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度理工学院 |
释义 |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设和组成的七间自治工程与技术学院。在学术界具有世界声誉,被称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瑰宝”,是印度最顶尖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国硅谷更是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学院为印度软件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校设置(1.德里印度理工学院 2.坎普尔理工学院 3.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 4.马德拉斯理工学院 5.孟买理工学院 6.瓜哈提理工学院 7.卢克里理工学院) 国际合作-印美项目(1.美国大学联盟的专家到坎普尔指导 2.坎普尔教师到美国联盟大学接受科研训练 3.印度获得的设备、书籍和期刊) 基本介绍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于1951年,在全国共设有7所校区,分别是:德里(Delhi)理工学院、坎普尔(Kanpur)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理工学院、马德拉斯(Madras)理工学院、孟买(Mumbai)理工学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学院和卢克里(Poorkee)理工学院。 1963年,根据印度国家技术院校法案,印度理工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院校,并赋予独立的学术政策、独立的招生及学位授予权。印度理工学院在全国的7所院校均为政府大学,在教学和经济管理上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印度理工学院委员会管辖。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是该委员会的主席,每个分院各设董事会负责全权管理。董事会负责各院校的学术政策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审核及成绩考核。 历史沿革印度在信息技术产业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国内高等院校注重技术研发、大力培养软件人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it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知名高等学府,对推动印度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理工学院的历史不长,是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之后才成立的。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首任总理瓦哈拉尔·尼赫鲁意识到要把一个刚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贫穷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理工教育。需要有一批精英分子帮助他治理百废待兴的国家,和庞大的国营单位如发电厂、水坝、桥梁等。因此印度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着手发展本国高等技术教育。 1951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金帮助下,尼赫鲁委派实业家萨卡尔(N.R.Sarkar)率领22人的委员会,研究成立一所按照国际标准设置、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蓝本、独具印度特色的的高科技学院,并在印度东西南北部各设分校。第一所印度理工学院于1951年在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的卡拉格普尔创建,校院设在加尔各答附近的卡拉格普尔,校址原来是英国的一所监狱,专门用来囚禁反对英国的印度政治异见分子。之所以选址在卡拉格普尔这个英国殖民者专门关印度政治犯的监狱,就是希望学校永远要记得“人才是印度富强之本”。 此后,在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帮助下,印度政府相继在坎普尔、德里、孟买、马德拉斯各地建立了其它几所理工学院的分校。IIT系统于是诞生,至今在印度各地共有7个分校。印度理工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与教育特色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也为印度it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创校之初,IIT的定位和目标就非常明确,为印度科技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工程,培养第一流的人才。印度政府把国家大部分的高教资源,集中在这所衔着国家使命出生的学校身上。不但基础设施和条件都比其它大学好,为了让学校更快发展起来,印度政府还特别制定一个为它量身打造的独立法案,宣告IIT是“国家级重要机构”,允许学校高度自治,举凡课程设计、招生、教职员招聘,全由教师组成的学术议会裁定,不必受到非学术势力的干扰与压力。 用脑力来重建国家,这是IIT的校训和国家的战略。正是这一理念促使了IIT和印度的崛起。 分校设置1.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是全国7所理工学院的中心院校,位于德里南部城区,与尼赫鲁大学和国家教育研究培训学院比邻。目前德里理工学院有约600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3000名,博士生900名。学院有13个院系,9个研究中心,2个多功能中心。现有教师450名,其中教授200名,副教授100名,讲师及助教150名。主要的学科领域有应用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土木工程、化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机械工程、物理、纺织技术等。 2.坎普尔理工学院有九个个工程院系,并设有物理、化学、数学和人类学等基础学科系。主要的教学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工业与管理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以及机械工程。 3.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其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地球科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工业设计中心、冶金与材料工程和物理学。 4.马德拉斯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应用数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冶金与材料工程、海洋工程和物理学。 5.孟买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学、计算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 6.