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易京之战
释义

简介

易京之战 时间198年

三国形成时期,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

详细内容

初平三年(192),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刘虞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兴平二年(195)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将麴义。

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建安三年,袁绍倾力进攻。公孙瓒南界别营被攻时,恐守军恃救不肯力战,未派援军。被攻破之后,见袁军直抵易京城下,方知有急,遣子公孙续请黑山军诸帅来救。又欲自率军突围出城,绕道袭击袁绍后方,被部将关靖以“顾恋其居处老少”为由劝阻。袁军加紧攻城,公孙瓒自知难敌,于是收缩战线,加固三重营拒守。

次年春,黑山军10万随公孙续救易京。救兵将至,公孙瓒遣人送书给公孙续,约定援军至后举火为号。袁军截得其书,照约举火,诱出公孙瓒,设伏大破之。公孙瓒还守,袁军乘胜赶掘地道,边掘边以木柱支撑,直至楼基下,点火烧柱,楼房纷纷倾倒。公孙瓒见大势已去,乃缢死家属,引火自焚。袁军转而击败其援军,本已无心再战的黑山军受挫退还。公孙续被杀。

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