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释义

HBV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e抗原〈HBeAg〉)阴性或抗-HBs(乙肝表面抗体〈俗称保护性抗体〉)与抗-HBc(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血清中可检测到低水平HBV DNA或肝组织检测出HBsAg或HBcAg(乙肝核心抗原)称隐匿性HBV感染。

隐匿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定义

传统的慢性HBV感染是通过检测血清中HBsAg确定诊断。目前越来越多资料和研究表明,无论是急性自限性肝炎,还是成功进行抗HBV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部分患者肝组织中仍可检出HBV DNA,肝脏损害并没有停止,仍可发生肝硬化或肝癌。早在20年前就有人发现血清中仅抗-HBs供血者能传播HBV感染,特别是仅抗-HBc阳性的传播可能性更大。

隐匿性HBV感染机制

一、HBV S区域突变:在Pre-s/s区域的任何突变都改变HBsAg的抗原性和抑制抗-HBs的产生。在s区域的124~147氨基酸序列包含“α”决定子和包含一应答抗-HBs显性B细胞抗原簇。单个氨基酸在这个区域的替换间接破坏抗-HBs的循环产生,导致在接种疫苗或隐匿性HBV感染后发生变异性感染。有人发现氨基酸第129位天门冬氨酸和第145位丙氨酸置换可导致血循环中HBsAg阴性;s蛋白第122与123位之间、123与124位之间,分别有2 和3个氨基酸插入,也可导致HBsAg不能检出。

二、HBV整合:HBV DNA序列整合在急慢性HBV感染的细胞染色体DNA中,HBV DNA整合可能导致病毒DNA序列的重排,这导致了HBsAg表达的改变和HBsAg阴性感染。HBV高整合率与HBV感染(包括隐匿性HBV感染)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在急性和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出现HBV DNA的频率很高,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单个核细胞,HBsAg阴性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的确立支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能是HBV持续存在的病毒库假说。使用原位杂交和HBV-PCR方法,发现在某些患者自发或药物清除HBsAg后,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在4年内仍可检出。

四、HBV免疫复合物:急性自限性乙肝患者恢复后,即使血中存在抗-HBs,血中仍可检测到HBV颗粒,在这些患者中HBV DNA的确诊率高达91%,并至少持续20到30年。在急性肝炎早期,HBV可以自由和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而后,在HBsAg转向抗-HBs后就转化为免疫复合物为主,这表明血清中的HBV DNA与抗-HBs形式的免疫复合物可能会促成隐匿性HBV感染发生。

五、宿主的免疫反应和病毒干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状态下,可能无法清除低水平的病毒而出现隐匿性HBV感染。有关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的研究表明,急性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患者血清HBsAg表达通常推迟。有人报道82例抗-HCV阳性患者中24例为隐匿性 HBV感染,可能HCV的核心蛋白对HBV有抑制作用有关。

六、试剂的灵敏度和质量问题。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意义

(1)是输血、血液透析以及脏器移植播散乙肝病毒的潜在危险。

(2)是隐源性肝病的致病因素。

(3)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病毒恶化已有诸多报道,但发生频率尚无清楚。

(4)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常常发现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存在,认为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有关,尤其是合并抗-HCV病毒感染时。

(5)当抗-HCV病毒感染合并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时,将会影响其自然病程或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6)是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的原因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