瓜哈提理工学院优势领域有生物技术、化学、土木、化工、计算机与工程、设计、电子与通讯、数学、机械工程、物理。 7.卢克里理工学院基础学科领域有:化学、地球科学、人类学、物理和数学;工程学科领域有:建筑、生物、化工、土木、地震、电力、电子与计算机、机械与工业、冶金以及造纸;应用研究领域有水文地理学、管理和水资源。 入学方式IIT在印度的7个分校,每年共招收4000多名新生,印度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要挤进这扇窄门,就只能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联合入学考试是全球此类本科入学考试中最难的,因此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每年超过30万名成绩优异的中学生报考JEE,录取率却不到2%,比哈佛大学的13%还要低。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IIT,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JEE考试只考物理、数学和化学,而且要考两次,第一次先刷掉后面的40%,第二次则挑出最后能够入学的考生。能够从IIT出来,往往就是精英中的精英(creme de la creme)。JEE真正能够筛选出好学生,不考选择题,只会死背的考生,绝对考不好。JEE考试得分排名,几乎跟4年后从学校毕业的学科成绩排名一模一样。 IIT校门虽窄,却是成功人生的入场券,即使一年学费合成人民币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学的100倍,仍是数亿印度父母与学生的梦想之所系。很多印度小孩从11岁起,就开始为考进IIT做准备,日夜补习苦读,只为了进入这所人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印度其它大学或理工学院,只能颁发工程学士,IIT却可以单独授予B.Tech.(科技学士)学位,凸显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IIT每年有2500名工程师毕业,2004年开始增加了约2000名入学名额。这意味着如果2004年入学的学生4年后毕业时,全球将增加4500名印度理工学院的工程师。2004年,有17.5万人参加了JEE,只有2.6%的人获得入学资格,而申请印度理工学院失败的学生成功获得美国一流工程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发展优势政府不遗余力的栽培造就IIT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国际的水平来看,IIT绝对称不上资源丰富,7所分校、3万多名学生,每年经费共10亿元左右。但是从印度的角度来看,IIT却可以让他校眼红。因为政府每年给其它几千所理工学院的补助,加起来也不过是3000多万元,只有IIT的3%。 在这种“特权享受”的环境中,IIT的学生不免有“天之骄子”的傲气,自信心十足。“只要能够进IIT,去哪里都会成功。”来自北印度、在IIT孟买计算机系念大二的阿斯纳尼说,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后,父母亲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家荡产,连续几天请全村邻居吃饭。因为他们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几个月,家里的一切投资,就能全部回收。 当国外大学为了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争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师写论文时,IIT却在强调评估教师绩效,并不侧重论文发表量。因此,在以论文数量为评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IIT只勉强挤进前500名。但是,在以同业评分学术声望为根据的伦敦《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IIT却名列前50名。其工科领域,排名甚至是全球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育模式IIT近乎“斯巴达式”的教育模式,训练学生理论、实务兼备,深受各界欢迎。学生毕业前要修满180个学分,其中必须有20个基础科学学分;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要修6门理工课程,以及两三门实验课;在学校的安排下,所有学生至少要到一家企业实习过。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里数学和化学是国家重点培养的,老师会给你很多复杂的问题,让你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当然要求也是特别高,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答案精准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然而IIT的学生却很少抱怨功课太重,他们已经练就一身“解决最刁钻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IIT学生有一流的专业实力,每年的12月,各跨国公司会纷纷进驻7所分校征招人才。通常在两个星期之内,所有学生都会被“抢购一空”。 人才培养IIT共有约15500名大学生,12000名研究生。IIT不仅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在世界上也极富名气。每年的3000多名毕业生中,大约有2000人赴海外就业或深造,其中大多数人去了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CBS)曾经为IIT做了个专题,名为“从印度进口”。 IIT的毕业生是美国从印度最珍贵的进口,因为IIT毕业生是美国各大公司竞相争夺的人才。在几乎所有美国大的信息技术公司比如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等,都有许多IIT的毕业生作为技术上的领头人。像这样卓有成就的IIT毕业生在美国有不少,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合伙人、美国花旗银行的副主席、前任美国航空公司的CEO等。 IIT能够培养出与美国名校齐名、身价差不多的毕业生,但IIT的教育投入却大大低于美国的名校,不仅是学生的投入少,就是其教育的总投资也只是美国学校的零头。IIT的学生自己每年学费、生活费等开支需要承担大约700美元,相当于总开支的20%,其余80%的费用由印度政府补贴,即每年IIT在学生身上大约投入3500美元,这大大低于美国的大学投入。 IIT的入学考试单独进行,每年有18万经过预选的高中毕业生考生参加IIT的专门考试,只有2%能拿到IIT的录取通知书。一些被IIT拒绝的学生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加州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的奖学金。换句话说,IIT是在与美国的名校竞争生源之中获得胜利。 优秀的生源是IIT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之所以能获得优秀的生源是因为IIT在全印度的范围内以统一分数标准公平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对一些地区比如首都新德里等地特殊的低分照顾,录取的过程完全透明。在录取的学生中,成绩好的学生还有特权选择IIT的校园所在地和所学专业。