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奥斯汀 |
释义 | 1 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首府,也是德州大学的所在,以及众多高科技企业所在的高科技城,又因濒临得州丘陵地形之起点,故有“硅丘”(Silicon Hill)之称,以与美国西部传统电子重镇硅谷相呼应。 中文名称:奥斯汀 外文名称:Austin 行政区类别:城市 所属地区:美国德克萨斯州 地理位置:德克萨斯州中部 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德州大学 ◎ 简介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始建于1835年,市区面积767.28平方公里,总都会区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76万,是德州第4大城市和全美第15大城市。 ◎ 规模奥斯汀都会区包括以下郡县: Bastrop,Caldwell,Hays,Travis,Williamson 和以下卫星城镇 : Cedar Park, Georgetown, Leander, Lockhart, Pflugerville, Round Rock, San Marcos, Taylor ◎ 气候奥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平均年日照日300天。年降雨量约711毫米,很少下雪。 ◎ 交通奥市的公路交通较发达,有州际主要大动脉联接。奥市有一个机场,平均每日起落250架次。美主要的航空公司,如大陆、西北和环球航空公司等均在奥市设点营运。 ◎ 发展水平奥市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以高科技为主,是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有“小硅谷”之美名。奥市1996年的就业增长率为5%,居德州之首。1997年的失业率是3.3%,在全美为最低。零售业增长速度相对较缓,1995至1996年间增长率为6%。 ◎ 各种排名奥斯汀是全美最适合居住、工作和休闲的城市排名上的常客。很多知名杂志每年都会基于调研,数据,选票在全美评选最适宜生活、旅游的城市,最健康城市,最佳商业城市。奥斯汀一向是这些排名上的佼佼者。 每个排名都有自己的标准,有些主观些,有些客观些。虽然排名不能告诉我们奥斯汀的一切,但窥一斑可见全豹,奥斯汀的确有她的独到之处。统计表明,许多人搬迁到奥斯汀。简而言之,奥斯汀既在城市综合类,又在许多单项上在全美名列前茅。 ◎ 排名总结下面是对各种排名的总结 排名 类别 出版者 1 最适合居住大城市 MSN House & Home 1 最佳西班牙裔城市 Hispanic 2 最适合搬迁的大城市 Worldwide ERC & Primacy Relocation 3 最适合单身的城市 Forbes 3 最酷城市 Kiplinger 3 成长最快城市 U-Haul 3 最佳居住城市 Life 2.0 4 发展最快城市 Men's Journal 4 最聪明的城市 Men's Journal 10 最有趣的城区 Travel-Leisure, America's Favorite Cities 10 最健康的城市 Sperling's 19 最健美的城市 Men's Fitness 21 最甜蜜的城市 Old Spice 历史上的奥斯汀并非如同今天的城市一样繁忙。远在奥斯汀的第一块基石奠基之前,在这温柔肥沃的科罗拉多河畔就有很多居民和探访者。 ◎ 城市历史在17世纪以前的几百年, 游牧部落Tonkawas, Comanches, 和Lipan 亚帕基印第安人就已经在附近野营,射猎,包括今天我们所知的Barton Springs。18世纪晚期,西班牙在这个区域设立了临时办事处。到1830年左右,第一批定居者Anglo抵达本地,并称他们的新村庄”滑铁卢“。这是奥斯汀历史上第一个名字。 1839年,滑铁卢虽小,却被选为当时新成立的德克萨斯共和国德首都。新规划的奥斯汀迅速建造起来,并以斯蒂芬 F. 奥斯汀, " 德克萨斯的父亲"来命名。法官Edwin Waller做了实地调查和规划,他后来成为奥斯汀的第一任市长。1839年10月,当时的共和国政府全部从休斯顿迁移到奥斯汀。到下一年的一月,奥斯汀的人口到达856人。 1845年德克萨斯并入美国版图,经过两次全州选举,奥斯汀得以继续成为德州的首府。到1880年,奥斯汀成为城市。1888年州府大厦建成了,当时被宣扬是“世界第七大建筑”。时至今日,该建造仍是奥斯汀的标志性建筑。 1881年秋天,奥斯汀公立学校入学了第一个班级。将德州大学设立在奥斯汀的主张遭到一些州居民的反对,因为他们担心学校太靠近政府官员会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 1893年科罗拉多河上建立了Great Granite水坝,这是奥斯汀历史上另一重要里程碑。该水坝稳定了科罗拉多河,并利用水力发电,从而吸引制造商到奥斯汀投资。到1938年,美国政府资助新建的7座水坝取代了原来的水坝。年轻的参议员Lyndon Johnson参与当时的工作。 当奥斯汀从30年代的大萧条中恢复过来时,作为未来高科技中心的计划已经开始仔细地执行了。