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 作 者:孙玉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115208323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 元 内容简介《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讨论了应急通信的总体概念和应用分类,分析归纳了国际应急通信技术发展和标准研究的概况,讨论了应急通信系统的总体分类和设计原则,讨论了各类应急通信系统可能适用的技术体制和建设原则,提出了支持国家应急通信系统建设的技术性建议。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主要读者对象为:关心我国应急通信技术发展的相关人士,从事应急通信系统研究和设备研制的技术人员。 图书目录一、应急概念讨论 (一)应急概念 (二)应急因素分析 (三)应急当事人分类 (四)突发事件分类 (五)突发事件分级 (六)突发事件过程及其应对方式 (七)我国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 二、应急通信总体概念讨论 (一)应急通信概念 (二)关于应急通信系统的使用要求 (三)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对于应急通信的需求 (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抢救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五)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恢复重建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六)应急通信的使用要求归纳 (七)应急通信与应急通信指挥概念 三、美国应急通信概况 (一)美国应急通信应用概况 (二)美国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概况 (三)美国应急通信管理机构 (四)美国国家应急通信计划(2008年8月7日修订) 四、日本应急通信概况 (一)日本本州岛地震中的应急通信应用概况 (二)日本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三)日本防灾专用无线通信网 (四)在民用通信网中嵌入应急防灾功能 (五)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五、欧洲应急通信概况 (一)欧盟e-Risk系统 (二)欧盟基于卫星的应急通信基础设施——WISECOM (三)英国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四)德国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六、ITU-D关于应急通信应用管理的建议择要 第一部分灾害预防、灾害反应和电信手段 (一)电信在减灾赈灾中的作用 (二)应急通信的组织框架 (三)监管框架 第二部分应急通信的实施方面 (一)电信作为应急管理的工具 (二)公用通信网 (三)互联网 (四)专用网 (五)业余无线电通信业务 (六)新技术和新实践 (七)应急通信技术选择 七、ITU-R关于应急无线电通信标准的建议择要 (一)ITU-R的任务 (二)有关应急通信的ITU-R建议和报告 (三)ITU-R M.693建议摘要 (四)ITU-R M.830-1建议摘要 (五)ITU-R S.1001-1建议摘要 (六)ITU-R M.1042-3建议摘要 (七)ITU-R F.1105-2建议摘要 (八)ITU-R BT.1774建议摘要 (九)ITU-R M.2033号报告摘要 八、ITU-T关于应急通信标准的建议择要 (一)ITU-T在应急通信标准化方面的任务 (二)有关应急通信的ITU-T建议 (三)未来挑战 (四)ITU-T E.106建议摘要 (五)ITU-T E.107建议摘要 (六)ITU-T Y.1271建议摘要 (七)ITU-T J.260建议摘要 九、其他国际组织关于应急通信标准的研究进展 (一)欧洲的通信标准化组织(ETSI) (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三)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3GPP) (四)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的平行机构(3GPP2) (五)电信行业协会(TIA) (六)应急通信业务(ETS)委员会(T1) (七)美国电信产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 十、我国有关应急通信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应急通信的摘要 (一)总则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三)监测与预警 (四)应急处置与救援 (五)事后恢复与重建 十一、我国有关应急通信的政策 (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有关技术摘要 (二)国发[2006]2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有关技术摘要 (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有关技术摘要 十二、应急通信系统总体分类讨论 (一)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应急通信 (二)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应急通信 (三)事件恢复阶段的应急通信 十三、应急通信总体设计原则讨论 (一)关于使用要求 (二)关于技术实现 (三)现实应急通信的普遍问题 (四)技术实现与使用要求之间的切磋 (五)总设计师的遗憾 (六)权宜之计 (七)应急通信总体设计原则建议 十四、国家国土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 (一)使用要求 (二)总体轮廓 (三)技术体制讨论 (四)实现方案讨论 (五)网络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讨论 