课程要求严格是另一个IIT教育成功的原因。 过去的几十年里,IIT在建设一流理工院校上、在培养一流工程科技人才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由于公立大学的IIT的毕业生大多去了美国就业和深造,也因此遭到印度国内许多人的质问。IIT学生选择赴海外就业,是对印度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一种压力和动力,这些年美国各大公司纷纷在印度本土设立研究和开发基地,在美国各大公司高层任职的IIT毕业生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难以估价的是,成千上万的在海外工作的IIT毕业生将是印度经济和科技产业的巨大的无形资产,通过一条无形的管道,使技术和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返回到印度。 总之,半个世纪以前,印度政府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建立了IIT,通过一个公平的生源选择、严格的课程设置、有效的管理、合理的投入将IIT办成了印度最好的大学,同时IIT也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学,IIT的毕业生不仅享誉海外,在崛起的印度经济中也有越来越大的直接贡献。 影响成就IIT毕业生最爱前往的国家是美国,也因此成为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副教授萨克斯恩对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新移民企业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约2000个新起家的企业之中,约有四成是由印度人开办的。而当中一半是IIT培育出来的人才。 IIT毕业生大批拥至美国,始于70年代。他们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如斯丹福、麻省理工学院和卡内基大学的研究院深造,然后加入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继而在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在电脑、金融、跨国公司等领域尽领风骚。如今,这些来自印度工院的精英分子,已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兵团”,除了反馈祖国和母校,还对西方的企业文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2003年,IIT在美国硅谷盛大庆祝创校50周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盛赞它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令人不可思议”的学校,并称它对计算机产业帮助匪浅。曾有人计算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IIT学生成为百万富翁的比例最高。信息系统创办人、升阳计算机共同创办人、麦肯锡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沃达丰集团执行长、网威科技长等,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IIT校友。 IIT的成功传奇,从美国企业的董事会议上,传颂到华尔街股票市场,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像是传说IIT学生在学会开车之前,就已经能够解开各种复杂的科学难题。不论是大学或企业,美国人疯狂着迷这些“咖喱脑袋”。例如,美国华盛顿特区的George Mason大学,每年主动奉送60个全额奖学金给IIT毕业生,另外还补贴住宿费,付钱让他们到美国企业去实习。 在这段科技产业腾飞的黄金时期,IIT每年70%的毕业生会出国,且大部分都落脚美国。过去50年,IIT总共产生了17万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就超过3.5万人。印度曾经有一则笑话,说进入IIT,是一只脚踩在印度土地,另外一只脚踏进印度航空。 预留政策IIT是按照国会的一项法案而建立的,受中央政府资助,在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必须通过每年一次的联合入学考试。每年大约有30万考生竞争3.000个入学名额。 7位印度理工学院的校长与人力资源开发部部长就2008年6月9日出台的学生入学名额分配命令产生了冲突,该指令要求这些学校从2008年9月的学年开始,将各院系学生入学名额的15%预留给特定种姓,7.5%预留给特定部落,27%预留给其他弱势阶层。通常"其他弱势阶层"指的是社会地位不高、缺乏教育的社会阶层。根据1931年按种姓进行的人口普查,印度有2.399个地位低下的种姓或族群。 虽然从1973年起就开始实施了为特定种姓和部落的学生预留入学名额的政策,但是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United Progressive Alliance)政府在2005年仍要求大学拨款委员会把预留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除少数几所高校外的其他所有中央政府资助高校的讲师和教授职位。为了给预留政策铺平道路,在2005年12月通过了第93号宪法修正案。2006年1月《中央教育机构(入学预留)法案》正式生效,要求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在内的所有中央资助高校必须为其他弱势阶层保留27%的入学名额,2008年6月9日的命令要求把预留范围扩大到教师的聘用上。 著名校友IIT这所由印度政府主办的高等学府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流的工程师,且人才质量之稳定令全球企业界为之赞叹。它被视为是全球要求最严格的工程师培养摇篮,众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最高管理层。 麦肯锡前董事总经理拉雅·古普塔,沃达丰空中通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阿伦·萨林,花旗集团高级副董事长维克特·梅内塞斯,风险资本家兼ExcelanInc的创始人坎瓦尔·雷克,UALCorp子公司联合航空公司的前总裁罗诺·杜塔,USAirways的前首席执行官拉凯什·甘瓦尔均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这些成功的校友给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带来了极高的世界知名度。 国际合作的合作开端印度独立后,满怀希望和憧憬的新政府总理尼赫鲁就认识到,要把一个刚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贫穷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理工教育。为此,印度创建了数所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不仅以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为目标,而且直接通过与国际一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将学院从一开始就置于国际一流的平台上,从而为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951年创建的第一所印度理工学院卡拉格普尔分校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原型构建起学术、科研和管理制度,从而在制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一流的接轨。