到1950年,若干家科研机构和智囊机关成立了,并且吸引了更多的新兴的科技公司和有创意的企业家来到奥斯汀。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70年代,奥斯汀艺术家David Rodriguez 和Willie Nelson的成就吸引了全美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音乐家到奥斯汀。现在奥斯汀是全美著名的音乐城市之一。 今天的奥斯汀以她的文化生活和高科技创新而闻名。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 现状奥斯汀作为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和美国高科技的重镇,她及周边城市是全州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在全美也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和最适合找工作的城市。 奥斯汀及其周边地区构成了著名的“硅丘”(Silicon Hill)。卓越的生活质量,活跃的商业氛围和迅速崛起的高科技环境增加了无数前景颇佳的工作机会。尽管高科技行业飞 速发展,成为奥斯汀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奥斯汀依然是一个集政府,教育和科技为一体的多元化城市。 高科技专业人才自世界各地流入奥斯汀,令奥斯汀充满生机和挑战及培植出多元化的商业环境。奥斯汀市区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其发展速度全美排名第二。 ◎ 最大用人单位奥斯汀最大用人单位 工作单位 分类 雇员人数 德州政府 政府部门 67600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高等教育 21000 Dell 计算机 16500 奥斯汀独立学区 公共教育 10714 联邦政府 政府部门 10200 奥斯汀市 政府部门 10000 Seton医疗系统 医疗 7500 Freescale半导体 半导体 6600 IBM 软件,硬件,系统 6300 St David医疗 医疗 5000 ◎ 在Austin的中国人中国留学生主要住在得州大学的已婚家庭宿舍、校园及其附近(校园以北 海德公园地区(Hyde Park)、红河路(RedRiver),西校园(West Campus))、大西部地区(FarWest)和科罗拉多河南岸(Riverside)地区。在高科技企业工作的华人主要居住在离他们公司近的地方,北部的一般住在奥斯汀北部的卫星城市,如 Round Rock 、 Pflugerville 、 Cedar Park 等,南部的主要住在奥斯汀西南部的新兴住宅区。科罗拉多河南岸多墨西哥移民;奥斯汀东部地区多非裔美国人。 得州大学的留学生数目以韩国居首,中国和印度其次;但是若把中国、港澳及世界各地区与国家(如台湾、新加坡等)的华裔留学生都算进去的话,华裔留学生还是最多的。在奥斯汀北部 North Lamar 与 Airport Blvd 交界附近有韩国城, North Lamar 与 Braker Lane 交界处有中国城。 3 英国法学家约翰·奥斯汀约翰·奥斯汀。分析法学派创始人。出身于磨坊主家庭。曾在军队中服役。1818~1825年任律师。1826年任伦敦大学第一任法理学教授,1833年辞去教职,担任其他公职。著有《法理学范围》和《法理学讲义》。与J.边沁交往甚密,信奉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但他的法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实证主义哲学。 中文名:约翰·奥斯汀 外文名:Austin John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790 逝世日期:1859 职业:法学家 奥斯汀的法学思想主要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组成:法学研究的范围、法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的概念。他虽然信奉功利主义,认为立法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幸福,但又认为立法学不同于法学,前者属于伦理学范围,后者涉及实在法或严格意义的法,而不管这种法的好坏如何。他的出发点是:法学只应研究“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即实在法,而不是像自然法学家那样研究“应当是这样的法”,即理想法或正义法。他认为一般法学不同于一国的或特殊的法学。一般法学的任务是从逻辑上比较分析各种成熟的实在法制度的共同原则、概念和特征,其中包括权利、义务、损害、制裁、惩罚和赔偿等重要概念。分析法学派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奥斯汀认为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尽管是不道德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恶法亦法”之说即由此而来。 