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英歌
释义

英歌,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的含义。

简介

英歌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来源多解释为当地民众尚武习俗的变体或搬演《水浒传》故事。英歌一般在逢年过节期间演出,舞者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演出分为"前棚"和"后棚"两段,前棚为锣鼓乐演奏和英歌舞;后棚为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拿手节目。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棒,舞时每人各执两根圆形短木棒(直径10厘米,长20厘米),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英歌节奏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类;有时套路多达20套,有"洗街"、"拜年"、"布年"、"背槌"、"过胯"、"抱槌勾脚"等。英歌舞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舞至高潮,呐喊与螺号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盛行南粤

“英歌”,演员持双棒起舞,其形式虽与“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盛行于广东潮汕一带。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以此寄托乡思,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

在中国广袤的汉族地区,一年之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民俗节日,莫过于自古以来的传统“春节”。随着千百年来朝代的更迭和岁月的沧桑巨变,长达十天、半月以至整个农历正月,群众性庆祝高潮的内容和由内容所决定的形式,仍旧始终显示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也正是这些蕴含多方文化内涵与形式的民间艺术,构筑了我国东西南北各方,大相径庭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歌舞及其形式。

北方喜庆佳节中不可或缺的民间歌舞“秧歌”,自宋代伊始,逐渐遍及于大江南北,成为融入不同地域民间艺术形式与特色,既付共性又具个性的汉族群众歌舞活动。长江流域以至南岭以南地区现有的一些“秧歌”形式,虽已不再以“秧歌”相称,但若真追其来源,与早期流传于黄河流域祭祀性的“秧歌”,在渊源上会有一定的关系。

地处岭南的广东省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所流传的一种被称做“英歌”的“秧歌”形式,是已被当地群众所认同并倍受喜爱的群众活动形式。 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英歌”也曾称作过“莺歌”、“因歌”和“秧歌”。现在的“英歌”,已纯属具有一定技艺和程式化的化妆歌舞表演项目。其中人物的形象,多扮成“水泊梁山”英雄好汉。据说这种表演和化妆形式,出自于《水浒传》中绿林英雄化妆成舞队,混入法场搭救宋江的故事。

历史溯源

普宁英歌约有四百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综述

据史料记载,英歌在元明以前的表演形式基本与秧歌一样都是普通的肢体舞蹈,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逐步加入了许多武术套路和更多的装饰从而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英歌。

前棚

“英歌”表演有“前棚”和“后棚”之分,一般以前棚表演为主体。每支“英歌”队由饰头槌者担任指挥,有时另设人物时迁为“耍蛇人”协助指挥。舞队一般由16至36名男青年组成,人数多时以梁山一百单八将数目为限。若由36人进行表演,其中18人持鼓,另18人手持一尺多长被称为“英歌槌”的圆形木棍,随节奏表演进退、跳跃步伐一致的集体舞蹈;同时亦可时而敲击“英歌槌”,时而相互对打。“英歌”队中一般设有“头槌”、“二槌”角色,“头槌”多为红面红须(或黑须)装扮成人物秦明或关圣;“二槌”为黑面黑须,装扮成梁山人物黑旋风李逵。有些地方还增设扮成花和尚鲁智深的“三槌”和打虎英雄武松的“四槌”等。这些人物穿戏装、挂腰牌好不威风、神气。 表演场上,只见刚毅、矫健的英武男儿在飞来横去的“中国功夫”中各显身手,沙场中一片棍声、鼓声、呐喊声响亮悦耳、动人心弦。从前“前棚”的形式为边歌边舞的表演,但随着人们对表演技艺越发高难的追求,除个别地区外已逐渐形成只舞不歌的表演形式。“英歌”表演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又极富韵律,观看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戏曲“武打”的欣赏之中。这与北方悠然自得、充满温馨的“秧歌”表演相比较,二者在形式和韵味上都突现着各自的地方特色。

后棚

“英歌”中的所谓“后棚”部分,一种是专门进行有故事情节并以拉弦伴奏的小戏表演,俗称“英歌戏”。主要表演的传统剧目有《佛公佛母》、《桃花过渡》、《闹花灯》、《白鸟记》等。所演剧目的长短、多寡,全由观众的兴致而定;另一种则属于“英歌”舞队进行的游艺活动。实际上,“英歌戏”的表演形式与陕北秧歌“大场”后,由4人或2人表演男女爱情的“小场子”;山东胶州地区秧歌之后的“小戏”,在形式和目的性上是共同的。对于辛劳了一年的农民而言,在几乎是唯一喜庆和休闲的春节中,仅限于集体秧歌“大场”的欣赏或自娱,显然难以满足众人的需求。而在众人热闹、红火的表演之后,还能继而观赏令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故事表演,势必是延留至今的重要原因。

