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 |
释义 |
作者简介程舒伟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授主要课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台湾现代史 内容提要提要本书以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议会制度在中国的传播、实施、变异及最后破产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中国的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这一时期议会思想的传播、议会制度的实施和演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对文献资料整理、筛选的基础上,使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展现出来,力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开拓。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制度在中国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对其坎坷的历史命运进行评价,力求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 编辑推荐本书以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议会制度在中国的传播、实施、变异及最后破产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中国的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这一时期议会思想的传播、议会制度的实施和演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对文献资料整理、筛选的基础上,使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展现出来,力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开拓。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制度在中国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对其坎坷的历史命运进行评价,力求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 目录绪论第一章西方议会思想的东渐及初试 第一节议会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维新派结局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节议会政治的初试与评析 第二章议会政治的实施 第一节南京临叶参议院及其作用评价 第二节“让位”的重新认识与北京临时参议院 第三节异化的政党政治 第四节国会选举与二次革命失败原因 第五节第一届国会的成立与被解散 第三章议会政治的变形 第一节对政治现代化的挑战 第二节国会再度恢复与被解散 第三节皖系军阀的工具——安福国会 第四节护法运动与非常国会 第四章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论争 第一节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论争的起因 第二节中西文化论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西文化论争的评价 第五章议会政治的破产 第一节无法“重光”的“法统” 第二节“联省自治”与“制宪救国”的再认识 第三节猪仔国会与贿选总统 第四节民初议会政治的破产 第六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宪政论析 第一节变异的“训政”思想 第二节30年代的民主宪政运动 第三节新启蒙运动 第四节“晴天霹雳的宪政运动” 第五节围绕战后建国各党派的主张 第六节一场新的政治较量 第七节透视国民党“制宪国大” 第八节行宪国大与蒋家王朝覆灭 结语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