奥斯汀认为法(实在法)是掌握主权者责成或禁止在下者从事一定行为的命令,如不服从即以制裁作为威胁。这种法的定义包括三个要素:主权、命令、制裁。因此被称为法的三位一体说。掌握主权者是指一个或一群受人习惯地服从的人,他或他们本人并不服从其他人;命令仅指一般命令,这种命令不一定来自立法机关,也可以来自掌握主权者所授权的人。因而,与边沁不同,奥斯汀认为判例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在法。 奥斯汀的这种法学与17、18世纪强调正义、理性的古典自然法学派有很大区别。它适应巩固了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需要。奥斯汀生前默默无闻 ,他在伦敦大学的讲学以及他的著作初问世时,都不受欢迎 。但在他死后,他的法学成为整个19世纪英国法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为西方法学19世纪三大派别之一。在20世纪 ,他的学说在西方法学界尽管备受攻击,但仍有重大影响。H·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和H·L·A·哈特的新分析法学都是在继承和修改他的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4 英国哲学家约翰。朗肖。奥斯汀约翰。朗肖。奥斯汀,英国哲学家、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4年入斯路兹伯利大学学习,后人牛津大学巴里奥尔学院学习古典文学、语言学和哲学。二战期间在英国情报部门服役,在分析敌军情报方面显示出卓越才能,战后回牛津大学任教。1952年被任命为道德哲学教授。 中文名:约翰。朗肖。奥斯汀 外文名:John Langshaw Austin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的兰开斯特 出生日期:1911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1960年2月8日 职业:哲学家 主要哲学著作《哲学论文集》(1961)、《如何用言语行事》(1961)、《感觉和可感觉物》(1962)。奥斯汀深受摩尔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影响,在研究哲学时从对日常语言的仔细分析入手。在语言哲学方面,反对把意义看做一种实体,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是无根据的。命题的真实性在于它与有关事实相符。奥斯汀影响最大的理论是言语行为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命题和语句都执行一定的言语行为,言语不总是同真理和错误相关。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表达语意的行为”(又译做语意行为或言内行为),即使用语言传达某种思想的行为;“加强语意的行为”(又译做语旨行为或言外行为),即语句被说出时带有某种力量的行为;“取得效果的行为”(又译作语效行为或言后行为),即说出一个语句产生一定效果的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突出地体现了奥斯汀的语言哲学观,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更清楚地表达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现在成了语用学的重要内容。 5 奥斯汀·史蒂文斯南非冒险家奥斯汀·史蒂文斯 (Austin Stevens, 1950年5月19日- ) 身高:185cm 体重:75公斤 ◎ 蛇灵感召即使冒着可能为自己敲丧钟的危险,但要是见着了世界上毒液最强的爬虫类时,还是会忍不住要一亲芳泽。 奥斯汀年轻服役时曾参与安哥拉战争,他当时的任务是辨识并引开毒蛇,先为同胞解除埋伏于大自然中的危机。有一回,他要从战壕中引出剧毒的蝰蛇 (viper) 时,反被蝰蛇猛咬一口,这就是奥斯汀第一次被蛇咬的惨痛经验。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必须忍痛和时间赛跑,穿越 480 公里长的敌军战区、捱过 1600 公里的飞行,最后紧急降落在医院前面。 奥斯汀昏迷了五天;医生们努力了三个月,极力救治他的手臂,才使奥斯汀免受截肢之难。 战争结束退伍后,德蓝斯瓦蛇园 (Transvaal Snake Park) 的主任聘请奥斯汀照顾园里的爬虫类动物。在蛇园工作的六年里,他接受了扎实的训练,并且成为一位爬虫学家。 之后,他开始热衷影片拍摄。奥斯汀为了募集资金并唤起大众对非洲大猩猩现今困境的关注,他一连 107 天、昼夜不分的与非洲毒性最强、最致命的蛇群共同生活,缔造一页惊人的记录。到了第 96 天,一只眼镜蛇咬了奥斯汀,但他坚持不离开,所以最后只得在蛇群中接受治疗。尽管身体虚弱,奥斯汀终究完成了107 天与毒蛇共处的创举,也打破了世界纪录。 ◎ 绝非儿戏蛇人奥斯汀现在已是全球知名的摄影家、爬虫学家及冒险家。 他是位多产的动物记录片大师,不但抱走多项摄影奖,迄今发表的文章也已超过 150 篇,因此世界各地的杂志中都能看到奥斯汀与动物互别瞄头的照片。