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邑令战死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邑令战死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李诩

文学体裁:散文

原文翻译

六月二十三日,江阴县令钱公在晚上出城抗击倭寇,被倭寇杀害,跟从他抗倭的二十余人也都战死。

钱公先在石撞抵抗倭寇,箭射完了用瓦块石头继续投击敌人,自己被射中一箭,倭寇逃走。有个名叫吴兑的民团长官战死,钱公用祭文祭奠他说:“鹤洲主人哀悯你战死并且祭吊你。哎呀,我带领千人抗击倭寇来袭,千人撤走而我自己殿后;你带领百人追击逃走的敌人,百人都幸免于死而单单你死掉。唉,我是幸运的而你是多么不幸啊!哀怜你也是为了哀伤我自己啊,你死了,我哀悯并且祭吊你;那些没死的人,不知道那些以前撤走而免于死的和那些闻风逃避的人,是不是该愧对死者呢?我(之所以)这样勉励一方惩戒一方,(是因为)这关乎社会风气和法度,你如果地下有知,应该会相信我的心意并且同意我。尚飨。”这篇文章写在立轴上之后,因为没有时间发布,就留在县衙前的库房中。

钱公奉总兵官王从古之命,正率领县里的士兵援救靖江,没有预料到倭寇突然到来,得到报告,立即飞马赶来作战,身中数刀,所乘马匹跃起陷入沼泽中,不幸而死。倭寇将要拿钱錞的首级在营房门前悬挂(示众),我方招募间谍得到了它,这才能够(身首合一)完整地殓葬。

钱公战死,(这种壮举)不是仓促之中偶然遭遇的,而是平素自己(加强)修养的结果。夏季应该支取俸禄,钱公单单不支取,他说:“百姓困顿成这样,还要薪俸干什么呢?”暗地里用印戳印染贴身衣服,(这说明他)已经预先估计将要战死沙场面目没法辨别了。哎呀真伤感啊!刚开始听到倭寇来袭的消息时,各乡蜂拥入城避难的百姓有几万人,王从古不欲接纳,钱公毅然挺身担责接纳,这些百姓才能够免于倭患。王从古与苏州知州任环一同进城,万民齐声喊道:“只有苏州的任兵爷才能救得了我们,王兵爷在这里,我们没有依靠。”哭声震天,我亲眼见到,确实别做乱离时候的人啊。有识之士说:“钱公决心战死,也是王从古的所作所为激愤了他,当天倭寇气势太强悍,王从古不想出战,只想侥幸躲在城中。钱公激愤地跃身上马,大义凛然地赴敌,最终身陷死地。假使王从古肯上下同心协力,把保卫百姓当作大计,钱公怎能这么快遭遇这个灾难呢?”

钱公名叫钱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嘉靖朝庚戌科进士,考中进士时二十六岁,战死时才三十一岁。

作品原文

六月廿三日[1],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2],被杀,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一劝一惩,风纪攸系[3],汝其有知,信予心而颔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以兵宪王公从古命[4],方率邑兵援靖江[5],不虞倭贼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罹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6],始克完殓。

夫公之死,非仓卒遘也[7],乃平日所素植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民伤如此,何以俸为?”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8]。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同入城[9],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太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使王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10],嘉靖庚戌科进士[11],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作品注释

[1]六月二十三日: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的六月二十三日。

[2]邑父母:尊称县令。县令被称父母官,故这么说。

[3]攸:所。

[4]兵宪:领兵的长官。

[5]靖江:在今江苏省,与江阴隔江相望。

[6]谍者:间谍。

[7]遘:遭遇。

[8]郊原:这里谓陈尸郊野平原。

[9]任公:指苏州同知任环。环,长治人,嘉靖进士。迁苏州同知。御倭数有功,与士卒同寝食。官至山东右参政。

[10]湖广:明代称今湖北湖南为湖广。显陵卫:在今湖北钟祥。显陵为明世宗生父兴献王之墓,世宗即位,追尊为兴献皇帝,故其墓称“显陵”。卫,是明代所设的卫所,后相沿成地名。

[11]嘉靖:明世宗年号。庚戌科:庚戌年考试的那一科,就按年代称“庚戌科”。庚戌为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年)。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这是一篇表彰江阴县令钱錞在抗倭斗争中死难的纪事文。“倭寇”,是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对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激起了人民可歌可泣的壮烈斗争。改文所记的钱錞,就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抗倭县令。文章描写了他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表彰了他为民、保民的思想品德。更鞭挞了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不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的官僚们。文中对江阴邑令充满了景仰之心、缅怀痛惜之情。

作者简介

李诩(1505—1593),字德原,自号戒庵老人,江阴(今属江苏)人。他曾七试场屋,但都落第,遂绝意仕进。个性耿直,一生坎坷。著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续吴郡志》、《心学摘要》、《戒庵老人谩笔》等。仅存《戒庵老人漫笔》和《续吴郡志》传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