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阴和俊 |
释义 | 男,1963年1月出生,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获中科院电子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所所长。长期从事电波传播、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微波遥感、微波通信和特种微波器件的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电波传播、微波电子学、微波技术、电子光学等领域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近40篇。 人物简介阴和俊,男,汉族,1963年1月14日出生,山西古交人,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主要简历1979.09——1983.07,太原工学院物理师资班学习; 1983.08——1986.09,太原工学院助教; 1986.09——1989.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无线电物理专业; 1989.03——1992.09,太原工业大学数力系讲师; 1992.09——1995.03,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1995.03——1998.01,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1997.02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8.01——1999.08,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第三研究室副主任(1998.09晋升为研究员); 1999.08——2001.08,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法定代表人(1999.12当选电子所党委委员,2001.03经电子所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1.08——2006.07,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2006.07——2008.01,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 2008.01——,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2011.4.28当选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社会兼职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专家组成员 信息产业部军用电子元器件专家组成员 《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主编 《电子科学学刊》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 2004年6月15日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 研究成果阴和俊同志长期从事电波传播、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微波遥感、微波通讯和特种微波器件的研究。 曾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表遥感的信息传输与成像机理》、重点项目《电磁波传播、散射、逆散射理论与应用》、面上基金《非线性电磁理论中混沌特性的研究》和《随机介质中的电波传播》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他主持过多项为国家重大任务配套的微波器件的研制任务。目前,他还担任两项国家重大任务的行政总指挥。 为提高电子所的国际学术地位,促进电子所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他曾亲自带队赴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考察访问并洽谈国际合作项目,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及电子所的长远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获奖情况1992年获首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 1992、1995年度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 1995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当选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发展历程1979年至1983年7月在太原工学院物理师资班学习,1989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1983年8月至1986年9月在太原工学院任助教,1986年9月至1989年1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3月至1992年9月在太原工业大学数力系任讲师,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后留所工作。1997年2月晋升为副研究员,1998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1月任电子所所长助理兼第三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8月起任电子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2001年3月经电子所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6月起任电子所所长。 阴和俊 兼任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专家组成员、信息产业部军用电子元器件专家组成员、《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主编、《电子科学学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曾于1992年获首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1992、1995年度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1995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当选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6月15日受聘为我校信息科学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阴和俊 主要工作成绩阴和俊同志现兼任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主编、《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雷达技术》编委、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波传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科院青联常委等职。 1999年8月,阴和俊同志任电子所常务副所长,主持全所工作。上任后,他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领导工作岗位,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凝练科技目标,努力推进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全所的发展战略,使电子所于当年11月下旬成为首批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单位。他思维敏捷、求真务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电子所在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特别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转制和产业化、园区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电子所的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加强,在国内外的显示度日益提高。 阴和俊 阴和俊同志现担任多项国家重大任务的总指挥,他精心组织,果断决策,积极引导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和质量意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使各项任务都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表现出他具有很强的驾驭全局的组织管理才能。 为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他不辞辛劳,多次带队赴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考察访问、洽谈合作项目,使电子所在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阴和俊同志能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他学习勤奋、胸怀坦荡、作风民主、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尊敬师长、奉公廉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是杰出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受到全所同志的一致好评。 阴和俊同志1992年获首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1992年、1995年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1995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当选为人事部、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3年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并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阴和俊 目前,他正带领全所职工,不断改革创新,为实现电子所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各项目标而不懈努力。 相关知识何大一 黄光英 陈章良 牛满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