拍片时,他面对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残暴的动物,如科莫多龙 (Komodo dragon)、熊还有黑犀牛。不过,奥斯汀却是以蛇类记录片而变得家喻户晓。 我们能够透过奥斯汀拍摄的影片,一窥蛇类的本能反应,目睹它们毫不犹豫的攻击方式、命中对方要害以及毒液的致命威力。 奥斯汀深入研究的结果,让大众可以知道哪些蛇类的攻击最快速、哪些又是能带你去见阎罗王的毒蛇。 虽然没有必要在节目中大肆宣扬,不过奥斯汀确实得冒着生命危险,拍摄这些如不定时炸弹的爬虫类动物。因此,奥斯汀总能捕捉最精彩、慑人的镜头,让观众清楚看到食卵蛇 (egg-eating snake) 如何吞入一颗比它头大六倍的蛋。 他总是义无反顾的深入剧毒眼镜蛇 (ultra-venomous cobra) 和树眼镜蛇 (mamba) 等致命蛇窟,只为追求完美的拍摄作品。 在此呼吁观众千万不要仿效奥斯汀,因为这些都是最致命的蛇种;它们的毒性相当强,可能在被咬后 20 分钟就不治身亡。 ◎ 险恶使命奥斯汀严格要求每个工作层面的细节,所以他只使用最精密的摄影器材。 他经常探险荒郊野外,身处于一点都不舒适的环境,但是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他坚毅的冒险精神总能驱策他勇往直前,克服所有困境。 奥斯汀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无论再怎么样可怕的毒蛇,他都会想尽办法寻找并拍摄下来,这也是观众最欣赏他的一点。 他的胆识带领我们发掘引人入胜的蛇类世界。我们能够观察它们攻击、自我防卫、勒毙猎物、咬住猎物、喷吐毒液的样子。 奥斯汀希望每一集都有不同的突破。有一回,他游遍整个非洲大陆,只为了精确捕捉非洲最恶毒的七种蛇。 似乎是食髓知味了,这位杰出的蛇类摄影家还接着探险印度丛林,想要拍出最震慑人心的照片。 这片印度丛林是全世界因蛇伤致命人数最高的地区。 我们可以在这一集身历其境,与奥斯汀一同面对最可怕的爬虫类动物,网纹蟒 (python)、海蛇 (sea snake) 以及全世界最致命而且最长的眼镜王蛇 (king cobra)。 ◎ 眼镜王蛇眼镜王蛇 (学名 Ophiophagus hannah,亦称为 Naja bungarus) 是全世界最大的毒蛇。其身长约 4 公尺,体型较大者则可达 5.5 公尺。 眼镜王蛇的平均寿命约 20 年;由于体型年年增长 30 公分,因此,眼镜王蛇的体型总是异常庞大。 眼镜王蛇生性胆小;灰色的外表是最有效的保护色,能让它们安然藏身于丛林里,并且不受外界打扰。 眼镜王蛇是水底蛟龙,常年栖息于气温和湿度固定的湿地。 雌性眼镜王蛇是唯一会为孵育后代而建筑温暖巢穴的蛇。 眼镜王蛇日夜都很活跃、反应灵敏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刺激,所以即使没有感受到威胁,它们还是有可能会主动攻击动物或人类。它们受到挑衅或威胁时,颈部会昂扬扩张呈扁平状,希望能够吓退对方。 眼镜王蛇是肉食性并且性嗜其它蛇类;因此,印度才有其它蛇类都膜拜眼镜王蛇,信奉它为万蛇之王的传说。 印度境内有 250 种以上的蛇类。印度人相信眼镜蛇是毁灭之神 (God of Destruction) 湿婆 (Shiva) 的化身。眼镜蛇的毒液主成分是毒性相当强的神经毒素,所以杀伤力极大。与眼镜王蛇交手时,绝对不容一丝的差错;眼镜王蛇喷一口毒液的量足以杀死 20 个人或一头大象。 ◎ 致命的拥抱尽管已经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致命的眼镜王蛇,也曾与可怕的网纹蟒交手过,奥斯汀还是不满足,所以又毅然决然的前往南美洲,想要拜访世界上体型最大、让人闻之丧胆的巨蟒 (anaconda)。 奥斯汀一心只想要完整呈现巨蟒真实面貌,虽然它们逐水而居,他还是不畏艰难的与河水搏斗,追寻巨蟒的踪迹。 也是功夫高手的奥斯汀,热切期待这次的任务,为此,他另外又接受一年的扎实训练,强健体能,锻炼耐力以及增长他在水面下活动的时间。 巨蟒和其它大蟒 (蚺蛇及网纹蟒) 一样,猎物都是因为它们的紧紧缠绕而送命的。巨蟒最长可以长到 10 公尺,体重超过 350 公斤;体型厚实强壮。 虽然巨蟒的毒性并不强,而且通常会避开人类,但它们也是咬死人不眨眼的,所以千万别惹毛它们。世界上只有少数几种蛇类能够把人类勒死;而当巨蟒长到一定体积时,即使无法吞食人类, 它的缠绕也足以使人丧命。 巨蟒力大无穷,如果不慎被它们“抱住”,就几乎没有挣脱的机会。 巨蟒中的绿水蚺 (Eunectes murina) 才真的是「致命的拥抱」。一旦被它盯住,下场绝对只有粉身粹骨。绿水蚺体型硕大,能够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窒息而死。 ◎ 幸福生活现在奥斯汀和妻子艾米生活在澳大利亚。 6 美国政治家斯蒂芬·富勒·奥斯汀美国的先驱和政治家——斯蒂芬·富勒·奥斯汀 Stephen Fuller Austin (1793-1836) 美国的先驱和政治家。1821年定居在德克萨斯州,是殖民地自治的支持者,1833-1835年间由于反对墨西哥统治被囚禁。在德克萨斯革命期间获释后,他发动运动以求获得美国的支持。1836年战争结束后,他担任独立的德克萨斯共和国的国务卿,不久去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