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易医学
释义

基本内容

作 者:胡逸玄

出版社:未定

字 数:20万字左右

出版日期:2012年下旬

ISBN:不详

装帧:平装 (精装)

开本:16

定价:不详

内容简介

易医学是通过象理与数理的全息自律,使人体自我生态与天地大环境的生态达到平横统一,天地之中的一切,都受着八卦气场的影响,使得万事万物都按八卦的属性运行,所以我们通过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八卦状态而测知,撑控生命的变化与脉门,使得一切都在易学之中。所以易与天地准,弥论天地之道。

作者介绍

胡逸玄,男,道家传人,丹门道医。师承南派“炁道门”传人曾令鸿。国学大师“王大有”。峨眉山临济气功大师,中华“环禅道”掌门“曾庆宗”。民间隐修高人“清灵子”。中华易医网始创人,中华易医养生私人会馆--馆长,隐修斋居主人。其代表著有《道医---师传道医秘笈》(《蠢子医》校编注文) 《九宫诀》(道家《炁道门-锦集》) 《易医学》《伤寒六经真意》等等。

本书目录

目录

第一篇:易医源流论

第一章:燧人氏传天数

第二章:伏羲氏创易法

第三章:神农氏尝百草

第四章:轩辕氏兴医药

第五章:夏商周易医传承

第六章: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第七章:秦汉易医流变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

第九章:唐以后易医演变

第二篇:易医基础学

第一章:太极学说

第二章:阴阳学说

第三章:三才学说

第四章:四象学说

第五章:五行学说

第六章:六合学说

第七章:七政学说

第八章:八卦学说

第九章:九宫学说

第十章:天干地支学说

第三篇:易医生理学

第一章:生理大要论

第二章:精神论

第三章:气血论

第四章:五脏六腑论

第五章:奇恒之府论

第六章:经络论

第四篇:易医病理学

第一章:二因学说

第二章:数理病论

(诸节省略)

第三章:象理病论

(诸节省略)

第五篇:易医诊断学

第一章:数理诊断原理

(诸节省略)

第二章:象理诊断原理

(诸节省略)

第六篇:易医治疗学

第一章:数理治疗原理

(诸节省略

第二章:象理治疗原理

(诸节省略

第七篇:易医本草学

第一章:乾宫本草讲解

第二章:坤宫本草讲解

第三章:离宫本草讲解

第四章:震宫本草讲解

第五章:巽宫本草讲解

第六章:坎宫本草讲解

第七章:艮宫本草讲解

第九章:竞宫本草讲解

第八篇:易医方剂学

第一章:二维统方讲解

第二章:四行统方讲解

第三章:八宫统方讲解

第四章:六十四方讲解

第五章:诸方加减法则

第九篇:易医针灸学

第一章:大极灵针解说

第二章:先天八卦针法

第三章:六十四卦穴针法

后记

本书序言

“易”,《易道根源》曰:系之日月之运行。是故知易即是日月者也,日月即是阴阳,是故易者,一阴一阳也。孔夫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者,即伏羲承燧人氏一脉清承而来,

由而伏羲创易道之法.隐道不传,只传易之旨。而经黄帝之整理,最后融于医,是则巫----道----易-----医。是此中华文明之发端也。而易医者,即直承伏羲易之法与神农汤液之旨而来。后则经五帝更替。周王改造,传流于民间,成为“易字门”之一派。

“易字门”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以“象”为主的“易象学派”。一类是以“数”为主的“易数学派”。

而易医学,则是积此之大成,故谓之“象数医学”,学术界所谓“八卦医生”即是指此类。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论述这此学派的专著,笔者有幸习道门医法,而道医又是一切医术的母体。所以决定以此为根,来整理发挥此类医术论著。以教天下杏林。

