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逸仙公园
释义

逸仙公园位于台湾台北车站附近,。该公园为纪念孙中山的小巧公园。此处选作纪念孙中山的公园之一,主要原因是该地为孙逸仙于1913年来台时下榻的旅馆。该旅馆亦为当年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与孙逸仙会谈政情的场所。现址为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北路一段46号,北靠市民大道一段、东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车站。

历史

孙中山访台4次。第1次来台为1900年策划惠州起义前夕。该次来台停留台湾最久,达44天。滞台期间,曾得到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资助该起义的承诺,也获得菲律宾制中古武器一批。该次会面,也为儿玉总督于同年出兵占领厦门的远因之一。 孙逸仙下榻梅敷屋则是在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帝制)失败后。至于第3次与第4次则分别于1918年与1924年。不过孙中山最后一次登台,只随船泊港于基隆,并未上岸。

概况

逸仙公园面积约3025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物为约50坪的“梅屋敷”。因庭园栽种“梅树”而得名的梅屋敷兴建于1900年,本为日人大和宗吉所经营的旅馆。

该旅馆为长方形的和式建筑,屋顶覆盖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传,该旅馆曾以高砂族艺妓表演舞蹈做宣传来招揽旅客。梅屋敷旅馆不只曾于20世纪初招待过孙逸仙、胡汉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导演高松丰次郎接受台湾总督府委托,所拍摄的电影《台湾实况绍介》中,还把梅屋敷的高砂族艺妓表演列为台湾廿景之一。

战后重建

战后,因该旅馆曾为孙中山所下榻,蒋介石于1947年特别指定该地为“国父史迹纪念馆”,也称为逸仙公园。除保持园内的梅树栽种外,当局还将日式庭园重新改建成小型的中国苏州式花园。(一说为台人吴东碧独资修建)。

至于园内主要的梅屋敷旅馆,则改成陈列孙逸仙四次来台的相关资料的纪念馆。其中,二次革命期间下榻梅屋敷旅馆的孙逸仙留影、手稿等资料为主要陈列项目。除此,也因该纪念馆位置接近日治时期的敕使街道,当局特地将整段敕使街道重新命名为中山北路,也将中山北路贯穿的宫前町等地,重新命名为中山区。

迁移与复旧

1983年,台湾铁路管理局着手兴建长达14000米的台北市区铁路地下道隧道,隧道东线顶端部分恰巧经过逸仙公园。为此,逸仙公园于同年迁移重建。因为逸仙公园颇具历史价值,台湾政府除了决议将其公园以原址原貌重建于北方50米外,也决定采用整旧如旧方式,重建该公园。1986年,新址公园竣工。并于1987年完成庭园工程。

重建的逸仙公园仍保有梅树的特征,更种植樱花,杜鹃花等。该公园占地虽只有1000坪,但十分接近台北交通枢纽的台北车站,在交通方便因素下,该公园参访人数颇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