学院又从教师建设着手,聘请印度杰出的科学家戈什(J.C.Ghosh)爵士为校长,不仅汇聚了印度最优秀的学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招揽最优秀的教师,最先聘来的是欧洲的杰出学者克劳斯(R. A. Kraus)教授和蒂施纳(H. Tischner)教授,蒂施纳教授还是电子学和电子通讯工程系的首任主任。这样,从一开始学校就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几年之中学院就发展成为印度教学和科研水平最高的机构之一。 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决定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重点发展理工教育,并推行质量改进计划。而印度政府在办理工教育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技术、教育、人才和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办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教育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借用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力量,来帮助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印度政府1956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合作,该合作的产物就是1957年在孟买建立的印度理工学院。从1956年到1973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孟买分校接受了大量的苏联援助。苏联不仅赠送了大批教学科研设备,还派出专家到孟买指导,共派出了59名专家和14名技术员。而为了培养孟买分校一流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供奖学金让苏联培养了27名印度教师。1965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孟买分校又接受了苏联政府提供的额外援助,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国际合作-印德协议如果说孟买分校是印度与国际合作办理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初步尝试,那么,马德拉斯分校的创建和发展则标志着印度与国际合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化。1956年6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西德,德国联邦政府提出帮助印度建立一所高等理工学院。1958年印德政府在波恩签订了在马德拉斯建立印度理工学院的协议。根据协议,德国委派20名德国教授和专家、5名工长到马德拉斯;提供约1800万卢比的科研设备;由德国工科大学为印度培养20名特定专业的教师。在德国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下,马德拉斯分校于1959年建成,且于1961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国际合作还是马德拉所分校持续发展的动力。1966年印德签订了第二个印德协议,德国向印度的20个实验室提供完备的设备;并为印度提供急需的新实验室;向印度选派教授、专家。由德国大学培训60名印度教师和技术人员。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总统以及柏林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波恩大学、汉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相继访问马德拉斯。马德拉斯分校校长也于1967年访问了德国,与德国的学者、官员、政府代表、德国学术海外服务处等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这些互访强化了马德拉斯分校与德国工业大学之间强有力的联系,拓展了印德援助项目,促进了印德合作的成功。 1974年,印德政府又开始实施第四次印德协议,内容包括通过R&D项目建立印德大学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工业咨询服务,启动电机工程研究生项目。1981年,第五个印德协议签署,两国继续加强大学间的合作项目,推动微处理器实验室、低温实验室和高聚合物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交换访学学者。在与德国合作的同时,马德拉斯分校还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如1976年法国政府签订一项与马德拉斯分校航空系合作和援助的协议 。 国际合作-印美项目孟买分校和马德拉斯分校与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使得印度政府继续贯彻依靠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办高水平理工学院的方针,印度理工学院继续走国际合作的办学模式,而坎普尔分校的“坎普尔印美项目”(KIAP)则成为国际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 195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准备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援建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为此美国工程教育协会和MIT派出两个考察小组调查印度的工程教育。根据考察小组的报告,美国国际开发署于1961年组建了援助坎普尔分校的9所顶尖大学联盟,成员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理工学院、凯斯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大学。美国国际开发署与设在麻省的教育开发中心达成协议,联合管理该项目。 坎普尔印美项目为期10年(1962年至1972年),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三方面: 1.美国大学联盟的专家到坎普尔指导美国大学联盟的专家虽然不多,但都是专业教师,他们从9所大学带来了较宽广的思想和智力资源。坎普尔印美项目的历任主任都是美国的著名教授。第一批专家共9人于1962年3月到达坎普尔,到1965年12月专家人数达到高峰,共28人,1967年12月递减为24人,1971年12月减为8人。到1972年6月项目结束时,美国共有200人-年参与到坎普尔项目中。 2.坎普尔教师到美国联盟大学接受科研训练坎普尔分校先后有50位教师和技术人员在美国联盟大学接受专门训练,其中,5位获得 Ph.D.学位,1位获得理学硕士学位。该项目还推动了海外学者回印度执教。1963年9月,福特基金会捐出2万美元作为在海外印度人在12月31日前回坎普尔分校任教的旅行费用。在此项捐赠下,1963年有11人回到印度。1964年2月到1971年7月,在坎普尔项目本身的支持下(条件是在坎普尔分校服务不少于2年),共有98位海外印度人成为坎普尔分校的教师,而且家属也回到了印度。 3.