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应对能源安全与全球变暖的挑战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应对能源安全与全球变暖的挑战 作 者:周冯琦理 查德·汉利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807308133 开本: 16开 定价: 30元 内容简介《应对能源安全与全球变暖的挑战》对能源安全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进行有关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对应对能源安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石油见顶”与“全球气候变暖”两者同时到来所引发的“能源海啸”作为非传统的能源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正在有力推动各国向新能源系统的转变和过渡。改造世界能源经济、改变对石油和其他矿物燃料过度依赖的状况,此类观点已在世界范围达成了相当程度的一致。许多国家在调整能源战略和制定能源政策时,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重点是限制化石能源消费,改变对石油的过度依赖,鼓励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使用。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世界石油危机后推动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图书目录前言 1.中国中长期能源预警分析 1.1 引言 1.2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预测 1.3 中长期能源早期预警分析 1.4 结论 2.面对世界能源系统的转变——实现“节能减排”的若干战略思考 2.1 世界向新能源系统的过渡 2.2 走发达国家老路难以为继 2.3 消费侧节能亟待加强 2.4 谨防陷入更深的技术锁定 2.5 发挥中国的优势 3.当前能源形势和上海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3.1 我国能源面临的基本形势 3.2 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 3.3 上海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 3.4 几点建议 4.上海节能降耗现状比较研究与对策建议 4.1 正确认识上海节能降耗的形势 4.2 正确估计上海能源经济效率的地位 4.3 正确认识与国际间的差距 4.4 实行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4.5 明确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 4.6 建议成立上海市节能降耗专门机构 5.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对策 5.1 广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5.2 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6.提高能源效率政策的有效实施机制 6.1 研究的背景 6.2 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措施遵守情况及其影响 6.3 有效守法的关键因素 6.4 从中国学到了什么?中国从中又学到了什么? 6.5 结语 7.协同效应的政策影响 7.1 “协同效应”的产生和发展 7.2 国内外“协同效应”相关研究概述 7.3 从协同效应角度调整和改善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议 8.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困境 8.1 “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8.2 能源价格尚未反映其真实价值 8.3 财政体制不支持节能服务 8.4 节能服务面临不合理税负 8.5 测算体系不完善引发争议 8.6 诚信体系不完善增大风险 8.7 融资难制约节能公司发展 8.8 总结 9.控制中国汽车交通燃油消耗的技术选择与政策体系 9.1 研究背景 9.2 汽车交通的燃油经济性分析框架 9.3 汽车行业的技术选择 9.4 促进汽车交通燃油经济性的政策体系 10.伦敦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聚焦于分布式能源供应 10.1 为什么关注城市? 10.2 区域性驱动因素:人口、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10.3 全球挑战 10.4 伦敦提出的措施 10.5 批判性评论和结论 11.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机制 11.1 技术转让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 11.2 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趋势 11.3 决定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成功的主要因素 11.4 城市间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主要障碍 12.CDM项目中的技术转让:问题与政策建议 12.1 对中国CDM项目中的技术转让情况分析 12.2 对中国CDM项目中技术转让的壁垒及原因分析 12.3 给中国决策者及CDM执行理事会的政策建议 12.4 对CDM执行理事会(EB)而言,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13.CDM机制在中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13.1 建筑节能与清洁发展机制 13.2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及案例分析 13.3 建筑节能基准线确定及额外性论证方法 13.4 总结与建议 14.积极参与WTO多哈环境谈判,促进环境和发展的平衡 14.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14.2 中国参与wTO多哈环境谈判的基本立场 15.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气候变化软能力的影响 15.1 基本思路和有关说明 15.2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与气候变化外交软能力 15.3 气候变化专业和国际规范对外交软能力的影响 15.4 全国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 15.5 结论 附录 附录Ⅰ 图目录 附录Ⅱ 表目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