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吟啸桥 |
释义 | 吟啸桥位于福建晋江县陈埭镇加沙村潘湖南畔,唐朝时欧阳詹曾吟啸于此,故称为“吟啸桥”。此桥始建于唐朝,由日辉禅师建造。最初为木梁桥。后于五代时重修,北宋咸平年间(公元998-1001年)改建成14孔石墩石梁桥。桥长87.2米,宽3米,高约5米,最大跨径6.5米。20世纪八十年代又对此桥进行了整修。该桥中间高而首尾低,远望似拱桥,又称隐龟桥。 简介吟啸桥:在福建晋江县潘湖南畔三十都加沙白石,唐潘湖欧阳詹曾吟啸于此,故称为“吟啸桥”。为古十三省旧大道必经之路,九十九溪水,出陂历大桥及黄江陡门,唐日辉禅师架本为梁,刺史王延彬、余延相继修、宋咸平中,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如建为石桥,青阳的庄一俊与潘湖的黄光升于嘉靖初同年考取进士,常至潘湖岸边临漳与黄光升交流诗作,路过吟啸桥时,写了一首纪念欧阳詹的诗:“欧子考盘处,潘湖是故村;偶寻山水迹,乘兴到桥门;逝者空怀古,鸥来欲断魂;平田野望阔,吾此驻黄昏” 大桥水月亭,在一都磁灶溪养能里潘湖西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龙年间,该桥为梁式石桥,中间高而首尾低,远望似拱桥,又称隐龟桥,桥旁有一寺称“福惠禅寺”祀观音佛祖。 周边古宅古迹潘湖名贤古坊宅小宗宫古迹 [1]潘湖欧阳氏初祖宅:在欧祠山已废。 [2]欧阳詹宅:一在潘湖四门府第(鄱湖宗祠后殿)一在泉郡甲第巷甲第宫(潘湖八世孙临漳开族祖黄光升耋居于祠堂巷恭肃小宗)“甲第当年龙虎榜。湖山千古薜萝情”(潘湖九世孙文山铺开族祖黄凤翔题)。 [3]后唐状元黄仁颖宅:在城南潘湖湖口(卿相府黄中堂是其故址)后辟为仁颖书院。 [4]宋大学士欧阳珣宅:在潘湖乡欧阳四门府第后殿。 [5]明大中少司马父子晟绶宅:一在潘湖垵边,一在衮绣铺仁风门内俱废;尚书光升宅一在城南潘湖垵边临漳一在泉郡新门文胜宫内后废年老寓居葵山董埔自号“葵峰”。 [6]明榜眼尚书黄凤翔宅一在郡城南潘湖中有藏书室凤翔及第前就学于仁颖书院一在阳义铺丽正门内年老隐寓于东郊山庐田头亭之南俱废。 [7]明武士黄一鲁宅:一在南安白鹤山麓一在潘湖仁颖书院故址。 [8]清大学士黄锡衮宅:在泉郡城南潘湖乡湖口卿相堂又曰黄相府黄中堂(后辟为湖口黄锡衮祖宅、纪念馆)。 ①大中丞少司马坊:在衮绣铺仁风门内(晟绶寓宅)为赠都御史潘湖乡垵边临漳六世晟、七世教谕绶父子立。“青天白日”崖刻在清源山巢云岩为明代潘湖八世孙黄光升所撰。 ②大学士坊:清康熙庚戌年秋为金湖十二世孙潘湖叟黄锡衮立,在潘湖欧厝黄相府卿相堂。 ③榜眼坊尚书坊:为潘湖八世孙刑部尚书黄光升、九世孙榜眼黄凤翔立。 尚书黄文简茔域二坊钦赐祭葬坊:为潘湖九世孙黄凤翔立,此三坊在三十七都虎头山南麓田头。孝节坊为儒士黄志夏妻李氏立欧阳詹为在郡城东偏闻儒里常塾湖之北的妹夫郑晚铭其墓。四门助教欧阳詹墓在莆田县城南广化寺浮屠之荫,后为林氏所侵,清乾隆十六年,詹裔孙芳馨讼于官,为清复其地。 [9]欧湖小宗:在本乡典当,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祀九世祖欧湖公,宗祠为其孙十一世祖元壁公倡建其时得到芙蓉相国杨侗孩的赞助(乡学仁颖书院曾资助杨童子试上京赴举应试)。 [10]肖徒小宗:在本乡桥头、祀九世祖肖徒公,始建年代失考共和丁丑重修。 [11]赵王府宫:又称水尾宫,奉祀赵王爷,长房主祀。 [12]东库宫:友竹建逸乐会奉祀“道儒释”三教先生东库角主祀。 [13]王公宫:奉祀王公三夫人由桥头角主祀。 [14]李王府宫:奉祀李阿爷,由湖口主祀。 [15]水月亭:奉祀明代海瑞黄光升。 [16]三王府宫:奉祀三王,及三王夫人,由田洋主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