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行家马蔚华
释义

马蔚华 1949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锦州市。插过队,当过铁路工人。 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在学术的道路上一路攀到顶峰。一直读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并被聘为高级经济师。在1999年担任招商银行行长之前,马蔚华的轨迹可以说是标准的政府官员,但当他来到一所股份制商业银行当行长的时候,却实现了一个完美的转身,从金融监管者成为卓越的银行管理者。

图书信息

书名:银行家马蔚华

丛书名:创新年代系列

作者:黄志刚 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页数:286

开本:16开

ISBN:9787802440968

所属分类:图书 >> 管理 >>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 企业家

定价:¥37.00

编辑推荐

一定得快人一步,多想想三年以后的事。银行行长要战略头脑,否则你就会失去市场。银行失去了市场意味着失去客户,失掉机会,而这种发展机会很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如果银行出现了问题,那将影响到普通人的利益,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引起社会动荡,作为银行家,确保银行的诚信,就好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马尉华

内容简介

他为传统的金融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他与格林斯潘和沃伦·巴菲特一起被评为最受欢迎的金融界人士之一,他被誉为“兼备学者气质与企业家精神的商界领袖”。

他以过人的胆识和翩翩的风度在资本的刀尖上且歌且舞。

作者简介

他属于这样一种人:对机会,总是有着本能、甚至超常的把握力。他不笑不说话,让人很难把他和“深沉的银行家”这种“脸谱”化的角色挂起钩来,但是他领导的银行,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银行之一,他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之一。

图书目录

作者序银行家马蔚华

第一章 最具资本市场影响力的领袖——马蔚华

一、招行一小步,中国银行业一大步

二、招商银行首席营销官

三、1000亿元的成绩单

四、刀尖上的领舞者

五、“九字真经”,变中领跑

六、招商银行的名片

七、19岁上市:上演一场完美风暴

第二章 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

一、上山下乡,“百炼成钢”

二、恢复高考,从铁路工人到天之骄子

三、惊心动魄,经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例银行倒闭案

第三章 人主招商银行:“我是来锦上添花的。”

一、两份“隆重”的“见面礼”

二、质量是发展的第一前提

三、灵光闪现,在网上跑马圈地

四、招商银行信用卡,3年成就的老大

五、不当流星,要当恒星

第四章 科技兴行:最具活力的发展战略

一、静水流深,科技是沉默的冰山

二、先知先觉,信息化是马蔚华的武器

三、魔鬼就在细节里

第五章 因您而变:“客户是太阳”的经营策略

一、专业:提供一切所能提供的服务

二、惊喜:个性化服务,从满意到“满溢”

三、感动:用情服务,超出客户的预期值

四、“向日葵文化”

第六章 不是变革,而是颠覆:彻底“洗脑”的管理理念

一、影响着中国管理的经理人

二、 “挖招商银行的人是不用考试的”

三、马蔚华的颠覆逻辑

四、“十变”:开启新未来

第七章 A股+H股,在资本市场上演完美风暴

一、上市是应对入世挑战的最佳策略

二、跳着“国标舞”上市

三、借助上市“东风”轻装上阵

四、发行H股,再次成为赢家

五、资本市场的成功来自未雨绸缪

第八章 高人一筹,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

一、冷静,幸运躲过一劫

二、警醒,成功逃顶次级债

第九章 多元化经营金融控股集团现雏形

一、左手基金,右手租赁,试水多元化经营

二、第一个“吃螃蟹”,收购信诺保险

三、再下一城,入主西藏信托一举两得

四、登高远望,开启国际化征程

第十章 百年招银:传承与递进的企业文化

一、创新,多想想3年以后的事

二、稳健,让创新有更高的成功率

三、居安思危,风险文化是马蔚华的“软件”

四、招商银行树,让每位员工都有归属感

五、行长在线,和员工的“零距离”交流

六、达则兼济天下

七、教育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心

第十一章 品牌建设:与郎朗一同奏响艺术华章

一、没有品牌的银行注定悲哀

二、不愿“傍大款”:马蔚华的自主品牌情结

三、打造国际品牌

四、“点点滴滴,造就非凡”:他发动了强大的宣传风暴

第十二章 总舵主的个人魅力

一、做银行家,不能仅懂银行那点事

二、与强者为伍

三、慧心妙舌:媒体前的高低双调

四、“多吃饭,少睡觉,不锻炼”

五、“受人所敬,须更敬于人”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最具资本市场影响力的领袖——马蔚华

一、招行一小步,中国银行业一大步

华尔街,当今的世界金融中心,汇集了世界各国最著名的金融机构、最先进的监管体系和最领先的金融产品。能够叩开华尔街的大门,在这里争得一席之地,是全球多少银行的理想。

对中国的银行业而言,虽然有部分中资银行已在美设有非经营性质的代表处,但在美国仅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设有营业性质的分行,它们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即已获得经营牌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一家银行的经营机构获准进入美国。特别是1991年美国推出了《加强对外国银行监管法》,大大提高外国银行进入美国运营的门槛,外国银行要想得到进入美国市场的许可,就要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管理能力、反洗钱措施乃至母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统统达到美国的要求。

这些要求,实际上等于关闭了中资银行在美国新设分行的大门。

为了跨越这一门槛,中国银行业默默奋斗了16年。工行、建行多年来一直希望在美国设立营业性机构,但一直未能如愿。

率先突破困局的,是仅有20年发展史的招商银行。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1月8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发布消息,批准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从事批发性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

及其他银行服务。

“招行一小步,中国银行业一大步。”这是业内人士对于招行设立纽约分行的评价。的确,与以往银行自行发布设立分支机构的新闻不同,招行纽约分行获批的新闻发布会是在中国银监会举行的,是作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的一件大事而郑重发布的,这足以表明,招行设立纽约分行不仅仅是招行自身的一个突破,它也打开了对中资银行禁闭已久的美国金融市场的大门,是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在新阶段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

率领招行迈出这“一小步”的,正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招行又走在了国内银行的前面!又是马蔚华!”一位资深的银行业界人士听到招商银行获批设立纽约分行的消息后感慨地说。

二、招商银行首席营销官

他不喜欢别人称他为银行家,但著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将他和格林斯潘、沃伦.巴菲特等人排在一起,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成为唯一的一位入选的中国银行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