印度获得的设备、书籍和期刊到1971年6月,坎普尔印美项目共计花费了750万美元为坎普尔分校的各系和研究中心提供设备。普渡大学图书馆合作项目为坎普尔分校图书馆购买的书籍和过期期刊约4万册,价值720万美元。通过该项目,印度获得了一些难得的珍贵资料,如美国宇航局和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专题报告。 在这些直接的贡献之外,坎普尔印美项目还促成了多项有原创性贡献的合作研究,并使大批学生到美国追求更高学位,其中许多人成长为科学技术重要领域的国际权威。坎普尔分校的毕业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而对坎普尔分校而言,如果没有印美项目,也许就不会有坎普尔分校今日的辉煌和声誉。 国际合作-全面深化20世纪80年代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印度理工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的力度,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机制探索多形式全方面的合作模式。如在德国学术交流服务中心资助下,六所IIT学校与六所顶尖的德国工业大学(亚琛、柏林、达姆施塔特、德累斯顿、卡尔斯鲁厄、斯图亚特)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卡拉格普尔分校在科研、经费、设备、人才、课程等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与国际合作,德里分校开展学生、教师交换,合作研究,博士和博士后奖学金项目等形式的合作。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实现教学科研实施和设备的现代化: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变化,所以实验设备和设施要现代化,新的实验室也要建立,但这要花费巨额资金,而发展中国家大学的经费都较为紧张,印度理工学院对此并不完全依赖政府和国内,而是大力借助国外的支持。卡拉格普尔分校在20世纪90年代后学校、各系和研究中心几乎都引进和装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如农业和食品工程系的工业酶生产的移动实验室装置等,还建立许多新的实验室,如全印度唯一能制作0.18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国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 这些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绝大多数都是海外基金会和跨国公司支持和资助的,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就是在国家半导体公司和印度理工学院基金会的支持下建立的。现代化的设备和实验室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利用这些新的实验实施,卡拉格普尔分校开发出的微芯片和相控阵雷达为印度的国防和空间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德里分校则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为吸引国际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赞助研究、合作研究,建立了许多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支持性的基础研究中心。德里分校认为在创建基础研究中心过程中,一方面会带来赞助研究,一方面也会为一些新出现的技术领域带来先进设备。的确,一些跨国公司都因为看中德里分校良好的研究基础,在德里分校建立了实验室,像英特尔公司的技术实验室、思科公司的高级网络实验室、菲利普半导体公司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室、IBM公司的高级程序计算机设备实验室等。 2.开展科研合作:卡拉格普尔分校1982年成立赞助研究与工业咨询中心,不仅是学校与印度国内的政府和各种机构合作的中介,更是学校与国际机构接触的界面。1996年到2000年,共进行了300个科研项目、价值6亿卢比。其中来自国际机构的就有:英特尔、德州仪器、北方电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福特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欧盟等。德里分校开展的国际赞助研究项目非常之多,如:西南和东北季风时印度洋大气与海洋的相互作用研究(美国海军办公室)、欧亚大陆雪盖层对印度夏季季风的实际效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湿润热带国家雨季收成研究(欧洲委员会)等。德里分校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摩托罗拉公司等国际组织和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这些合作研究和咨询项目也都是印度的国家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研究不仅扩大了印度理工学院的国际影响,而且提升了其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分享了研发的经验和知识,占据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位置。 3.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第三世界国家因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学术环境的基础较弱,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学科发展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通过国际合作则容易实现事半功倍之效。印度理工学院正是凭借国际合作的途径使自己的某些学科特别是新兴学科跻身世界前列。孟买分校秉持其初创时就形成的传统,十分注重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学科建设,如在人类环境工程学和工业设计、粉尘冶金学和太阳能领域与俄罗斯合作。在海岸工程学、运输工程学和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与英国合作,这些合作使孟买分校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4.师资队伍建设:吸引最优秀的教师可以说是每一所大学的目标,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来说,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那么印度理工学院又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呢?首先,印度理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的途径培养和提高学校已有教师的水准,孟买分校、马德拉斯分校、坎普尔分校、德里分校等一方面聘请西方大学派教授到印度理工学院开设课程以培训教师,一方面选派教师到西方大学学习和攻读学位。其次,多方争取经费,以支持优秀学者到印度理工学院任教,坎普尔分校就利用福特基金会等的支持吸引了很多教师从国外来坎普尔,或长期任教,或作几年的短期教研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