十五、城市和地区联动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 (一)城市和地区应急联动系统总体概况 (二)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特点 (四)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典型结构 (五)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六)一种典型的应急联动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概况 (七)支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通信系统 十六、现场抢救指挥通信系统的总体框架推荐 (一)使用要求 (二)系统组成 (三)主要功能 (四)主要技术指标 (五)现场网络子系统 (六)综合网络控制子系统 (七)业务终端子系统 (八)综合应用子系统 (九)对外通信子系统 十七、集群通信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 (一)集群通信系统的定义 (二)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三)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四)集群通信系统考虑的基本问题 (五)集群通信的特点 (六)集群通信系统分类 (七)集群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 (八)集群通信系统的功能 (九)集群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十八、对讲机通信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 (一)无线电对讲机概况 (二)专用与公用通信系统的区别 (三)专用通信系统的功能特点 (四)专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五)无线电对讲机通信系统的典型应用 十九、现场电视转播系统总体框架推荐 (一)概述 (二)主要功能 (三)主要性能 (四)网络构架 (五)硬件总体设计 (六)现场音视频采集传输系统 (七)主机存储系统 (八)电信业务系统 二十、应急通信现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通信技术支持控制中心的总体结构 (三)通信技术支持控制中心的技术实现 (四)通信技术支持控制中心基本功能 (五)典型无线电传输系统的基本参数 (六)应急通信现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要求 二十一、现场群众自救和呼救通信总体框架讨论 (一)利用互联网的多余能力 (二)利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属性 (三)利用临时轻便无线基站 (四)VoIP系统的利用 (五)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功能应用 (六)人身安全确认系统 (七)空间位置指示 (八)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 (九)利用灾难信号控制系统停止系统运行 (十)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信设备的应用 (十一)关于现场群众自救和呼救通信讨论的结语 二十二、应急通信设施的综合利用讨论 (一)问题提出 (二)国家国土监控系统的综合利用 (三)城市和地区应急联动系统的综合利用 (四)突发事件现场最高指挥通信系统的综合利用 (五)集群通信系统的综合利用 (六)对讲机通信系统的综合利用 (七)应急通信现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综合利用 (八)关于应急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的结语 二十三、“美国2006应急通信白皮书”值得研究借鉴 (一)4点权威结论 (二)5个顶层建议 (三)27点主要结论 (四)15个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二十四、应急通信系统与公用电信网络的关系 (一)突发事件的影响 (二)公用电信网络的基础作用 (三)应急通信系统的应急作用 (四)公用电信网络的加固措施 (五)公用电信网络的应急修补 (六)小补丁设计 (七)大补丁设计 (八)关于应急通信系统与公用电信网络关系的结论 二十五、空间转信问题讨论 (一)空间转信技术发展概况 (二)空间转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三)空间转信在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四)空间转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五)关于空间转信的建议 二十六、关于增强国家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制定“中国国家应急通信计划” (二)起草“国家应急通信系统体系框架” (三)进行国家应急通信现有装备普查 (四)在我国举办“应急通信装备世界展览会” (五)成立“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应急通信专家委员会” (六)设立应急通信国家发展专项 (七)建立“国务院信息办应急通信技术支持基地” (八)应急通信专题研究题目建议 附录一 信网络机理分类和通信网络应用分类概要 一、电信网络的产生背景 二、电信网络机理分类 三、通信网络概念演变 四、通信网络应用分类 附录二 信网络的网络对抗和网络防卫框架 一、通信网络的网络对抗体系结构 二、通信网络网络攻击 三、通信网络防卫 四、通信网络安全防卫体系结构 五、网络安全法制方面 六、网络安全管理方面 七、网络安全技术方面 八、网络安全人才方面 九、国家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防卫体系 附录三 国应急通信白皮书概要 一、4个权威观点 二、提出5个顶层建议 三、得出27点结论 四、提出16点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五、白皮书最终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