表演风格

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沟、大坝的白坑村为代表,其基本动作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又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富有舞蹈感。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旱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它的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地域特色

民间艺术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如提起“英歌”,人们便自然会想到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而真到了潮汕地区,又要数被誉为“英歌舞之乡”的普宁“英歌”最为有名。普宁的“英歌”,较其它各地更为突出地将舞蹈、南拳套路以及戏曲演技融为一炉。只见表演者配合着忽紧忽缓的锣鼓点和众人如雷贯耳的吆喝,双手挥动彩色木棒,并不停地交错翻转敲击,一步一呼地边走边舞,呈现着以“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等18种套式的队列变化,犹如以传统国术连接而成的团体操。整个表演过程气氛欢腾热烈、令人目不暇接。

广东“英歌”表演除与北方“秧歌”具有一定渊源外,还同样被当地民众赋予了能为民驱邪除秽的功能。当地人认为,新春伊始举行“英歌”表演,定会驱除邪恶、迎春接福、如意吉祥、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为使表演者具有特殊神力,在每年首次表演前,要在本村祠堂内拜祖祭神。并在为祖先神灵表演后,将一只雄鸡抛出祠堂门外,随即鸣炮,朝着雄鸡飞落的方向整队出发,开始进行走街串巷的歌舞表演。

“英歌”的表演即使在同一省内形式也不尽完全相同,例如有时在一个舞队中服装一致,难辨其中所扮角色;有时同一个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圆鼓,而且可能没有分工合舞的队列之分等等。

艺术特色

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普宁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英歌原是边唱边武,故名“唱英歌”。现南山一老艺人还依稀记得几句,后来由于舞蹈节奏强烈,要唱又要跳确实很困难,因而这"唱"的部分也就逐渐被弃,为当地特有的锣鼓所代替,沿袭至今。锣鼓节奏既简单又热烈,锣鼓点是二板快,念谱为“壮壮空,壮壮空……”,为增添气氛,还在“空”的音响上加进螺号,使锣鼓节奏更为快速。鲜明、热烈、雄壮,伴着有力的动作,更显得气势磅礴。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为前部分、中间部分、后部分(俗称前棚、中棚、后棚,一般又把中棚、后棚合称后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为短棒和小鼓,短棒圆形,直径约5公分,长约40公分左右;小鼓两头为牛皮面,直径约10公分,长约20公分,鼓旁有弓,可以单手持拿。

表演人数大体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绝对应是偶数(玩蛇者除外),执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现在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动作有“洗街”、“藏剑”、“单、双镖枪"”“背槌”、“过跨”、“勾脚”、“过跨”等;主要图形有“双龙出海”、“麦穗花”、“眼镜圈”、“田螺圈”等;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动作和图形都是从练兵和攻城阵法演变而成,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机智勇敢、锄奸除恶的豪迈气概和战斗风貌。中间部分是化装拉弦唱戏。节目有《洗佛》、《牵猪》、《拖车》、《抛网》、《双摇橹》、《桃花过渡》等,其节目可视队伍人材而增删,但节目不能少于三个。

后部分为“打布马”。由一身穿清朝服,头戴红樱帽、挂上鼻须、手执双锏、腰装一头布马象骑马姿态的“老爹”与一和尚装扮、手持长棍者对打。后来还加进若干武术人员作徒手、刀、剑、棍等单打、对打的武术表演。最后以"老爹"被打败狼狈逃走作为结束英歌的整个活动过程。"打布马"是以本地故事发展而成的一个艺术程式,起源于里湖,以池尾为最,虽与宋朝梁山英雄大闹大名府各自时代背景不符,但根据梁山英雄乔装进城这一情节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把它编入英歌后棚,使英歌的整个活动更加完善。

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沟、大坝的白坑村为代表,其基本动作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又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富有舞蹈感。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旱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它的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流传广泛

