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意动词 |
释义 | 当充当谓语的词语的意义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意义或是主语把宾 语当作该意义时,该词语便具有意动功能与意动义。具有意动义的词称为意动词。具有动词 功能的形容词、名词都可作意动词。例如: 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不失人情论》) ; 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大医精诚》) 前例的产是”、“非”与后例的“贱”、“贵”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具有意动功能,分别为意动 义“认为……正确”、“认为……错误”与“认为……低贱”、“认为……·尊贵”。可见具有意 动功能的形容词与其宾语的对译格式是:认为+宾语+形容词。如“是之”即为!:认为+之 +是。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扁鹊传》) · 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灵枢·九针十二原》) 前例的“客”与后例的“子”原为名词,在句中具有意动功能,分别为意动义“把……当作 客”与“把……当作子”。可见具有意动功能的名词与其宾语的对译格式是:把+宾语+当 作+名词。如“客之”即为:把+之+当作+客。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