胡逸玄于隐修斋居。

已丑年十二月十三日。

辛卯年立春修订

本书摘要

第一篇:易医源流论

第一节:燧人氏传天数

什么是历史?王桐龄《中国史》说:“历史者,研究人类之进化,社会之发达,与凡百事物变迁代替之现象者也”。什么是文化?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说:“文化,是人类能动创造意识定向人文物化的结果”。那什么又是文明呢?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说:文明,就是创造或发明了对人类社会进步起了决定变革意义的第二自然,并以人文物化形式使其存并传续之时,人类就进入文明时期。所以。“文明”在人类文化的过程中,是文化的高级形态。我们研究易医学,就必须得搞清楚易文化的来源,古人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那么易学有没有来源了,有,在易学界认为,易文化来源于河图洛书。而据王大有老师考证,“图书”产生于“天皇燧人氏”。《中国史》说:“燧人氏,太古之民,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实,未有火化。饮禽兽之血,而茹其毛,有圣者出,钻木取火,教民烹饪,而民利之。故曰燧人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燧人氏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虽然我国用火经验有几百万年,然而人工取火则是源于燧人氏。据王大有老师讲,燧人氏距我们现今约有一万多年左右。据上对文明的定义,我们明白,燧人氏发明人工火种是一种文明形式。由此可论,我国文明之发源,实则源于此也。据王大有老师考证,燧人氏不光发明了人工取火,还发明了河图,洛书。据其言:在商周金文象形文字中,“燧”本字作“遂”,而“遂”则有五种写法(详参《三皇五帝时代·上册》22页)。王大有老师根据以上诸字依形解读,发现燧人氏时代,发明人工取火,发明陶器,发明编织,创织衣编衣皮衣,立极开天,设方辟地,创立姓氏,立人伦,走婚之始,婿夜入女家,昼归母家,是鱼猎和游牧时代,也是舍饲半农半牧前期。其主要之文化成就有:

一:由保存天然火种到人工取火,燧木取火,钻木取火,燧石取火;

二:始名山川百物,创氏族图腾徽铭制,自命风姓,中华民族进入人文明代;

三:大山欂木太阳历发明(约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五百年);

四:河图洛书星象历发明(约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五百年);

五: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距今3100~16250年),以太乙织女星(天琴星a)为北极星(距今16250~9750年),首建紫微垣天地之中天文系统;

六:结绳而治,初创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七: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易纬·通卦验》云:“燧皇始出,握机距表计,宜其刻白,苍牙通灵昌之成”。这里的“握机距”指的是“挺木方牙”,是一种观天星运的工具。“表计”指绘制“宇宙星图”即“河图洛书”。王大有老师讲:“燧人之世(约一万六千年至一万年),观北极星---------织女星(天座星a)和北斗九星---------及天河星辰运转,将天空中的星体分为阴阳两部,分别以○(阳)和●(阴)表示,结作绳扣,相连作-●-●-●-,或-○-○-○-,因作四方星座环极星涡旋乾阳天河图,以及天体星象周天列布方位季候雒(鵔)图。鵔在日为踆乌阳鸟,在星为朱雀星鸟。洛书之洛本字作雒,星鸟,故雒图为坤阴方位天地气候图。 其图如下:、

此图表示:天皇燧人氏以中间五数确定天北极星为中心命门,诸星为旋臂,以此来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也叫天道太极涡旋图,其运动是是太极螺旋状为主,后世考古界发现的彩陶中的图案花纹即是云团螺旋状。因为这种运动方式,也是气(一点灵光)的运动状态。这是古人在“外证”天地宇宙的“人天合一”状态之中所感悟到生命本源运行态。

但是这还不够,这还不能代表人类所居住的这个生存空间的整体功能态,于又作洛书,其图如下:

这个图是三才之规(三维立体图),即我们生存这个时空中的标识,四正为四象,四隅为四时,四象者:天地日月。四时者:春夏秋冬。中宫五数为土,为大地,应天之北极星。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后世一切学术的核心。

经曰:天一生水,得中宫之五而为六,六者坎也,应天之月也。地二生火,得中宫之五而为七,火者,离也,应天地日也。一者数之始也,九者,数之终也。是故生于天而终于地,天为阳,其性舒发,故二四为天之宗,春夏之谓也。地为阴,其性封藏,故六八为地之属,秋冬之谓也。中宫五为长夏,运转于地天四时四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燧人氏创造这套之高明,实乃我中华之祖源也。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推断,然据考以中古石器时代,新代陶器,石器之刻画,图纹,其花纹图案多以:“卷云纹,网纹,车形纹,人形纹,鸟纹居多。由此可定易图之源绝非虚语,乃有一定之根据。是故由此而论,河图洛书是我中华文明的开基,之宗祖。后世一切学术,皆是从此而演化,流变。学贤不可不知。