除广东省外,在我国闽南和台湾,还流行着与潮汕“英歌”十分相近的“宋江阵”舞队表演。其不同之处是表演者手中的“英歌槌”改为持刀枪等兵器。

台湾的“宋江阵”,有时还以男童或青年女子进行表演。据说原先阵容为108人,其中包括36天罡,72地煞,后来去掉了72地煞,缩至为每队36人的阵容。表演者手持的兵器,包括藤竹盾8面,青龙单刀、双刀各4支,金钩4支、长叉3支,木棍2支,双斧2支,弋5支等。在其舞蹈表演中,大约集中了中国古代18般武艺的精髓,被认为是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体育活动和形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意义

英歌在普宁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普宁市辖人口200万,乡镇管区422个,基本村村有英歌队,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有160支。最为突出的是:流沙的南山、燎原镇的泥沟、下架山镇的涂坑、咸寮、占陇镇的旱塘、南径镇的陇华、梅林镇的中央村,云落镇的云落等。仅泥沟村,就可同时组织六班英歌队。近年来,各地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更添无限情趣。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这一活动项目,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观者的欢呼喝彩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普宁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沟、南山、咸寮、涂坑等村。他们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咸寮村老艺人罗炳池(已故)、陈炳坤于1951年代表粤东行署到武汉参加中南民间艺术表演。翌年,他俩又与该村的陈振粉、陈娘和到广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为基础再从涂坑、南山两面个英歌队中选出四名精英,即涂坑的陈永利(已故)、陈清泉、南山的陈才斗(已故)、陈瑞鹏等一行8人,组成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

南山英歌于1958年又在行家指导下,编成《大破大名府》,(即现在由8人所表演的这一套)英歌舞,交替运用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等形式,并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国而获汕头专区1958年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一等奖;并被挑选参加1959年中南文艺汇演,获很高评价。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

潮阳英歌

综述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

历史溯源

潮阳英歌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学者专家早已作了许多探究,虽至今未有定论,但大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潮阳英歌是流而不是源,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远。至于直接的源头,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来自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一说来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说来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南方汉民族民间舞蹈向以轻灵清秀为特色,然而,在粤东滨海一隅,却繁衍着这样一种只有雄浑、苍劲、凝聚了黄土地厚重感的陕北腰鼓才能与之相媲美的英歌舞。其中有何原因呢?

文化氛围

首先,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阳具有一个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独具岭海又兼有旧邦的岭海文化的氛围。与祭祀驱邪相关。从出土的新石器、铜盂孤山晋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中的傩文化与祭祀为英歌渊源重要部分。

潮阳背山临海,环境险劣,灾害屡见,限于条件无力抗击便产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灾弭祸。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韩愈派人来今悔门镇之大湖祭神,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马精)奔腾附行”“吾邑烽火不绝.炮鼓之声相闻。”今英歌表演者面脸谱应是祭祀傩舞面具简化,南山英歌前棚有击小鼓.至今英歌仍参加游神驱邪,说明英歌形成与祭祀驱邪有关。且潮阳也祭祀双忠烈,"邑城每年二会双忠会有锦衣舞马之欢".可见英歌游行、英雄气质与兹可算一脉相承。

儒家祭孔

再有儒家祭孔。方志载:"用舞生三十六人""左手执签右手秉翟。舞者用簇节二架朱竿龙首衍五色线九节舞长执之以缀兆疾徐行立追止之则以道舞焉者。"耍蛇者指挥队形变换是否受祭礼导舞启发而形成,极有研究价值。

闽地文化

其次,从宋元开始,闽地文化西渐潮汕以至潮阳。宋元潮州、潮阳闽地它员最多.此后闽地又为种族大迁移中转站,仕宦者与移民来此者将闽地文化带来潮阳。称为有唱的西胪尖山英歌(`97潮阳英歌艺术节该队或许仓促未表演英歌唱的部分),在队员执小鼓、碎步表演,据考来源于莆田花鼓舞。而莆田为潮阳好多姓氏发源地,甚至有的寻根至打铁巷。可见闽地文化西渐是潮阳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俗尚戏剧

再有,明朝时,戏剧、民间舞蹈为英歌形成条件之一。“潮阳俗尚戏剧”,有舞台、土台,也有做“涂戏”,唱英歌前身应是说唱,后来为游神赛会适合行进形成英歌这样情绪舞蹈。方志载:“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方阵迹,迎神衍巷,”“为赛神灵沸管笙签,衣香簇影满春城。”今英歌之前列扮人物表演,后棚的潮剧片段如《桃花过渡》、《双摇槽》《仙公仙母》、民间舞蹈《打鸟记》、武术表演等可谓熔舞蹈、戏曲、武术 于一炉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