应特别留意第四项「成长趋缓」的情形;二者都可发挥预警的作用。

如果企业处于「营运衰退」阶段,或是出现前两项警示讯号时,业者应就下列五个方向,依优先顺序逐一检索:空间、人力、流程控管、服务质量、商品调控、营业据点交通条件变更、商圈竞争者动向、消费取向偏移。前五项者称之为「内部检查」,后三项称「外部检查」。

特别提到前第三项「死亡交叉」与「黄金交叉」在短期内反复出现的现象,称之为「闹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视不同的行业而有不同的理解。对「消费循环周期」较短的接待服务业来说,例如餐厅、美容护肤中心,通常是消费者已经对该业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若干质疑,有的抱着“再给你一次机会”的心态,有的则是还没有找到新的消费对象;在面临「营运调整」警讯后,如果业者仍不思改善,消费者就会像彼此约好了似的,大家都不来了。

对「消费循环周期」较长的流通零售业终端而言,例如服饰零售业,有很高的比例,问题都直接出现在销售团队本身,可能是内部管理机制造成销售人员的心理反弹【如业主下达莫名其妙的指标、未经沟通而采用新的提成制度、推行不适当的店堂促销活动等】,也有可能是营业团队成员之间因主管或其他少数人的问题,造成店堂销售士气受到干扰或影响。

无论是第三项的「闹鬼」或第四项的「成长趋缓」向上收缩三角形,这些情形都很难由营收数据直接体现出来,必须依赖由数据转出的图形化介面,才容易观察。所谓「管理目标视觉化」或「视觉化管理」,无非也就是在体现这种让人“一目了然”的信息符号,提供直观的「操作制约」机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