第二篇:易医基础学

第一节:太极学说

太极一说,源于系辞上传之“易有太极,生二仪”。因二仪指天地,故太极意指天地混沌之时。本人认为,太极乃是指一切有形物质的本性。即佛家讲的:众生的那一点根性。《内经图翼》中说:“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而太极者,易之理也。是易理者,中学之根脉也。太者,大也,空也。极者,广也,无也。故太极者,大而广也。虚无之指也。

彷佛曰:太极者,无称之称,犹道之强名。太者,大也,古也;极者,尽也,际也,是太极者,无上古奥,至大至极之谓也。此所称名,本无的指,缘两仪未判,无始欲之谓指!待两伏肇分,乾坤立,斯其后天之象备。是太极者,本孕含后天之先天,开启后天之先天者!殆两仪而三才,三才而万有,万有而化灭,而仪藏归,复诸太极,是为后天复返先天,有形而归于无象,太极其又为藏归后天之先天也。观于如是之往复,则太极者,殆概有无之始终,肇生灭之终始也。

何谓太极之终始。陆锦川老师说:“终者始之先,其理必复。始者物之首,其理必长。故太上以启下,极尽而生有,此有必然也。是太极孕二仪以生化,寓必然于绝对之中。太极而生天地,本绝对而生相对者也,相对久之,又必归绝对,此又对待之使然,理之所必然也。格致以观,莫不皆然。观今对待之世界,有阴必有阳,有生必有死,有新必有旧,有此必有彼。一切皆是对待。若退,或进而至于太极,则一无形气之对待,二无名实之可称,三无量数之多寡,四无质变之移易,无对待可言,无形象可指,除无中生有,有此生机变因外,一无可言。故太极而阴阳,绝对之相对,阴阳而太极,相对之绝对也。明乎绝对相对之常变,则易亘对待之旨,自可了然,而易中精蕴,亦大得其半也”。如上所述,可知,太极中含阴阳,即成对待之理,然阴阳化归太极之中,故无对待之可言。然言太极者,不可不知太极中含阴阳对待之理也。经曰:太极之先,其为无形,太极之后,其为有形。是无形而有形,何以明之。《易纬》曰:“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徒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分离,视之不可,听之不闻,抟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为一”。夫所谓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特详列名目,细分之耳。至于所谓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易无形畔,易变为一者,正是:“易有太极”之注脚也。正因为广大无边,不可言名状,闻视追循不得,故易曰“太极”。郑康成云:极中之道,醇和未分之气,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

无极------太易-------太初-------太素-------太极-------两仪------三才-------万物

何谓无极,彷佛曰:无极也者,无形无象,无名无实,无生无灭,无起无复,无高无下,无左无右,无大无小,无多无少,无轻无重,无长无短,无方无位,无计时音,无为空间,无所谓空,亦无所谓无,质言之无相对绝之可言,无始终对待之可名。无以为言故名无极。无久必生有,无极则姓有,无极而后,始有太极,故邵子曰:“无极而太极者先天,太极而阴阳者后天”。虽无绝对之相对,无有转归之说,然似亦悟得太极之先,有无级存也。余此理虽出于推衍,然有哲理存焉:相对之成世界,其始必绝对之非世界,相对之始必绝对之终,即两仪之对待于太极之绝对。而太极两仪,绝对相对之先,即太极之始,必有非绝对非相对之理存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者三才也,三为二之所生,二者两仪也,二者一之所对,一之所生,故一者太极也。一,独也。无相对之可指,故为绝对,道者生一者也,无绝对相对之可言,故道即无极也。老子以万有始于一无,无者无极,或无极之指也。故太极位于有无之间,其谓混沌。

太极之有图,始于宋代,源于陈抟。朱震列太极图之传授如下:

陈抟-----种放-------穆修-------周敦颐------程颢,程颐

黄宗炎谓周子太极图本名无极图,是周子所传之图与唐真元妙经所载太极先天图相似,由是而可知,太极图盖本魏伯阳之《参同契》,而《参同契》之传疑为汉河上公传于魏伯阳者也。然则陈抟所传之图远肇河上公魏伯阳,近取彭晓真一子之《参同契解义》,而周子以其宇宙论而归宗儒门之中正仁义,取佛道无欲之旨以参天地化育,至圣人之境者也。其图如下:

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化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即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生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这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在易学里面,太极是易的始源。关于这种始源,社会上的学者,多揭示的还不够完全。在道门里面认为。道为万有一切的本源,那么道如何演变为万有呢。这就是一切万有的演化程序。

在道门之中认为“一切有形,皆来自无形。故“道本至虚,至虚无体,穷于无穷,始于无始。虚极化神,神变生气,气聚有形。一分为二,二则有感,感则有配,阴阳互交,乾坤定位。动静不已,四象相系,健顺推荡,八卦兹系。运五行而有常,定四时而成岁。冲和化醇,资始资生。在天则旋万,,在地则长养群情。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奚有穷尽。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错综,隐显相夹,原其始也。一切万有未有不本乎气,推其终也。一切万有未有不变乎形,是知万物本一形气也。形气本一神也,神本至虚,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天地物之最巨,人于物之最灵,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变在其中矣。人之极也,中天地而立命,禀虚灵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形神合则有生,有生即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气化则无生,无生则无死,不生不死,神之常,形化体,地气化象天,形化有感,气化自然《太极颂》。

所以我们的生命源于道之演化,然而道至虚至元,言之不易。虽其言之不易,然其脱化之太极,以可含盖本三维时空中之一切。所以,在我们生存这个空间里面,也就是这个有界里面,最根本,最上乘的智慧即是太极圆融之境。那么我们学习易医学,就要进入太极的圆融境界之中,我们得要有这种思维,这种思维即是:太极是一切物质的本性,也即一切物质的根源,他可以无形,也可以有形,可以化生,也可以化灭。所以说太极学是易医学的理论核心,离开了太极,也即离开了易医学的本质。

第三篇:易医生理学

第一节:生理大要论

生理者,人类本自有之生化之理也。彷佛曰:“大道之生理,贯夫三极,小道之生理,自亦贯夫三理,三理者,一曰生前之理,二曰生中之理,三曰生后之理。三理能知,方可论言生理”。是吾人之论生理,言此三生之理也。然生前之理,本于至道,穷于无极。故言之不宜,今以易医之论,而言此生理,故能言之于文字者,唯生中之理,生后之理也。

何谓生中之理!《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张三丰曰: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托诸于穆,此无极之时也。无极为阴静,阴静则阳亦静也。张三丰曰:“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胎中,此太极时也。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也。自是而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何谓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黄元御说:“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是阴阳相推者,阴阳之升降也。黄元御说:“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旋,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熟,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是阴阳之升降分化五行,而五行之理,有生有克,其相生相克者,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是知人之生成,由道而生,道含万有,然未有人时,一片至虚,待施生之际,一片灵气胎入胎中,此胎谓何胎,曰:父之精,母之血,构合而成也。是灵气投入胎,方能运化胎中精血之升降,升降分化,五行始成,五行生克,脏腑始生,脏腑何得而生,何得而化四肢百骸,乃受八卦相荡者也。是人原与天地相参者也。天地者,乾坤也。是人脏腑始生,参于乾坤之中,而受六子相荡。六子者,坎,离,艮,兑,巽,震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脾,雨气通于肾”。由之十月形全,脱离母腹。此谓生中之理也。

何谓生后之理!

生后之理者,人自脱离母腹,随自然之变化故而曰生后之理也。生后者,形之所谓,然形禀神运,故形方能活,是故后天的,神形之相须也。形以寄神,神以载形。是形神之中。三宝为本,脏腑为用,脉络为使。道家藏神主之,世医以藏象主之,易医以象数主之,西医以脏器主之。详观其论,是道家透生命之本来,易医含生命之演变,世医表生命之功用,西医论生命之形质。演变者,象数之谓也。象以象示,是五脏之象,以青龙为肝木之象,白虎为肺金之象,朱雀为心火之象,玄龟为肾水之象,凤凰为脾土之象。数以数示,是五脏之数者,一二乃白虎之数,三乃朱雀之数,四五乃青龙之数,六乃肾水之数,七八乃风凰之数。此谓先天之数也。后天之数者,肝数为八,心数为七,脾数为五,肺数为九,肾数为六。

明象数之意,即知生后之能也。下列专篇,以启学贤

以上内容,摘自(胡逸玄《易医学》内部交流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